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丽珍
广东省博罗县里波水小学,广东惠州 516127
摘要:在通常情况下,小学老师通常扮演特定学科的老师,但是他需要清楚地了解自己的身份和任务。作为一名小学班主任,不仅需要传授学生知识,还应建立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为学生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但是,良好的环境氛围并非一夜之间就可建立的。在这时期,小学老师需要不断学习和积累经验,以便在此基础上,他们可以寻求创新和有效的管理策略来实现有效管理。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优化策略
在小学教育阶段,班主任在小学生全部学习及其日常生活有着十分的关键的作用,是学生学校生活及其学习所不能缺少的。优良的班级,可以让学生获得很好的发展。可是,就现阶段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现状来看来,仍然存有着一些问题。为了充分发挥出班主任班级的管理作用。本文就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发表个人的一些看法。
一、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一)班主任不重视德育工作,导致其理论水平很低
德育工作是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工作之一,与学生的学习成绩同等重要。但是绝大部分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最看重的就是学生的成绩。同时班主任自己也是授课教师,需要时间进行备课,常常忽视德育理论知识的学习,因为他们不重视德育工作,将这项工作看成一种可有可无的形式,这直接导致他们在德育方面的理论水平很低,不能对学生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长此以往,德育工作的效果会大打折扣。
(二)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的方式比较单一
很多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的方式比较单一,主要使用学生最为反感的灌输法。这种方法是强行将教师认为正确的价值观与世界观,直接灌输给学生,让学生接受传递的内容。尽管灌输法有简单方便、占时少的优点,也能对提升学生德育水平有一定作用。但是从长远角度来看,学生无法真正理解德育对自己的重要性。同时,强行的灌输,也會激起学生的逆反心理,而最后会影响德育工作的进展与效果。
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的意义,是让学生懂得德育对自己的重要性,发自内心的学习德育知识,而不是被迫接受德育。事实证明,单一的开展德育工作的方式会不利于学生学习德育知识。
二、小学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工作的作用
(一)能够影响学生的思想观念
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进行德育教育,本质上是进行良好的班风塑造,让良好的班风潜移默化的对小学生的思想觀念进行影响[2]。如果整个班级都一直能够保持洁净,这无形中就对小学生的卫生观念造成了影响,能够约束小学生爱护环境,不制造垃圾,养成爱干净的好习惯。
而且,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进行德育教育,能够形成榜样效应,小学生们能够在身边同学的影响下,都能保持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也对小学生进行了无形的约束,同学们之间也互相起到监督的作用。
(二)能够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小学阶段是极其重要的启蒙时期,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进行德育教育,能够引导学生塑造良好的行为,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进行德育教育,对于是非观尚未形成的小学生而言也是十分有帮助的,在有效的德育引导下,接受正确的文化观念、道德观念,从而成为一个有良好道德品质的人,对于未来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三)能够提升综合素质
当前小学阶段也面临着小升初的学业压力,教师对于小学生的学习成绩是十分重视的,然而,学生除了成绩重要之外,也需要注重综合素质的提升。对于小学生而言,拥有积极乐观的心态也是十分重要的,小学生作为未来的希望,应该拥有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对未来持有希望,形成良好的道德信念。因此,班主任做好德育教育工作,就能推动小学生将德育教育内化为学生自身的道德修养,从而推动综合素质的提升。
(四)发挥出班主任的榜样作用
班主任是学生在校生活和学习中,接触最为密切的教师,理应也是学生最为认可和感情最好的教师,所以学生对班主任既害怕又尊敬[2]。因此,班主任在采用柔性管理模式,開展班级管理工作时,需要发挥出自身的榜样作用,以此为学生指明前进的方向。首先,班主任应该十分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不论在生活中还是在工作中,都应该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其次,班主任在处理班级学生矛盾时,要坚持公平对待的思想,不能出现偏袒的心态,以此在学生心目中树立正直高大的形象。最后,班主任要放下领导者的身份,给学生一种平易近人的感觉,从而拉近师生之间的感情,进而使学生将班主任作为自己学习的榜样。
例如,当下很多小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时常会出现说脏话的行为,久而久之必然会影响到学生的身心成长。因此,针对此种现象,班主任必须在教学和生活中,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榜样。如,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时,禁止采用刺激性和侮辱性的语言,更不能对学生进行打骂教育,而是要运用委婉的沟通方式,引导学生的思想和意识,使学生在认识到自身的错误行为时,对班主任产生崇拜和认可的思想。由此可见,班主任在柔性管理模式下,为学生树立起学习的榜样,不仅提高了班级管理的质量,还达到了培养学生思想品质的目的。
综上所述,小学班主任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的过程中,要结合时代需要进行适当创新,要明确关爱、遵循学生的基本原则,要优化班干部团队建设助力班级管理工作,增加多样的班级活动,增加与学生家长之间的沟通,从而有效推动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黄金世.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困境及其突破策略探讨[J].中外交流,2019,26(18):121.
[2]陈丽萍.探讨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中柔性管理模式的应用[J].中外交流,2019,(3):86-87.
[3]黄定壮.浅谈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创新与实践[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7).
[4]张永胜.小学班主任有效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的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