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登权
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梅仙中学 福建省三明市365101
摘要:现代化发展在各个领域当中不断推进,而教育事业也紧跟时代不断进步发展,学校教育越来越趋于现代化、科学化,对于教学方法的思考也在不断加深,越来越适合学生以及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教授方法与教授理念不断提出并不断发展。近年来,生活化的教学理念逐步被不断提起并逐渐引入到初中课堂的教授当中。尤其在地理学科当中引入甚多,原因在于地理学科相较之下,更贴近生活,并更需要生活当中的理念支持,从学科观点、思维模式以及自主探索、自主探究等方面出发,结合初中地理学科的学习,通过多样化的教授方法、教授模式,探索初中地理学科的核心内涵,传播尊重生命、热爱生活的重要思想理念。从而,生活化教学理念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实践的显得更为重要。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情境;初中地理课堂;创设研究
引言:地理学科的教授关键在于不能脱离实际生活,要与生活有所关联,地理学科当中的许多理论知识以及实践知识都来源于生活之中。更重要的是,初中时段,是学生价值观以及自我判断能力形成的重要时期,什么样的教学显得极为重要。同时,作为人文素养与科学理念并存的重要学科之一,地理学科更是在发展学生综合素养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许多的学习方式以及思考方式都来自与生活当中,从而,教师选择什么样的教授方式以及教授理念变得极为关键。学校以及教师一定要加强生活化教学理念在教授上的应用与实践,从生活的实际出发,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一、地理学科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性
所谓生活化教学,就是要让教师的教授更加贴近生活,从生活当中出发,通过理论与实践的一些融合,使学生通过更加简便易懂的教授方式理解初中地理学科的内容以及关键内涵,改变过往意义上的单一教授方式,通过多样性的教授方法,增强学生对于初中地理的学习兴趣与主动性,以及对于学习思考的综合能力。而初中地理,是一门需要具有较强的知识面以及综合人文知识的学科,从而,生活化教学对于初中地理更是显得极为重要。通过初中地理课堂生活化教学,让学生从日常的生活当中去感受地理知识,学习地理知识,将地理课本内的较为抽象的知识与生活中的经历实践相结合,进一步提高学生对于初中地理的好奇心,有益于增强学生的主动思考能力与创造能力,使学生更易于理解与掌握地理方面的知识。在生活化教学在地理学科当中的应用过程中,能够让学生在学习专业学科知识的同时,进一步了解生命的重要性,学会如何更好的保护自己,拥有一个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与良好的生活态度,更加热爱生活。使学生更能感受到地理学科是一门人文化较强的学科。
二、生活化教学在初中地理中应用的现状
生活化教学随着新课发展的脚步不断推进,在初中各地区学校教育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有助于推动教育事业发展。而然,在生活化教授推进的过程当中,由于受长期以往教授模式与思维的影响,在教学过程实践当中,生活化教学仍旧存在着一些问题还需要解决。
1.难以快速融入实际教学
长期以来,在我国实际的课堂教授当中,大多是以教师为课堂的实际主导者,学生习惯了被动接受教师所授的知识,教师也习惯了以主动讲授为主,从而,在定式学习思维与教授思维的影响之下,要在初中地理课堂推进生活化教学存在一定的难度,教师难以快速改变教授模式,即使有一定生活化教学的融合,也较为片面,难以深入,不能够较好的将课本知识与生活实际较好的结合在一起。从而阻滞了生活化教学在初中课堂中的进程与发展。
2.生活化教学的应用目标不明确
由于长久以来的教授模式以及教授思维的影响,教师在对于学生的教授时,多数都是以学生能够拥有更高的分数做为目标,从而,忽视了学生在学习时应该有的正确学习方法以及在课程学习之时,对于课程理解以及理论理解的一些客观感受。同时,以往的教授模式中,以知识作为关键点的教授方法不明显,多数教授是以教师为核心,而学生处于一种被迫接受的状态,对于初中地理知识不能进行一个很好的理解与掌握,对于理论知识,教师也无法做到与实际生活较好的融合。同时,长久在此种教授模式之下,忽略了学生的感受,使学生学习的主动程度不高,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减少,使教师不能及时发现教学之中所存在的问题。
三、生活化教学理念在初中地理教学中运用的措施
1.加强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学习与生活是密不可分的,从而,要加快生活化教学在初中地理学科课堂当中的应用,更应该加强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将生活融合进学习,将理论与生活结合,方法与实践结合,更好的增强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与把握,加快地理学科的学习。
例如:教师在进行七年级第一单元第一节“我们身边的地理”的教授时,对于课本当中提到的,地理与生活的种种问题,可以在上课之前将班上的学生分为不同的几个小组,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在课前进行资料的查找与生活的观察,在上课之时,通过日常的观察与资料的学习,展示生活之中与地理相关的事物与现象。让学生从生活的实际出发的同时,增强对于地理学科的知识点的掌握。
2.动手实践与理论讲授相结合
地理学科涉及的知识内容较为繁杂且广泛,从而,有的理论知识学生在学习起来的时候会感到较为枯燥无味以及吃力。从而,一定程度的动手操作与实践能够过更好的帮助学生增强对于地理学习的兴趣,更好的掌握理论知识。
例如:教师在进行七年级第二章第一节“认识地球”的教授之时,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3D地球仪,从不同角度进行观察,在动手实践的同时,结合课本之中对于地球的理论解释,让学生更好的知道并且了解什么是地球,地球的基本的构造,让学生对于地球的理解不再局限于一个抽象的想象。通过此种方法,让学生能够更好的学习初中地理。
结束语:要推进生活化教学在初中地理学科当中的应用,仍有许多方面有待改进,学校以及教师要重视生活化教学,将生活化教学及时融入进实际课堂当中。增加学生对于地理学科的认识,提升学生在地理学科方面的综合素养。生活化理念的教授不能只重视概念理论的教学,同时也要关注生命价值观以及人文素养方面的教学,使学生重点领会尊重生命,热爱生活的核心理念。
参考文献:
[1]高霞.初中地理课堂生活化教学情境的创设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0(12).
[2]张海荣.初中地理生活化情境创设的实施策略探讨[J].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