钞陶敏
陕西榆林实验小学
古典诗词在小学语文教材占有较大的比例。古典诗词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美好情感的一种艺术体验活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二学段和第三学段中分别提出:学生必须“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内容”和“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60篇”等.因此,教学时,教师应该重视古典诗词对于学生的熏陶感染作用,注重古典诗词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尊重学生在古诗词学习教学中产生的独特的情感体验。
一、创设情境.引发体验
每一首古诗词,我都要根据古典诗词所蕴含的审美意蕴想方设法创设一种生动鲜活、引人入胜的教学情境,或者播放一首雅乐,或者播放一段名家配乐朗诵视频,或者讲述一个与古诗词内容相关的有趣的故事等,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思维等,引导学生快速的走进诗词文本,唤起学生内心丰富的情感体验,从而构成鲜活、精彩的古诗词教学课堂.
比如,教学苏轼的《题西林壁》时,上课伊始,我便利用多媒体电教设备播放了中央电视台录制的精美的《旅游中国·魅力庐山》风光片供学生欣赏,学生听到画面中儿童深情诵读《题西林壁》的声音和名家饱含深情的解说,看到画面中的青山绿水、白云缭绕时,对庐山的喜爱和向往之情溢于言表,全身心地沉入《 题西林壁 》所描绘的庐山美景之中,随后我便以班德瑞的名曲 《安妮的仙境 》为背景音乐,让学生摇头晃脑的高声诵读:“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样热烈的氛围中,我无需担心学生对诗歌所营造的和谐 、美丽意境的情感体验了.
二、以读促读,以情激情
人教版课标教材六年级下册第六组《古诗词背诵》共有10首古诗,它们题材广泛 、内容丰富,蕴涵着诗人丰富而又深沉的情感。教学时引导学生诵读并鉴赏这些古诗词,既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美化学生的心灵,又可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人生的美化情感,培养学生正直 、无私高尚品德。
然而,由于这些古典诗词写作时代的久远以及所表达的方式与现代汉语迥然不同,很多学生不愿意反复诵读,自然也就难以深刻理解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更谈不上体验这些所抒发的情感和描绘的艺术形象了。鉴于此,在教学这一组古典诗词时我为学生进行声情并茂的示范朗读,并引导学生掌握诵读古典诗词节奏与韵律的最基本的方法:五言律诗一般只有两个节奏,如曹植的《七步诗》:“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七言诗一般有三个节奏,如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民/送客/楚山湖。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或许是我深情的诵读示范与言简意骇的方法指导唤起了学生对古诗词的热爱之情,他们结合自己对古诗词的理解与体验,也纷纷投入到对这些古诗词的诵读和体验之中。
三、角色表演,展示才艺
在古典诗词教学中,如果仅仅局限于引导学生死记硬背,被动的吸收和接纳教师对古诗词内容的分析、讲解等,学生对古诗词所蕴含的情感的体验就不可能表达到理想的境界。所以有经验的语文老师,在教学古诗词时,都会千方百计的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在学习古诗词的主体作用,引导他们用自己的思维方式思考、体味古诗词蕴含的情境美、情感美、意蕴美、形象美等,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比如,在教学辛弃疾的《清贫乐· 村居时》,在引导学生充分读懂这首词的基本意思后,我首先引导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仔细揣摩诗词中写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等,自行设计台词,分别进行角色表演。然后挑选出表演精彩的小组上台展示表演。并让学生对他们的台词是否精彩、表演是否到位、产生的效果是否良好等进行点评。最后再鼓励学生重新诵读,再次体验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于是,课堂教学不再只是读读背这样简单单一的学习方式,而是为学生构建了鲜活的、精彩的才艺展示的活动课堂。在课堂中,学生真正感受到了学习古诗词是愉悦而又美妙的学习活动。
总之,古代诗词教学离不开对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情感教育,只有以极大的热情,主动、积极、愉快地投入到古诗词的教学活动中,学生才会迸发出思想与情感的美丽火花,课堂教学才会变得生动有趣,才会达到苏霍姆林斯基说的“只有当情感的血液在知识的肌体中欢腾跳跃的时候,只是才会融入人的精神世界的理想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