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炎
河南省灵宝市河滨小学
摘要:针对当前的小学英语教学实际情况,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多角度分析了思维导图与小学英语口语教学的关系,在探讨了课程资源选取原则基础上,有针对性提出了思维导图在课程中的实践运用方案,希望对于今后深化小学英语视听说教学改革有所帮助。
关键词:小学英语,视听说课程,教学方法,教学创新
1 引言
在新课标的要求下,小学英语教学更加重视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重视学生在学习中加强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以及学习能力的全面加强,具有一定的英语知识综合应用能力,全面体现出英语教学中的核心素养能力。考虑到小学生的身心特点,他们往往对抽象性较强的语言符合具有比较低的认知能力,往往对于涉及到声音、动画、色彩、图像等具有强烈形象化的学习内容较为感兴趣。在这样的背景下,则应充分利用好具有故事性、趣味性的英文学习视频资料,在结合学生兴趣的基础上,积极构建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热情和积极性,有助于他们养成良好的主动学习习惯。
在此环节中,借助于思维导图的优势,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全面获取及理解相应的视频内容以及语言信息资料,帮助学生具有较强的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好地实现英语综合能力得到应用。这里重点探讨了如何将思维导入融入到小学英语教学中,结合视听说教学模式的创新,探讨了思维导图对学生英语口语表达的积极影响。
2 思维导图与小学英语口语教学的关系
将思维导入融入到小学英语教学实践中,能有效发挥好思维逻辑的可视化的优势,全面保障英语教学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在教学实践中,则应充分发挥好英语为母语国家的原版视频资料,这样能构建语音语调标准、真实的用语情境、高强度语言输入的学习环境。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大都将注意力集中在令人刺激的动画信息方面,并没全面理解相应的内化语言,也没有结合自身的情况开展人文意义的思考,大部分学生仅通过眼睛来“看”,而并没有认真地去“想”,这样就偏离了英语核心素养培养的方向。
将思维导图与动画视频相互融合,能有效实现良好的英语学习效果,借助于让学生感兴趣的图表、线条、色彩等可视化形式来表示抽象化的语言,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潜能力。结合英语视听说课的特点,则能有效借助于思维导图的优势,来全面加强在语言理解以及综合应用等方面的工作。这种方式能有效帮助学生梳理清晰的逻辑关系,更好地实现语言信息的内化表达,从而锻炼了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有效实现视听说课程教学的拓展。
3 课程资源选取原则
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小学英语教师能有效保障获得大量的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料内容,能有利于结合学生实际开展个性化学习资料,从而能有效保障构建自主学习平台,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渠道得到全面拓展,更好地实现信息技术和小学英语的融合发展,切实有效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
在进行小学英语视听说教学的实践中,这里选择Peppa Pig《小猪佩奇》作为视听说拓展课课程资源,其主要是考虑到如下三方面的原则。一是,能具有积极向上的育人目标的原则,满足语言技能培养及育人的要求,从而更好地保障满足英语课程的人文性教育以及工具性的教育目标;二是,能有效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如果语言材料难度太低或者太高都不利于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三是,能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有利于学生的脑发育。
考虑到小学生的实际特点,往往选择5分钟的每集时长,则能满足学生的大脑发育特点。
4 思维导图在课程中的实践运用
这里通过Peppa Pig中Snow为了,选择思维导图方式开展教学活动,主要涉及到如下几个方面内容。
(1)设疑引思
选择视频开场画面来导入课程背景,并结合贴近学生实际的天气为切入点,从学生对于下雪天感受进行询问,进而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借助于相应问题的探讨,激发学生的语言学习兴趣,积极思考图片背后的内涵。
(2)视频欣赏
通过视频动画播放,主要是借助于语用情境、故事情节的发展,帮助学生重点进行不理解的语句进行探讨,通过学习背景来进行猜测及思考,不断加强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在进行语言信息获取的环节,则能有效利用动画方式来重点突出理解有障碍的内容。这些都是为后续的思维导图填写奠定基础。
(3)巧设“问题链”
在此过程中,则是充分发挥好“问题链”的思维方式,保障能有效进一步深入挖掘故事内容,并能从视频核心内容出发,结合故事情节提出五个问题,这些都是思维导图中的多倍流动图的重要内容。在具体的讨论及分析环节,则应重视导图的铺垫作用,加强信息预设方面工作。结合问题链,帮助学生提炼故事情节,积累相应的语言素材,通过答案信息整合,有效构建自身的语言体系,完成思维导图中内容填写。
(4)分组讨论
在上述基础上,给学生展示思维导图中的多倍流动图的具体结构,并能全方位予以重点解释,这样能通过问题链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借助于小组合作模式来完成导图内容。
(5)故事复述
在导图完成的基础上,则应结合现有信息进行必要的整合和归纳处理。部分学生能力较弱学生可能在复述环节,存在着语法、拼读等方面的错误,则应重点加强学生的知识体系构建以及逻辑思维的培养,相应的错误问题可以在后续学习中予以纠正。
5 结语
综上所述,结合当前小学的英语教学实际情况来看,借助于思维导图的教学方式,能有效结合视听说教学资源的特点,有利于学生通过学习来构建自身的知识体系结构,能有效将分散的知识点予以统一,有效构建相应的主题网络,并能有针对性开展相应的语言复述练习。借助于思想和语言统一,能保障满足新旧知识的统一,从而有效构建清晰的导图脉络,进而全面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 曾广梭. 浅析小学英语课堂“视听结合”下培养小学生英语对话能力的实践探索[J].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9年第31期:194-195.
[2] 陈媛媛. 多模态视角下的中小学生多元读写与多元识读能力培养研究——以中小学英语视听说教学为例[J]. 海外英语, 2017年第16期:25-27.
[3] 陈艳. 低段小学英语教学(口语)实施导向——视听激趣,敢说乐话[J]. 科教导刊, 2017年第2X期:124-125.
[4] 何国春. 微探信息技术下的小学英语视听说教学[J]. 学周刊:A, 2012年第1期:152-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