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兴兵
重庆市南华中学校,重庆 401120
摘要:“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在教育体系中,对班主任这一职位的社会评价不够全面,多认为班主任负责的是以管理为主的岗位,只不过比授课教师多些日常管理职能,这显示了对班主任专业化的理解不足。班主任是由学校安排,负责对班级学生除学科教育外的行为、心灵等方面负责教育的教师队伍。班主任的工作综合性较强,高中作为一个学生年龄阶段的特殊时期,自我意识强烈,班主任如何带动班级,就需要更多专业的观念、理念及专业技能和方法,而不是单纯的以行政命令的方式去要求,这样才能使学生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信服,这就对班主任的专业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关键词: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策略
—、高中职初班主任的鲜明特点
高中职初班主任是指在高中阶段刚开始担任班主任岗位的教师,这一阶段的教师,相较于经验丰富的“老”班主任而言,往往使充满激情但经验不足,任教前后的预期和实际距离相差悬殊,盲目完成生存技能型工作内容,遇到学生教育和沟通问题时解决方案简单粗暴、往往容易出现经验不足的情况。
(—)学历高但欠缺经验
能够胜任高中班主任的教师,都是具有高等学历的专业教师,他们的学历水平相对较高。无论是之前从学校学生直接成为高中班主任,还是从任课教师成为班主任,都面临着缺少班主任管理经验的情况。同学之间的矛盾处理、班级不良风气的扭转、班级凝聚力的打造、哪怕是调整座次,都有很多学问在其中,稍有不慎,就会对学生的心理造成影响。
(二)期望值高但执行有落差
职初班主任多对班级工作和个人表现有很大的热情和期待,希望以自身的努力获得学生和学校的认可。但在处理具体事务时,因为对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不能透彻了解、对学生心理不够掌握,很容易出现唯成绩论和唯工作完成率论,而片面忽视了在其中学生的心理反应和感受,没有感受到思想教育和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工作执行或有偏颇。
二、高中职初班主任专业化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社会、教育管理部门、学校对班主任专业化的理解不够,功利性评价影响了班主任专业化的发展
班主任专业化的实施是教育改革后不断发展起来的,因为班主任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来管理班级和学生,尤其是当下高中学生心理相对小学、初中需求更多;并且还要应付学校的各种事务性的提报要求,因此很多教师不愿意担任班主任。而且教学中对班主任的要求更多的是付出和言传身教。在当下以成绩评定优劣的功利性大众评价体系下,班主任的付出辛苦程度和认可度难以形成正比。而职初班主任面临的问题将更多。
(二)“一刀切”、统一化的管理体制,缺少职初班主任的自主发挥空间
学校对各个班级的管理往往更注重数据化的结果,而忽略了在其中对学生思想意识上的关怀与培养过程。这种一刀切的评价标准,很难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学生。很多班主任只做学校规定和要求的内容,对其他与学生思想动态和人文关怀及班级班风的塑造和培养则缺乏足够的耐心。对于职初教师而言,这种刻板的管理氛围很难发挥出职初班主任的工作热情,缺乏积极的评价也容易挫伤职初班主任的班级管理热情。
(三)职初班主任的成长培养相对较弱、学校普遍存在重使用轻培养的状况
由于高中的教学压力比较重,而且每个班主任带班的任务和日常工作相对较多,学校很难抽出专人进行职初班主任的培养工作。通常学校仅以学校规章制度和考评办法作为培养的基础资料,由职初班主任自行学习,并在工作中摸索前行。
(四)唯成绩、唯量化的考核方式,对职初班主任的评价不甚公平
学校对班级和班主任的考核,主要以各种日常考核指标的量化数据结果作为考核依据,很少考虑到应对职初班主任有适度的宽松过渡期,这使得职初班主任相对于经验丰富的“老”班主任而言,缺乏公平的评价基础。
三、高中职初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重要内容
职初班主任作为高中班主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新生力量,其专业化发展与高中班主任的专业化发展目标是一致的,并需要率先夯实管理经验与业务基础。
(一)以“专业化”思想引领职业发展
对高中班主任的专业化要求,首先要在班主任自身认识到专业化的重要性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进行教学调整。一方面认识到自身和普通学科教师的不同之处,即除了讲解学科技能外,还要求有过硬的政治素质、心理学基础、及团队管理经验等,把班主任作为一个特殊重要的岗位去对待教学与日常管理工作。
(二)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和专业知识与能力
班主任的工作是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并能符合学校的教学要求和学生的各种需求。因此,在抓好学生专业课程的同时,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修养也是必不可少的。除此之外,为了使管理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和信服,班主任还应该加强除教学要求外的自然、社会科学知识、心理学知识、沟通技巧等,以确保在与学生沟通时的有问必答、和交流的顺畅,并能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家庭或心理等压力问题,使学生能够信赖班主任,紧密的围绕在班主任周围。
四、职初班主任专业化发展举措
(一)整合学校资源,为职初班主任专业化提供有力支持
作为高中班主任的后劲力量,为给未来的高中班主任打下良好的基础,学校必须提供给职初班主任相应的支持手段。首先,从观念上要重视职初班主任的培养,校内可以由专人带队成立班主任组织,加强老班主任的传帮带,同时可以安排有经验的老班主任进行定期教学管理汇报会,把个人在班级管理中的心得、实例进行讲解。
(二)开展多种形式的班主任专业化活动和培训,鼓励和提升职初班主任业务和经验提升
除了校内的传帮带培养外,为提高职初班主任的工作经验、掌握更多的管理能力,学校还可组织各种有针对性的主题活动培训,例如开展学校规定、教学目标、学生心理、管理方法、实践案例分析等专项课程,一方面使促进职初班主任快速熟悉学校环境和教学特点;另一方面也促使职初班主任尽快融入班主任角色。为了促进横向交流与学校,校外的各种学习和业务交流、相关议题的会议,学校也要多安排职初班主任去参加,以更快更深入的进入班主任专业化发展,同时增加工作的自豪感和成就感。
(三)制定贴合职初班主任工作实际的考核方案,给予职初班主任适度的教学过渡期
鉴于职初班主任对学校要求和学生管理需要适应过程,在学校制定考核任务时,应在薪酬考核方面给予一定的缓冲和倾斜,同时必须摒弃传统的只以量化目标为考核依据的原则,在职初班主任考核中加入柔性的班级管理和学生认可度方面的考量依据,有利于教师在班级管理中的主动性的释放,也更有激情的参与到班级管理中去。
(四)持之以恒,不断加强职初班主任的自我成长
在学校、教师共同提高职初班主任专业化发展支持的同时,职初班主任更要做好自我管理和学习,以自身丰富的知识积淀和人格魅力去感染、感召学生,同时要不断增强自身的职业技能培养,将原有的教育学书本知识灵活的应用于实际工作中,成为专家型、职业型、良师益友型的新时代高中班主任。
结束语
高中职初班主任肩负着培养一代高中生的重任,从社会到教育体系到学校,必须重视对职初班主任的培养工作,同时符合新课改的要求,按照班主任专业化的发展路径,促进职初班主任专业化成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申水仙.新任高中班主任专业发展的叙事研究[D].南京大学,2019:1-71.
[2]雷红俊.高中班主任角色定位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5:1-45.
[3]张宏新.试析有关高中班主任专业化发展中若干问题[J].新课程(下),2017(0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