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型”班级体建设初探——以五年制高等职业学校学生为例

发表时间:2021/4/25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3期   作者: 董璐尧
[导读] 班级是学校德育建设的基本单位
        董璐尧
        苏州工业园区工业技术学校    215000
        摘  要:班级是学校德育建设的基本单位,也是师生学习和发展的主要环境。加强班级建设和教育,对于促进师生的全面发展也有重要意义。在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中,关注学生成长的发展方向,建设发展型班级,同样是职业学校的本质要求。因此,“发展型”班集体建设是育人环节中学生自我服务、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字:发展型  班级建设 实施策略
        职业学校相较于普通教育和高等教育,就业方向与目标更加明确,培养方向更加明确,但职业学校的学生在文化基础、兴趣爱好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很大[王乃国:IPQ育人模式立足职业素养的个性化教育[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32):10.]。因而高等职业学校的班级建设要结合学校的学生特点以及育人目标,激发学生的意识,强化主体的育人能力,完善管理机制,立足于长期发展目标建设,通过不断反复和改进,方能落实育人的根本任务。
    班级是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基本场所,其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阶段性的缩影。“它作为一个微观社会环境,是学生与宏观社会环境沟通的载体,是学生个体进入未来社会的通道。”[胡芳芳:创建学习型集体的策略研究与实践[J].班主任之友,2015(7):29.]在发展型的班集体中,不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是根据自己的目标和规划,在教师启发和引导下,自主学习、发展。师生间的相处模式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通过设定发展的目标与规划,学生能够重新认识学习、重新塑造自我,重新超越自我,从而实现自身素质的全面提高。
        一、发展型班级建设原则
        (一)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发展型学生工作模式的根本原则[张昌羽 钱珊:发展型学生工作视域下的高校创业教育研究[J].北华大学学报,2013(14):137.],也是发展型班级的基本特征之一。发展型班级要求每个学生在主动接受教育的基础上,增强自主、自觉、自控的意识以及变被动为主动的创新和实践能力。人本主义认为:“培养能从事自发的活动并对这些活动负责的人,能理智地选择和自定方向的人,能获得有关解决问题知识的人,能灵活地和理智地适应新的问题情境的人,能自由地和创造地运用所有有关经验灵活处理各种问题的人,能在各种活动中有效地与他人合作。”[何志武:人本主义教育理论的主要观点及其应用[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181.]因而以人为本是发展型班集体能够健康成长的基石。
        (二)民主管理
        班级是学生成长发展的教育环境,在这个环境中,班级的民主文化直接影响学生学习发展方向,也会决定未来社会主人公的民主管理能力。追求民主和自由,是人的本性,也是发展型班级的必要条件。教师应将话语权还给学生,而不是唱“独角戏”。民主管理不仅针对班级学生,还包括班主任以及各任课教师。但是管理民主并不代表放任自由,不能全盘托出交由学生自己管理,班主任及任课教师即不能不管不问,也不能操作上随意处理,逃避责任。
        (三)平等公正
    班级当中的每个成员都是平等的,都有受教育的权利。教师不应用成绩简单地去评价班级学生,即使学生在学习能力上有差异,他们也都有权利得到平等的教育。此外,教师和学生之间也不应存在等级差距,学者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应为教学相长。学生之间相处也应平等对待,班主任在班级教育与管理时,仍要警惕学生干部心理变化,在青少年成长阶段就出现权力色彩。处理班级矛盾和班级问题时,更应公正对待,不能因为学生日常的学习表现而妄下推断。
        (四)安全教育
    职业学校班级在建设过程中,必须要保证班级平安健康地发展。首先,保证班级发展过程中的生命健康安全,在班级日常管理中,严厉杜绝一切暴力事件、保证师生教学的财产与人身安全以及谨防交通事故等。其次,注意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职业学校学生心理问题的案例在一定程度上较其他普通学校更为显著。因而班级的硬文化和软文化都要注意可能对师生心理产生抑制、消极作用的潜在隐患,平安才能让班级同学在长期发展中获得更多权利和机会。
        二、发展型班级建设策略
        班级不仅是校园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是学校管理的基本单位,更是学生学习、日常生活的主要地点。职业学校班级管理和建设常常会出现各类问题,发展型班级建设的策略应着眼于现下最突出的问题,并提出相对应的措施。
        (一)提升班主任队伍建设,建设发展型教师团队
        教师是教学的引路人,也是学生学习的目标和榜样。[肖进:对中职班主任德育工作的一些浅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5(6):25.]职业学校的班主任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班主任需要有良好的学术形象和人格形象。

务实的教育理念、深厚的学术知识以及不懈的努力首先会得到学生的信任和尊重。从这个层面上,在我新生入学一年级时,作为班主任晚自习留下来和班级学生一起看书学习,坚持一个学期,在学期末收效显著,班级同学无一人出现挂科情况。班级同学自习和自由活动时间里都能主动去图书馆借阅书籍,养成静心慎独的习惯。并且同学们自发形成小组,对比最近的借阅量和读书心得,当其他班级同学正在讨论游戏时,他们自发开始“刷书”活动。
