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聪彤
乐清市淡溪镇第三小学 325608
摘要:众所周知,语文和我们的实际日常生活联系紧密,语文老师要想更好地帮助学生提升语文成绩就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同实际生活进行有机结合,将语文具有生活化的这个特点向学生展示出来,尤其是在小学语文的这个教育阶段,小学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受教育群体,他们的心智发展并不成熟,当老师将语文课堂教学变得生活化之后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小学语文知识的趣味性,让小学生能够进一步感受到学习语文的目的,让他们能进行所学知识的灵活使用,进一步将语文的作用发挥出来,也在练程度上提升了语文的魅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生活化
前言:语文中的很多知识点都是生活的写照,而且生活能提供给学生更多的语文知识拓展面。就拿写作来说,要想写出一篇好的作品就需要具有真情实感,要具有一定的生活真实写照,那么学生就要在生活中多多进行观察,这样能积累更多的写作素材,能悟出更多的情感色彩,更好地培养自己的写作风格,那么在这时语文这门学科的价值和魅力将会得到更突出的表现。除此之外,给小学生安排语文课不仅是为了让小学生能够掌握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也是为了让他们能够较早地明白语文的重要性,让他们能够通过学习语文和生活进行联系,更好地帮助小学生享受生活。虽说如此,但在实际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很多老师依旧是采用过于传统的教学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局限了小学生对语文的思考,也并没有将语文生活化的这个特点展现出来,缩减了语文生活化教学的价值和意义,接下来就根据小学语文课堂生活化教学的研究进行相关分析。
一 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生活化
课堂教学目标给老师和学生提供了相应的教学和学习方向,让他们能够朝着目标前进,进而完成老师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的学习任务。而且在小学语文新课改的要求下,语文课堂教学目标进行了调整和完善,要求进一步培养小学生掌握语文知识的能力,让小学生能够通过学习语文具有更加丰富的情感态度,要帮助他们养成正确的三观。以上这些要求都需要老师促进小学语文课堂生活化教学的展开,让小学生在生活中对语文知识进行拓展延伸,加深生活知识的联系程度,让小学生在语文课堂上能够主动联系生活,在实际生活中能够对所学的语文知识进行拓展,让两者相辅相成、相互影响,进一步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二 语文课堂教学内容的生活化
语文课文教材虽然是小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材料,但课本中的语文知识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定程度上束缚了学生的课程资源,而新课改的要求就是能够突破语文教材带给老师和学生的束缚,让他们能够结合更多的教学和学习内容实现现在语文教学的更高要求。虽然说现在的语文教材和小学生的实际生活较为贴近,也具有一定的时代性,但这些往往是不够的,生活千变万化,知识更是多种多样,在素质教育的要求下,老师要更好的带领学生挖掘除了语文教材之外的知识内容,让小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生活,在实际生活中进行情感上的感悟和升华,帮助小学生提升他们的思想认知,让他们在空白卷上勾勒出美好的画卷,这也符合了语文教育的初衷。
2.1通过网络构建开放的语文学习内容
在现在这个互联网时代,我国的教育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进步,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也受到了网络技术发展的影响。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一节语文课更多的时间是老师讲学生听,然后老师留给小学生相应的背诵记忆任务,小学生总是处在这样死板、被迫式的语文学习中,很难在新的层次上突破自身的思维发展。除此之外,在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下,小学生对语文课本过于盲目的崇拜,很多小学生认为只要将语文课本上的知识掌握好就完成了相关的学习任务,这在很大程度上局限了小学生想象力、创新力的发展,而且不利于他们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但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这种问题也有所突破。
网络语文教学同传统的教学相比具有更多的优点,例如,学生的学习方式增多、网络能给学生和老师提供更多的学习和教育资源、网络教学具有一定的跨时空性等等。老师借助这些优势能帮助小学生进行想象力和思维方面的突破,让他们摆脱语文教材的舒服,对语文知识进行进一步的拓展,同时这也得小学语文教学打破传统教学、打破常规创造了一定的条件,减少学生学习到更多语文知识的局限,激发学生在语文学习这方面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2.2适当增加相关生活化课外阅读内容
进行阅读能够带领我们驶向更加广阔的知识海洋,同时进行课外阅读也是对课本知识内容的补充和继续,能够更好地帮助老师促进教学的扩展和延伸,进一步完成相应的教学目标,提升教学效率。小学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受教育群体,他们所学的汉字也比较有限,在进行课外阅读时会遇到相对较多的生字生字,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他们的理解难度,这时老师就需要做好学生的引领作用,帮助学生加深对相关课外阅读知识的理解,同时也要鼓励学生将所阅读的课外内容和自己的实际生活进行联系,感悟出更多的道理,这样的阅读效果会事半功倍,更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
三 课堂语文教学方式的生活化
“分数式”“填鸭式”这些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适应现在新课程的改革了,单一化的灌溉式教学更是得到了否定,而且这并不利于小学语文课堂生活化教学的开展,不利于提升语文课堂质量。根据以上这种情况来看,语文老师应当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出具有针对性的方法研究,多多走进小学生的实际生活,从小学生实际的生活经验作为出发点,这样才能更好地引领小学生在解读文本时同自身的生活经验进行结合分析,这样的情感倾向也会更加明显,而且学生能从中得到更多的独特见解,而且老师一定要注意的是,每个小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老师要尊重小学生个性化的表现,不能讽刺小学生的独特见解,除此之外,老师要多注意观察小学生的语文答卷,注意他们在做主观思考题时的想法和态度,要找出他们思想偏差的地方所在,及时纠正他们的错误思想,这样能叫好的,提升他们的分析能力。要鼓励他们敢于发表个人感受,让他们能够主动进行探索和实践,这也在一方面做到了实践和理论的统一,也帮助小学生培养了他们独立思考和学习的能力,有利于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 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生活化的研究
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但一部分语文老师在课堂上往往忽略了学生的地位,对小学生的主观感受并不是很在意,这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课堂质量。根据以上这种情况来看,老师要注重教学评价的展开,要促进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生活化,打破单一的评价模式,促使小学生发表更多的评价内容,同时老师也要鼓励小学生多进行自我评价,老师和学生分别找出自身存在的系列问题,而且老师也可以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让他们更清楚地了解自身,这样具有针对性的找出问题所在也能够更准确的解决问题,进一步提升课堂效率。除此之外,老师也要根据实际情况鼓励家长进行评价参与,给小学生争取更多的家长交流的机会,这样能够更好地促进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观察学习,也符合了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生活化研究的目的。
五 结束语
在小学语文新课改的要求下,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已经不符合当代社会教育发展的要求了,老师需要做出进一步的创新改革。而且结合小学语文的生活化特点来看,老师要在教学中要促进语文和生活的结合,让小学生更好地走进生活、观察生活,更具有真情实感的投入到语文的知识学习中,同时也能更好地帮助小学生进行语文知识的拓展和延伸,这对小学生的写作也有很大的帮助,更容易让他们找到自身的写作特色,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同时也提升老师的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 林金元. 小学语文课堂生活化教学策略探讨. 都市家教月刊, 2015.
[2] 王小红. 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实现生活化教学[J]. 新课程(小学), 2016(11).
[3] 梁爱群. 论小学语文课堂生活化教学实践研究[J]. 语文课内外, 2018, 000(026):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