张贺
南京师范大学苏州实验学校,江苏 南京 215131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行,教育部门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实验教学属于非常重要的环节,也是影响物理教学质量的关键。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引入合作学习和探究性教学是对实验教学的改革和创新,能够很好地尊重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将学生参与实验教学的兴趣和积极性调动起来,使学生学习兴趣更高,实验教学效果也就更好。因此,文章首先分析了基于合作学习的初中物理探究性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探究合作学习的初中探究性实验教学意义,最后对其具体的实施策略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物理 探究性 实验教学
物理探究性实验是指教师对知识不直接给出结论而是通过创设情境,启发、引导学生思考,提出问题,再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面和生活体验自主地去进行物理实验探究,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研究,最终得出结论、获取知识。因此,对初中物理探究性实验教学展开探究是具有一定意义的。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初中阶段学生对于事物的认知能力有限,在物理学习过程中,习惯运用与以往的学习经验来判断新的物理知识,对于新知识点的接受存在有一定的困难,由此对初中物理教师的教学方案提出了较高要求。在物理探究性实验教学中要进行适时的情景创造,以符合学生认知的材料与能力进行实验环境创设,通过情境引导学生有目的、有针对性的进行探究实验,使学生在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探究能力培养。值得注意的是,在物理实验情境创设过程中,教师要认识到学生才是实验探究活动的主体,激发学生主动性,充分考虑到初中阶段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设计物理实验,使学生在主观上能动性得以激发。
(一)合理设计实验方案
物理实验探究活动,对于实验的猜想与假设是非常重要的思维创新模式,也是物理探究中十分基础的步骤。作为初中物理教师在进行实验方案设计时,需要进行充分的物理实验资料与器具准备,基于知识点进行合理的物理实验方案设计,在实验过程中发挥引导探究过程,将现有知识与实验结果进行大胆的猜想并进行实践验证。例如在进行《探究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教学时,为了增强探究性实验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学习到改变电压,应当选择哪些器材,如何进行电路图的设计等等,除此之外,设计如何改变电压时可以通过改变电源电压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也要改变接入路电阻大小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电压增强实验的探究性。通过开放性的物理探究实验,增强学生探究意识与积极性。
(二)自主实验,动手实践
在实验探究活动中,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探究时间,引导学生在物理想象基础上进行实验验证,自主进行实验探究,通过实验的准备与观察、探究过程,基于实际实验情况进行实验方案调整,最终得到物理实验结果。初中物理阶段的知识点主要包括声、光、电、热、力等知识板块,在自主实验与动手实验过程中探究设想方案,培养实践与创新能力。
如在进行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实验探究活动中,需要选择一个较大的盛水容器,在实验探究过程中有的同学提出了可以运用大的食用油桶进行浮力实验,这种实验器材的选择有效解决了只能用称重法测量小石块受到的浮力存在的较大实验误差问题,是学生探究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体现,也是实现科学发展进步的展现。
二、常用到的科学探究方法与技巧
(一)适时适度进行指导
一方面,统一指导与单独指导相结合。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对于大多数学生的操作都会出现的障碍和问题,教师应该进行统一指导。而对于个别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出现的特有问题,教师就应该单独进行指导。另一方面,书面指导与口头指导相结合。书面指导是指教
师把实验操作过程中的规范、重要提示或一些辅助性的表格信息等,利用板书、课件或导学案的方式向学生展示出来,它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口头指导主要是以师生对话的方式进行的指导,相对于书面指导,这种指导方式更加直接,也更有针对性,因此它是教师在学生实验操作过程中使用最多的指导方式。
(二)按部就班,展开实验
物理实验首先需要有明确目的性,要验证什么和探究什么问题。实验目的指导后续一系
列实验行为,所以教师在设计实验时应极力避免随意性实验的开展,确保学生都能够体验有探究意义和学习价值的实验过程。此外,教师在实验开始后要尽可能地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为主要目标,减少过多地干涉。也正因如此,一个恰当的引导、点拨和启发显得尤为重要。一般地只有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出现较大问题或错误时,教师应该及时地引导其进行明确告知,从而使其意识到问题的所在,回归正轨。初中阶段,物理实验一般都是采用的先进行猜想假设,再拟定实验方案的思路,在此基础上只需要准备好相关的实验器材以及统计表格,来对实验变量展开实验即可。确定实验方案之后还需要明确实验原理,这是证明实验目的的关键。实验原理往往在实验过程中起着决定实验最终方向的作用,而且从实验原理的明确程度上也决定着最终实验能否顺利完成。此外,对于影响实验结果的变量以及会产生怎样的影响都是需要多加注意的方面。物理实验十分强调各个环节的紧密连接与配合,只有多环节紧密连接,才能够实现良好的综合作用,得到理想的实验结果。比如在根据实验内容准备实验器材时,教师要考虑到一些消耗品的数量是否充足,对于一些具有不可控突发现象的实验要准备好防护措施。在准备万全之后还要确保学生都能明确掌握实验的详细步骤,以便于最后实验报告的正确填写。而实验报告作为实验探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也必须要遵循实验原理、实验过程及实验结果的顺序如实填写,最后使各实验变量矛最终实验结果之间的关系得以清晰明了,便于统计数据和判断结果。综合各个方面都只是为了培养学生一个严谨的科学探究态度和良好习惯。
结语:初中物理探究性实验教学的研究主要围绕教学原则和教学形式的创新展开,教学原则一定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落实,把原则落实为具体的教学中来,要求在实践中不断夯实完善,形成完整体系化的教学规范,再加以形式的不断更新,探究性实验教学的效果会愈来愈好。
参考文献:
[1]陈乔乔.合作探究式教学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实践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7.
[2]李鑫.基于合作学习的初中物理探究性实验教学的实践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