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建钦
广东省汕尾市陆丰市铜锣湖农场中学 广东 汕尾 516600
摘要:本文立足于新时期下,在分析初中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价值的基础上,从挖掘阅读教学资源、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几个方面重点探讨初中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教学方式。希望通过本文研究凸显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的价值,促使学生在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中有所有所收获,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全方位发展。
关键词:新时期;初中语文教学;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方式
前言:新课改不仅对教师教学理念、课堂模式、教学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还衍生出了非连续性文本这一全新的阅读文本,是连续性文本的相对概念,其表现形式较为多样,如地图、图表、数据等,具备简单明了、信息量大、直观性强的综合特征,对学生阅读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当前教育教学领域内,如何做好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工作,成为初中语文教师研究关注的重点。
一、新时期初中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的价值
在现代社会中,非连续性文本不是独立存在的一种文本类型,而是与个体的日常生活密切联系,越来越多的频繁使用非连续性文本。特别是对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教材中也蕴含诸多的非连续性文本资源,其所呈现的教学价值巨大。
一方面,非连续性文本的形式不仅局限于图表、数据等形式,文本与文本之间的间接联系也是非连续性文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阅读探究这类非连续性文本时,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可在众多信息中提取到有价值的信息,并且在最短时间内对这些信息进行归纳整理,极大程度上丰富了阅读教学文本的类型。
另一方面,学生在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理解时,需要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技能方法,对非连续性文本进行全方位透彻的解读。在这一环节中,学生的思维会处于活跃状态,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得出结论的过程就是学生思维品质发展的过程。由此可见,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有利于学生优异思维品质的培育。
二、新时期初中语文教学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教学方式
(一)挖掘阅读教学资源
在面向学生组织开展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活动时,教师要从思想观念上正视非连续性文本,意识到其对学生能力培养及课堂效果强化的推动与促进作用,善于挖掘阅读教学资源,有效连接教材中的各个板块,如文本阅读、综合性学习、写作活动等,借助非连续性文本线索的整合,进而形成连贯的连续性文本,加深学生对非连续性文本的理解,继而培养初中生非连续性文本的运用能力。
以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为例,在该册书中的第六单元内的课文主要是名著小说,包括《智取生辰纲》、《三顾茅庐》、《刘姥姥进大观园》、《范进中举》,教师可将阅读教学与单元后的写作板块相联系,为学生呈现刘姥姥走进大观园后的一组图片,从其他视角对这一故事进行改写,并以叙事文的类型呈现故事。通过这样的方式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教材中阅读文本内容的理解,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密切联系生活实际
日常生活中蕴含很多非连续性文本的资源,这些都可为初中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提供支持,成为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目标达成的有利条件。因此,对于初中语文教师而言,在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活动开展时,教师要拥有一双“慧眼”,不仅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非连续性文本资源,还需要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的非连续性文本资源加以挖掘。
首先,当前社会中很多的时事热点事件,都是学生获取语文学习资源的有效途径,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指导学生通过报纸、网络、电视、广播等途径多种搜集了解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例如,在“两会”的政策文件中提炼有价值的信息,了解国家最新的方针政策,以通俗易懂且简洁明了的语言对其进行归纳总结。其次,在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时,教师可将班级内学生划分为几个合作小组,各小组学生围绕非连续性文本进行分析探究,从中搜集整理信息,并且得出有价值的结论。例如,教师可让学生根据城市宣传手册,撰写说明文、写景类文章,在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最后,教师可将学校公告栏上的相关信息作为教学资料,通过数据图表等方式呈现给学生,以此来作为学生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资源,引导学生通过数据图表获得相关信息,帮助学生更好的消化课堂内所学习的知识,提高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效率,逐步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结论:综上所述,作为初中语文教师,要立足于素质教育、新课改、学科育人的新时期背景下,明确自身所肩负的教育教学使命,意识到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对学生核心素养培育、高效课堂构建、课改成果巩固的重要性,对教材内已有的教学资源进行深入我透彻的挖掘,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注重信息搜集与整合,创设贴合阅读文本内容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阅读非连续性文本的热情,最大限度发挥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方面的价值,使得初中语文教学效率在原有基础上得以提升。
参考文献:
[1]何润玲.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策略[J].文学教育(下),2019(09):110-111.
[2]蓝小锋.初中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案例教学分析[J].文学教育(下),2019(08):114-115.
[3]岳洪.非连续性文本的教学现状和教学策略研究——以农村初中学校为例[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9(10):40-41.
注明:本文系“北京师范大学助力汕尾基础教育质量提升项目2020年小课题研究”广东省汕尾市陆丰市铜锣湖农场中学“基于智慧学伴平台培养学生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研究?”(课题立项号:BNUAICFESWYW202001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