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学情境创设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发表时间:2021/4/25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3期   作者:杨艺敏
[导读] 随着教育的改革,情境教学的身影出现在越来越多课堂教学之中,受到了广大学生的喜爱
        杨艺敏
        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梅仙中学 福建省三明市365100
        摘要:随着教育的改革,情境教学的身影出现在越来越多课堂教学之中,受到了广大学生的喜爱。与传统灌输式相比,情境教学趣味性更强,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也更强,其生动有趣的场景也能够更为直观、清晰地讲解抽象复杂的物理知识,提高学生的理解与接受能力,从而帮助学生理解地更为透彻,提高其物理学科思维。本文主要从情境教学存在的问题入手,并根据教学现状,指出应用策略,打造高效课堂。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情境创设;存在问题;对策研究
        引言:物理源于生活。牛顿发现万有引力与重力是因为苹果树上苹果的掉落,从生活中的情境进行探究,最终获得物理上的璀璨成就。并且,物理教材的内容概念性较强,较为精简。并且初中物理对于学生思维能力要求较高,知识点抽象、复杂,通过习题或者死记硬背,学生很难理解其本质内容。由此可见,物理课程的开展应该结合生活实际,创新教学的内容与形式,学生在情境实践中能够直接获得经验,提高实际的运用能力,锻炼学科思维能力,从而实现应试教育的改革,落实知行合一。
        一.情境教学存在问题
        物理学科入门简单,但是想要掌握其精髓,深入学习就不难发现其专业性、难度较大。很多学生在学习、钻研的过程中容易产生误区,花费了大量时间与精力,成绩的提升却微乎其微,久而久之,学生对于物理学科的兴趣逐渐下降。并且情境教学在应用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以下的问题,导致学生物理水平提升较慢。
        (一)情境创设运用艰涩
        情境教学融入进初中物理课堂,给予教师一种新的教学方式,但是对于一些几十年教书经验的老教师而言,无疑是最大的挑战。老教师在长期教书育人的过程中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教学方式,对于情境教学的融入需要时间的适应,在运用初期较为艰涩,只停留于表面,无法发挥情境教学的作用。并且教师对于多媒体等新颖的教学运用的不熟练,在课堂很容易出现卡顿。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更加注重学生的书面成绩,教师为了合理运用宝贵的40分钟时间,不得不中途换教学方式。
        (二)对于情境教学理解不透彻
        情境教学作为近几年来新颖的教学方式,初中物理教师对于其运用的方式产生误差,误认为情境教学仅仅是利用多媒体设备打造趣味课堂,学生很容易“玩心过重”分散注意力,无法学到真正的知识,从而物理课程中对于情境教学运用的较少。并且许多物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打着“情境教学”的名头,实际上仍然运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在黑板上不停地写物理课程的重点与难点,学生则在被动的记忆,缺少自主思考的时间,也无法探究物质的根源,从而课堂教学的效果并不理想。
        二.情境教学应用策略
        (一)树立主人翁意识
        素质教育指出,学生应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则应该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与思想的促进者。由此可见,情境教学就能很好地落实应试教育的改革。教师在开展情境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帮助学生树立主人翁意识,促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积极融入进物理课程,鼓励学生积极开口,增强生生、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有利于高效课堂的打造。


        例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这篇八年级沪教版课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一些生活中的事例,比如讲话的过程中在哪种情况下传递的更远?为何在大山里讲话会有回音?等等,并根据此模拟教学情境,促使学生积极性思考,踊跃发言表达自己的想法,从而增进课堂上的有效互动,也便于学生理解与记忆。
        (二)借助信息技术
        情境教学最大的特点是其生动形象的学习环境营造,将书本中的内容活灵活现地展示在学生眼前。教师借助信息技术,利用互联网中丰富多彩的资源,创设教学情境,更有助于物理课程与信息技术的融合,更加清晰、生动地向学生展示原本枯燥、复杂的物理知识,打造趣味性较高的互动式课堂,帮助学生多方位、多元化地了解课本知识,增强课程教学的效果。并且信息技术所呈现的物理内容能够是动态的,学生对于整个物理过程能够更好地思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实现课程融合以及应试教育的改革。
        例如,《机械能》这一章节的内容时,课程涉及到动能、势能、机械能、内能等能量转变的内容们也涉及到比热容、热传递等热能的内容,学生在理解与记忆的过程中出现瓶颈。初中物理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创设生活中的情境,并通过视频课件将能量转换的过程中更加直观地展现给学生,引导学生在情境中掌握物理知识的含义,促使学生积极探究,提高运用策略。
        (三)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实践出真知”,在物理学习的过程中尤为显著。传统物理课堂实践课程教学,教师利用尽可能多的课堂时间让学生刷试题、灌输理论知识,对于实操课的注重程度较低,所以教学的成效不太理想。因此,教师应该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开展实验性的情境教学,还原真实的场景,引导学生投入其中,不断探究物理的真谛与规律。理论与实际结合的情境教学也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观察力,善于发现生活中物理的引子,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学生积极地自我探究。例如,《透镜成像》这一实验课程的教学,学生通过书本的操作之后,仍然对于虚、实像理解不透彻,依靠背诵实验结论来记忆。这时,教师可以通过生活中老花镜、投影仪以及望远镜等例子创设情境,引入实验,结合现代化的信息技术进行课程融合,更加生动地展示物理实验的原理,培养物理核心素养。
        结束语
        上述所言,初中物理课程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渐渐渗透情境教学。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的特性以及教学的实践情况,结合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创设教学情境,吸引学生参与其中,树立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从而发挥情境教学最大作用,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激发热情,能够从心底热爱物理学科,积极探究,敢于质疑。教师在利用情境教学与物理课程融合的过程中也应该加强物理知识点与生活中所出现的物理现象直接的联系,通过多媒体设备、音频设备等现代化器材,从而更加具体、形象地创设情境,向学生呈现出复杂、抽象的物理知识点,帮助学生更加深入的研究,加强学生对于知识点的理解,培养学生物理学科的学科思维能力,促使学生全面提升物理学科的学习水平。
        参考文献:
        [1]李守亮.用生活现象创设问题情境的意义及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读写算,2021(03):77-78.
        [2]强永丽.探究初中物理教学中情境创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0(11):159.
        [3]卢志亮.探究初中物理教学情境创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新课程,2021(02):130-13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