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诺 姚嘉毅 廖乃徵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提升,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现如今,人们也不再满足纯粹的物质享受,开始追求更多的精神享受。电影作为一个流行了上百年的娱乐项目,在打动人的心灵方面,自然有他的独特的魔幻能力。
一部成功的电影,需要各方面巧妙的安排与结合,才能发挥自己的优势去完善故事的叙述,尤其是生动鲜活的人物的安排,将故事叙述视听效果发挥到最佳,能让影片为之亮眼。因此,电影中的人物形象设计是电影创作中十分关键的组成部分,既是体现电影人物性格与所处环境的重要表现手法,同时也是通过电影镜头向观众传递信息的重要途径。一部好电影之所以能取得高票房的成功,绝对不止于它的剧本、演员与演技。而导演在电影中的角色形象设计,绝对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和条件,并且,良好与准确的人物形象设计能在观众的脑海中留下深深的烙印。
所谓电影的人物形象设计,究其根本其实就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充分表现出人物的形象或心情,去丰满电影故事情节的展示。
一、电影艺术中人物形象的造型设计
在中国传统艺术理论的“应物象形”和“以形写神”的议论数说中就突出“形”在视觉艺术中的作用,所以,当今的电影作品创作的形象设计中,人物造型是重要元素之一。在人物造型中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化妆造型;二是服装造型。因为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往往为了形成剧本的矛盾与冲突,进行夸张的人物刻画,也因此我们经常在电影作品中看到“不一般的人物”。
我们以《十月围城》来比较分析,该片讲述了在1905年的香港中环有许多革命志士惨遭暗杀的背景下,孙中山即将抵港,围绕保护孙中山引发的一段传奇故事。影片中有清末受西洋文化影响的知识分子形象;有商人、车夫;有妇人、姑娘;有来自清政府受满清文化影响的武将;甚至还有黎明饰演的落魄流浪汉。这些人物在120分钟内,都以自己饱满、生动的形象,留给观众深刻的印象。照相馆姑娘阿纯以一身并不华丽的白色素服,只在领口、袖口绣了几朵颜色柔和的小花,就映衬出阿纯的清纯甜美。阿纯全片少有台词,只凭借演员的微笑加上人物造型,就为我们留下了出尘脱俗、纯洁美丽的深刻印象,可以说人物造型设计对其性格塑造产生了重要作用。我们再看由黎明饰演的一个感情受挫、由富家公子沦落为街头流浪汉的刘公子。因为在这部电影中所有出场的正面人物都为保护孙中山献出了自己的全部力量,甚至生命,故对最初出场时头发蓬乱、穿着破烂不堪的黎明,为了避免给观众造成那种令人感觉污秽的形象,影片中多给的是远镜头,因此只有一个轮廓印在观众心里。而当他最后为保护孙中山出场时,一身干净的灰衣白裤,蓬乱的头发梳得很顺,尽管依然是一个落魄形象,但是这形象却透着儒雅和智慧,有着坚忍不拔的精神。影片中强烈的使命感和意义性,通过准确的人物造型语言赋予了全影片活的灵魂,从而增添了故事中各个人物所处的错综而深切的人情氛围和对立双方之间的矛盾冲突。
在张艺谋导演的《有话好好说》里,出色的人物造型为影片的喜剧效果添砖加瓦。姜文在里面的饰演的赵小帅,是一个社会底层的盗版书商贩,同时又是一个浮躁的角色。影片在角色造型设计中颇具意味。赵小帅理了一个朴实的寸头,戴着一圆形墨镜,而身上的服装却是时髦的紧身T恤和吊带裤,但是可以看出是仿造的名牌。这种造型的设计,令观众瞬间感受到角色的浮躁、虚荣,行事风格的草率。而之后的赵小帅的鲁莽表现,雇农民工在女朋友楼下大声表白,而农民工用陕西话狂呼乱喊,又在大庭广众下用扩音器读肉麻的诗,然后一根筋地想砍情敌刘德龙的手,这些举动配合着浮夸的造型设计,使影片中赵小帅的形象有血有肉,鲜活真实,为影片的主体增加了触及灵魂的感受。
二、电影艺术中人物形象的气质设计
电影作品中人物的气质的刻画也是影片的灵魂。除了演员对人物的把握外,服装、化妆对人物气质的塑造也非常重要,有时观众一看人物的扮相就喜欢上了人物,这对电影作品的传播有重要意义。那么怎样的形象塑造才能深入人心呢?任何的设计都离不开人物的气质,电影作品对人物形象气质的塑造也是整场影片中的重中之重。