        其次,教师也应有发展目标,职业学校的学生年纪正处于好动和喜欢模仿的阶段。班主任的人格形象往往更会影响学生的性格和气质养成。处理工作井井有条,安排班级事务妥当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有很强的向师性,我们发现,一旦班主任在一段时间里迟到早退,学生也会随之仿效,可见“亲其师,信其道。”只有班主任队伍不断发展,才能够为发展型班级建设提供优秀的后备资源。
        (二)树立班集体共同目标,增强学生成长的自信
        班级至少应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如:以德立身,以能立足,利用班级里的每一面墙壁,进行软文化教育的宣传。马卡连柯认为:“集体并不等于一群人,而是一个有目的组织起来的活动机构。”[马卡连柯:论共产主义教育[M].人民出版社,1962:429.]当然,学生的目标我们要依据时间和事件的不同,而进行区分。不能只有长远目标,太过远大的目标需要耗费很长的时间,在这个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学生会疲于未来,最终安于现状导致自我发展目标无法实现。
        在学生目标制定的过程中,首先应有方向性,确定一个班级师生共同努力的方向,能够成为全班统一行动和发展的纲领;其次目标要能循序渐进,实现奋斗目标且不能操之过急,要在一个个短期目标实现后,多加总结和思考,为下一步目标的实现提供方法;另外目标方案要有可行性,无论是班级发展目标还是学生自身的发展目标,都应实事求是,不能直接挫败学生的积极性;最后目标的制定时要考虑激励措施,该阶段的学生缺少耐心和做事的持久力,在学生不断发展的道路上,需要教师不断地鼓励,催人进步,让他们在每次的成长和目标实现的过程中,不断增强自己的自信心和热情度。
        (三)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用发展性眼光处理问题。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每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音响,要使孩子的心同我讲的话发生共鸣,我自身就需要同孩子的心弦对准音调。”每个学生的家庭成长环境都不相同,因而对待不同的学生,我们切不可实行同一套管理方法。
        职业学校这个阶段的学生,人生经历尚浅,经历的挫折也很少,无论是遇到家庭问题还是感情问题,都极易产生心理波动。更有甚至一经打击就走极端、或者伤害自己,学生这样的处理方法屡见不鲜。班主任工作就应就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加强人文关怀,真正做到家、校、社会的三者互动和沟通。班主任在处理德育工作时,如果遇到学生厌学,上课的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就需要从多个方面区处理。可先按照学生的思想动向和性格特点进行划分,像一些学生存在自卑的心理,想努力但是害怕失败。这时教师可以抓住学生的特长,将其融入班级活动制定中,然后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认可和赞赏,从而为他们重新树立学习的自信心[戚林 韦红 莫丽平:用系统化的理念引领中职班主任德育工作[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4,10(10):16-17.
]。
        (四)依据班级的发展目标,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
        活动是班级建设的主要桥梁,班集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主要都在一次次的活动中形成。学生可以在各类活动中实现自己的目标,达到自身发展的目的。所谓的“后进生”也可以在不同的活动中找到自己的兴趣爱好所在,真正主动参与到班级建设和班级发展之中。活动往往可以交由学生自己设计、组织与实施,通过活动的开展,尽可能的让班级同学都有展现自我的舞台。并且通过组织一次活动,同学们才能真正了解制定目标、自我发展的重要性。
        现行的班级在入学以来,每周制定一个学习活动主题,每月安排一份班级活动月的活动计划,每学期制定一份班级发展目标计划。活动的主题由班主任和班级同学通过网络的方式进行线上投票决定。在实行的过程中,采用企业化项目制,一般由主持组、宣传组、后勤组及机动组等不同组别,学生自主报名各项目的负责人,由票选决定人选。其他同学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报名参加各组。通过形成良好的班级文化,开展各式各类校园文化活动,实现班级文化育人的目的。
        三、结语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始终是教育的永恒主题和根本问题。然而教育的本质就是发展人[王乃国:IPQ职业教育育人模式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35):86.],现代职业教育注重“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发展目标,其中班级的建设是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基石。如何满足现代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为发展型社会输送人才,“发展型”教育建设必不可少。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需要树立发展性目标,增强个人对职业教育的心理认同,充分发挥德育功能,强化育人的队伍;在班级建设方面,通过建立“发展型”班集体,满足班级建设和发展需要,激发育人的协同动力。创造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育人环境,才能从路径上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