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有时几十年的努力,可能最后归零

发表时间:2021/4/25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3期   作者:廖洪标
[导读] 弹指一挥间,少小离家一幌四十年
        廖洪标
        江西省新干县金川镇政府  331300












        弹指一挥间,少小离家一幌四十年,当年改革开放的春风,让农村面貌焕然一新。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农村率先大兴土木,让许多农民真正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房屋。
        3月中旬的一天,从县城驱车30公里,来到家乡,在新房林立的村中,一幢砖木结构的私房让我驻足停留。房前乱砖横桓,大门洞开,空荡荡的里屋,霉味实足,木板上绣色斑剥,房屋顶部天窗大小不一,任凭风吹雨淋,让人好生悲凉!该房建于上世纪的一九八四年,房屋的主人翁是一名老村干部,从大队长到生产队长再到大队长,无不风生水起,一干三十多年。他有头脑,嘴直嘴甜,更能善解人意,但体质偏弱,在当时的生产队上乃至整个村庄可谓说一不二的风云人物,但他任劳任怨,却也依然难满百人之意。建房后不多久,他便过早地告别了人间,时年刚好五十出头。之后风雨三十多年,老伴没过几年也撒手人间,高中毕业年逾三十的女儿远嫁省城,二个儿子也相继离开这片热土各奔东西,这幢房子也就因此长年大门紧闭,在风雨中坚强,到现在风蜡残身,显露出几分凄凉!
        触景生情,我对房屋的主人翁堪为惋惜。记得当年十五岁虚龄,我与同龄人一样要参加农村的生产劳动攒取工分,第一年,每天劳动10个小时,攒得2.5个工分,大人们男的为9.7―10工分,女人们封顶7工分,当年年终结算每工分八厘钱,也就是一天辛苦劳作10个小时,我只能攒得2分钱,这在今天的年青人看来简直就是天方夜谭,即便是当年的同龄人也有许多人对此事早己消失在记忆的长河中。当年一个生产队几十户村民,除了一、二户人家因为没有小孩负担略有盈余外,其他都是超支户,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也是后来国家实施改革开放政策的必然。从那时起,我就看到了当时农村的无奈!立志要好好学习,走出乡关就是当时自己最原始的动力!所以恢复高考后,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就成了当时农村娃离开农村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和唯一选项!对今天来说我们那时是标准的童工。圣夏酷署,从学校大门出来,接着走进农村广阔的天地,对于当时的学生来说真有些“无可奈何花处去,前路一片鸟茫茫!”但又无法改变这种脸朝黄土背朝天的现实,只能在一天又一天的汗水中企盼明天重新升起的太阳!好在这时的主人翁十分人性,安排我们这些学生干当时农村生产队里最轻的活,那就是放牛。从参加农村生产劳动的第一年到高中毕业考入专业学校离开农村,足足有三、四年之久的时间,我基本上以放牛居多,成了当时农村实足的放牛娃。记得当时有个别村干部对队长的分工有意见,主人翁很有人性的一番解释让好事者无话可说。
        转眼间到了一九八三年八月,我从林校毕业参加工作。第二年春天的一天上午,主人翁找到单位时我又惊又喜,惊的是突然,喜的是老家来人。中午我在单位食堂端了二份菜,另外叫食堂炊事员炒了一盘菜,在旁边的水泥厂小卖部买上几包熟花生米和几瓶啤酒,中歺就这样招待老队长。中饭过后,我对主人翁的到来更多地是知道他一定有事找我,因为我知道他不是一个无缘无故大老远跑我这就为了甑一顿饭的人。主人翁在我单刀直入主题后,终于说出了此行的目的,要我帮他买几立方米木材建房用。开始我感觉挺为难,因为自已参加工作的时间也不长,况且当时木材供应紧张,即便单位货场堆满了琳琅满目的木材,也只能是望洋兴叹,可望而不可及!因为这些都是计划木材。要买到木材,非要由各级领导审批,一般人要买到木材很难!望着昔日的领导,看着他企盼的眼神和他瘦弱的身躯,我有些不忍心!最后我咬紧牙关,抱着试一试的态度,人生中第一次求人,求领导批了几立方米的木材,但对领导说是自己家建房用。
        这件亊之后,过了三个月我回老家休假,村上几位村民告诉我,说主人翁常夸我是个重情重义的人,当时在生产队参加生产劳动时,就看出我有出息,是个讲义气的人!听完村民民的夸讲,我没说什么,只是笑了笑。
当年我只觉得,不是主人翁十分需要,不是他强烈的企盼,不是他对我的信任,可能他不会来找我。在农村生产劳动的那几年,主人翁确实对我们够关照,他那种直言不讳,工作一丝不苟,又极具人性化的处事风格,令我终身难以忘怀!我想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情况下,能帮人一次也算是人生之中的一次修行。那个时代,主人翁有如此胸襟,也是一种难得!人生就是如此,只不过“万里长城今不倒,不见当年秦始皇!”
        人生,有时几十年的努力,可能最后归零!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