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对马小军在人物性格气质也有着完美的塑造,他在与米兰相处的时光里,白衣净脸,侃侃而谈,在阳光中露出单纯且灿烂的笑容,笑起来时的“大白牙”深入人心。在跟米兰交往的日子里,马小军一改之前的痞气,温柔体贴,一种玉树临风的气质油然而生。
在影片《教父》中,马龙白兰度所饰演的教父具有绅士风度和慑人的威严。少年时,他生活在西西里,后逃到美国建立黑手党帝国。作为黑手党的首领,他常常干违法的构当,然而,他也是许多弱小平民的保护神,深得人们的爱戴。马龙白兰度不愧是奥斯卡影帝,在影片中他表现出的阴森的表情和傲慢的气质的准确演绎,为影片的主体塑造增添了浓重的分量,把一个优雅又有“神性”的黑帮教父成功的塑造成为让人津津乐道的艺术形象。
从上述的分析中,我们感觉到一种“物象” (外在形式)与“心象”(内在气质)的有机联系。因此在人物形象设计中应该强调人物气质与造型的契合,电影美术设计师必须从理论上对“人物”在银幕影像中的多种“气质”表现,进行深入细致地研究,才能在电影人物形象设计中更好地把握人物气质,为丰满和完善电影人物的故事情节而服务。
三、电影艺术中人物形象的写实与写意语言的设计
电影人物形象设计一般分为两种:写实与写意。写实指的是造型的真实,于实处着功夫,讲究还原再现,注重细部描绘、真实反映事物,追求的是形象的逼真性;而写意指的造型意向的相似,求的是形象的神似。写实的形象设计一般见于正剧,重在表现历史的真实性,但形式感和创新性不强;写意的形象设计几乎在电影中随处可见,一般强调以意写神,但忽略了其客观认识,强调感性的想象和象征,以表面呈现隐喻主观意象。两者各有其优缺点,我们将电影技术语言的写实和写意结合,在形象塑造上既注意客观的真实性又强调造型的象征性,使影片故事情节的视觉展示给与观者更多的想象空间。我国古代画家就曾有过画鬼神易”、“画猫狗难”的艺术论述,原因无非是猫狗是我们常见的,而鬼神则是我们想象的,只要将神韵勾勒出来,画成什么样也没关系。这一点套用在今天电影人物形象的塑造上是再合适不过的了。我们常说艺术来源于生活又要高于生活,正是要求艺术家对生活要有所提炼,试想如果我们看到的电影作品与我们的生活如出一辙,毫无新鲜,还有什么吸引力可言呢?当今,人们似乎更愿意从影片人物设计的演绎中浮想联翩,喜欢看到充满想象和象征的视觉表演,通过表象的观赏去获得更多更大想象空间的艺术享受。
在电影《让子弹飞》中充满象征意韵的视觉空间里,姜文在革命背景和充满雄性气息下塑造了若干女性形象:?从妓女到革命者又到享乐者的花姐,誓要做官太太的县长夫人,被控制、生死无足轻重的师爷前妻、民妇、丫鬟。影片中的这些女性形象戏份不多,但分量不轻,具有画龙点睛、针砭时弊、点缀视觉层次、烘托刚性信息等作用,显示了不把女性当真正革命者的见解体现了他塑造女性别具风格的表现形式。影片中有一个感人的情节,十多名雪白脸蛋,血红嘴唇的鼓女,影片开头她们就列阵敲鼓,鼓声极其大喜迎新县长,有的鼓女因为过于肥胖衣服都撑着,鼓毕她们还全部鞠躬这种剧情让我印象十分深刻。在剧情中这些鼓女的形象很别致也很符合时代背景和电影场景,而她们情绪激昂,大张大合的甩开膀子击鼓吼叫,声势悍然,仿佛千军万马滚滚而来,隐喻着北洋时期烽火连天中国的充满着欲望和丑恶的鹅城的命运将要在酣畅淋漓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中发生翻天地覆的改变。
结论
现在电影创作中人物形象设计越来越受到大众的关注。一部好的电影离不开好的人物设计。要成功塑造电影中的人物形象就要考虑到人物的方方面面,对他们的脸型、发型、身体线条和衣服线条、人的肤色和衣服颜色的设计,既要符合影片剧情的需要,更要与当代社会发展与审美的角度相吻合,从情感上对人物形象进行进一步的准确把握,让电影中的人物形象设计不仅仅可以推动影片情节发展,还能够让观众一目了然的掌握影片所要传递的信息,并且爱上影片中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因此电影中的人物形象塑造,无论是古代人物还是现代人物,在形象设计上既要尊重历史,又要结合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在美学追求和艺术表现上,又要求能突出所反映时代的审美理想,再现与那历史时代相协调的人物形象,从人文情感上对形象进行意向的把握,这样,才能设计出准确且鲜活的人物形象,同时才可以作为电影语言中的一个重要元素为整部影片贡献视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