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困境和突破

发表时间:2021/4/25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3期   作者:邵琴
[导读] 班主任是园丁,在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邵琴
        山东省招远市齐山镇十字道完全小学 山东省招远市 265414
        
        摘要:班主任是园丁,在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内容比较繁重,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进行班级管理模式的优化。在过去的班级管理中,存在着一些不理想的现象,有些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缺乏沟通,没有充分认识到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班主任与学生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矛盾,甚至不能相互理解,因此,小学班主任必须更新教育观念,运用新的教学方法和管理手段,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模式,根据学生的特点,改进班级管理工作。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困境分析;措施研究
        前言
        质量教育成为全民教育的主题和指导原则,小学教育影响着学生的未来发展,小学阶段的学习是学生终身学习的基础,而小学阶段的学习则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引导的重要环节,也是影响学生综合能力发展的重要因素。班主任与学生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很容易产生矛盾,使两者关系不和谐,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增加了班主任工作的难度。为此,我们必须分析班级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困境,提出有效的策略,以达到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优化。
        1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管理思想不够新颖,管理模式缺乏科学性
        小学生社会阅历不足,对世界缺乏正确而全面的认识,传统的管理观念影响着教师,他们并没有太多地参与学生的私生活,而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内容和生活之间的联系却不多。老师平时注重成绩,注重学生的自律,但却忽视了自己的主体地位和主观能动性,难以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许多班主任采用单一的发展模式,缺乏科学性和主动性,因而学生对班主任的畏惧大于信赖,尊重是基于规则而非情感的。传统思想影响着班主任的形象,许多班主任是刻板严肃的干预者,对学生的学习热情没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在整个社会范围内,特别是在小学阶段,要使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和谐、能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管理思路不新颖,就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管理帮手也有一定的难度。
        1.2家长思想出现偏差,阻碍管理工作进行
        父母有偏颇的思想,认为只要给孩子提供经济条件,就不会关心孩子的心理发展,缺乏对孩子的科学管教,班主任的工作内容因此很有难度,不仅要考虑到学生在校内的表现,还要考虑到校外的表现,有些父母甚至认为教育孩子才是学校的事,自己回家只要当家作主就行了。就是由于家长和班主任之间缺乏沟通,沟通的形式和内容都有欠缺,所以,学生的良好生活习惯还没有形成,很多学生不知道到底该如何与家长和老师沟通。许多家长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养成了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和态度,因而在与学生沟通的过程中,可能会因其思想上的偏差而妨碍学校正常的教育管理工作,增加班主任的管理难度,分析班主任工作的困境,研究发现,父母与学生的关系可能成为学生、班主任与社会交往的基础。
        1.3学生缺乏良好学习习惯
        每一个学生的成长环境和生活习惯都不一样,父母对他们的教育方式也不尽相同,多年来,学生的学习动机和行为养成习惯已经定型,具有多样化发展的特点。一些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素养,导致他们的言行比较散漫,不受班级管理制度的约束,经常造成许多日常管理问题,增加了班级管理的难度。在班主任沟通交流的过程中,如果学生本身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那么班主任管理工作就会出现一些问题,班主任管理工作发展缓慢,学生学习习惯不佳,反馈速度和对生活的应对速度都会减慢,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学生与班主任之间的沟通交流可能会出现矛盾,学生的不良学习习惯就会成为拖后腿的因素,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学生与班主任之间的沟通可能会出现矛盾,学生的不良学习习惯就会成为阻碍因素,成为班级管理中的难题,也是没有办法解决的。


        2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困境突破的措施
        2.1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加强同家长的沟通
        对处于探索世界初期的小学生来说,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很容易产生困惑,因此,班主任要积极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目前心理健康也已成为教学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学生的成长特点面临着诸多问题,班主任要提出有效的解决策略,并与家长进行积极的沟通与交流,改变错误的观念。为了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应鼓励家长与学生进行积极的沟通,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与联系。校长与家长的沟通是非常必要的,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有许多工作是班主任不能独立完成的,班主任在建立与学生最基本的信任的同时,也要考虑到家长的感受,在班级管理工作中采取有效的策略和优化方法,能使工作效率成倍提高。
        2.2转变班级管理理念,加强自身素养塑造
        为了更好地开展班主任的管理工作,首先我们要正确认识和学生的关系,营造一种平等、民主、和平、和谐的氛围,使学生的心灵更具包容性,从而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和学习状况。以往的管理理念,我们常常把学生当成自己的下一级,不给学生以应有的尊重,学生常常害怕老师,这种模式很不利于学生的学习。身为班主任,既要让学生灵活地与自己交流,又要创造一个敢言敢交的环境,学生与班主任的交流应基于准确、客观的评价,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学生要紧跟班主任的步伐,不断前进。对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对促进教育教学工作的全面改进,从而使教育工作者有了新的思考,对进城时把学校管理作为基本单元进行反思,并在小学班主任的班级管理过程中,改变班级管理观念,才能取得胜利。
        2.3突出班级管理重点,分步实施管理计划
        我们班的管理层面多种多样,要想更好地提升班的管理效果,就必须优化班的管理模式,突出重点,循序渐进地制定计划,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以解决学生目前在学习和心理发展方面存在的主体性矛盾。在课堂上要注重培养良好的学习风气,让学生的学习热情散发出去,把班主任的班级管理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紧密联系起来,制定激励方案,如举办相关的竞赛,或开展励志演讲,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课堂管理计划可以帮助班主任突破管理瓶颈,完善班级管理过程中一些必要的工作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给学生提供一个更好的学习环境,这是在强调班级管理的同时,实现班级管理的一个很好的途径。
        2.4锻炼学生学习自觉性,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要实现有效的素质教育,就必须让学生自己动手,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树立榜样的力量很重要,可以借助榜样的力量,促进中生和学困生的学习进步,学生每次因不同的事情得到表扬,心里就会有满足感和自豪感,即使是学困生,也会因竞争的压力而不断鞭策自己。人生在世,许多学生的学业成绩之所以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是因为其上课走神,平时马马虎虎太粗心,丢三落四,考试时也不记得知识点,让他们主动学习,当然,这只是我们管理的一种方法,除此之外,我们还要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结语
        总之,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既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又与家长的家庭教育密切相关,要在日常学习中努力引导、积极探索,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断提高认知能力,才能成为合格的班主任。此外,我们的班主任还要提升自己的素质,改变管理观念,突破管理工作的困境,使班级管理工作得以深入、优化。
        参考文献
        [1]何玉花.试析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困境和突破[J].学周刊,2016(32):15-16.
        [2]吴玉付.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困境及其突破路径探索[J].教师,2017(16):111-111.
        [3]刘振娟.新时期小学班主任工作面临的困境与应对策略[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7(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