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瑶
博罗县石湾镇中心小学,广东惠州 516127
摘要:小学是学生学习的初期阶段,它的主要目的是为学生的未来学习提供坚实的基础,并获得更有效的学习方法。同时,小学课堂教学也是学生道德思维发展的初级阶段,这直接关系到学生个人素质的提高。作为小学班主任不仅要考虑班级的日常学习,还要重视对学生的道德教育,鉴于小学教学的实际情况,讨论了小学班主任的创新实践。
关键词: 小学班主任 德育教育 激励对策
一、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德育教育工作的现状
(一)不够重视德育教育工作
在教育改革的浪潮下,目前虽然大部分的小学已经开始意识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但是仍然有部分的班主任拘泥于传统的教育思想,只将注意力集中于学生的学业成绩,关注于小学生的小升初的升学率,对于德育教育工作往往只是应对的态度。并且,有部分班主任一味认为小学生的年纪过小,进行德育教育工作是没有多大的用处的,他们的年纪还难以理解所讲述的这些思想道德观念,从而阻碍了小学德育教育工作更好的开展[1]。
(二)德育教育方式过于单一
班主任虽然开始尝试在班级管理中进行德育教育工作,但是进行德育教育的方式却过于单一乏味,只会一味的说教。班主任没有能够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特点进行德育教育方法的改进,只是一味照搬了教育理念,所以也就难以达成好的教育效果。
(三)没有得到好的配合
德育教育工作涵盖了小学生在社会、家庭以及学校中的思想教育,所以,仅仅只由班主任在班级中进行德育教育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得到家长的配合。家庭是每个人成长重要的环境之一,家庭教育对于一个人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好的家庭教育与学校中班主任日常的德育工作相互配合,才能更好的引导学生适应社会,塑造出健康的人格。
二、班级管理与德育教育融合的有效方法
(一)拓展多元教学手段,丰富德育载体
德育教学的渗透不能单纯局限于学科教育课堂中简单的提及和说明,仅仅依靠言传开展相关教育,德育的效应将会大打折扣。因此,教师应该利用多元化的有效途径进行德育知识的渗透,通过授课方法和模式的创新和改革,搭载丰富多样的德育观念,从而强化德育教学的高效性和实效性。比如,教师在日常德育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多种方式的融合进行综合性教学,例如在班会课上组织时事讨论会,事先在课前搜集一周以来我国社会、科技等方面所发生的重大事件,要求学生针对事件进行深度探究,抒发对事件的感想和体悟,并进行相互交流沟通。此外,还可以在课后环节中设置相关的德育游戏,例如举行“母爱接力赛”,让学生在腹中塞入衣物模拟母亲怀孕的状态进行跑步接力,让学生在游戏中感悟母爱的伟大,并树立“感恩”的思想。
(二)积极开展德育教育活动
正确的教育对小学生来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小学时期是处于思想形成的关键阶段,因此应加强对于学生的思想教育活动,不断提高学生们的德育思想,并且多开展一些关于加强德育的教育活动。在校园内展开德育政治的活动,可以用多种不同的形式,首先全校师生可以一同观看关于德育的视频,之后相关责任人对此进行总结阐述,让学生代表进行发言,共同学习思想政治课程,给学生们从心理上树立良好的道德思想。其次,教师可以开展关于德育的报告会,讲座等;教师可以给学生们置办关于德育的知识竞赛和演讲比赛等活动,不断加强学生们对于促进德育的教育活动。最后让师生共同了解德育在学校和社会的重要性,除了开展一些报告会、讲座、知识竞赛等一系列活动,也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的形式用影音资料进行宣传,通过校园广播,黑板报等多种形式,在校园中营造出一种浓厚的德育氛围,并且不断提高学生们的德育思想。
3.加强学生沟通
人们需要获得彼此互动的知识和技能,以更好地适应这个复杂的社会。通过交流,我们可以了解他人的思想和情感,从而可以为他人提供帮助和温暖。小学生有时会发现成人无法理解的世界。只有与学生保持定期接触,他们才能进入自己的内心世界。作为一名小学班主任老师,我们始终必须照顾每个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与学生保持许多真诚和友好的对话,以赢得他们的善良和信任。
例如,自信是学生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让学生摆脱怯懦和软弱,积极面对生活中的所有困难。小露是一名学习成绩很好的学生,喜欢帮助别人。每个人都非常喜欢。然而,在新学期开始时,小露的数学成绩逐渐下降到中等水平,然后逐渐下降。老师需要及时注意到小露的情况,并加以沟通与指导。起初,小露不想告诉老师她的情况。然而,在老师的指导下,小露逐渐描述了自己的处境。事实表明,最近数学的内容非常困难。小璐感到非常紧张,逐渐形成了一种“压力山大”的学习心态。此时,班主任可以利用自己的经验使学生充满信心地接受挑战。这些问题并不像学生想象的那么严重。同时,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和上课。
结束语:
总之,班主任首先要从自身的问题上进行认真的分析和不断的解决,从一个更加全面的角度上了解学生自身学习和成长的变化,运用更加先进的手段和教育理念影响学生自身德育素质的成长,要让他们明确拥有一个更加正确的思想观念是多么的重要。要让他们感受到德育品质的良好行为带给自己的积极意义。使他们在接下来的德育活动参与过程中具有更强的目的性,让他们更加的愿意通过自己的努力,使优秀的德育品质彰显在自己的生活过程中。
参考文献:
[1]孙迪.小学德育教育如何做好心理辅导工作探讨[C].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18年教师教育能力建设研究专题研讨会论文集.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18:985-987.
[2]莫越秀.小学德育中奖励策略的有效运用[C].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18年教师教育能力建设研究专题研讨会论文集.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18:419-420.
[3]卢世鹏.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探析[C].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18年教师教育能力建设研究专题研讨会论文集.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18:943-945.
[4]谭美英.关于新形势下小学德育教育的探索[C].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