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艳梅
民权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河南476800
摘要:中职语文课改革的方向必须是以就业为指导,结合学生的专业实际,倡导应用性的教学。本文分析中职语文教学的尴尬局面,结合中职语文学科的定位,探究中职语文与专业课的深度融合策略。
关键词:中职语文;专业课;深度融合;策略
引言
讲台上,正上演着有声有色的文学佳话;讲台下,学生们却置若罔闻、一脸冷漠,任你台上热情地"唱着"独角大戏,台下的学生却始终不是你的"观众".这种尴尬与懊恼,虽不是职业教师的完全写照,但也是众多中职语文教师曾经历过的或正经历着的。根据相关调查,2019年中职学生对语文学习感兴趣的学生占36%,至2020年降低到28%。因此,语文教学实际上并没能起到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及应有的人文素养的作用,相反更多的学生离语文越来越远,中职毕业的学生错字连篇的依然很多,书面表达和口语表达能力也极其低下。很多学生认为,自己已经学了近十年的语文,已基本掌握了一般的文字和语言交流技能,所以没必要更加深入地去学习语文。而且,当下各用工单位主要看重专业技能,这种现象也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学生,导致学生重专业课、轻基础课的倾向更为严重。
一、中职语文学科的定位
首先、中职教育中语文学科的定位。就中职教育中是否设置语文学科这一问题,无庸置疑,绝对应该继续开设。21 世纪的职业教育是以人为本的职业素质教育,是以人的现代化推进社会现代化的职业教育,当代社会和职业学校必然对职教生的基本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挑战。一名合格的职高生至少应该具备高尚的思想道德素质、健全的人格素质、良好的创新素质、和谐的竞争与合作素质、广阔的开放性素质、系统的终身学习素质,才能迎接知识经济时代和学习型社会的挑战,从而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这些素质的培养与提高,都离不开语文教学。可见,中职教育中语文学科之重要,故绝对应该继续开设。
其次、语文学科教学位置定位。中职语文教学的定位首先应该定位在它是一门“为专业课服务” 的基础课程,其次是一门“培养中职学生基本文化素养” 的课程。之所以这样定位,原因之一是我们的学生毕竟要在三年之后凭其所学专业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去求得生存,如果我们也像普高老师一样去和专业课争学时,要求与他们的专业学时同样多,必然会影响到他们的专业学习,这样也就违背了他们来校学习的初衷,更何况普高的学生在其十几科的学习中也有自己的爱好,有自己的侧重。原因之二是我们的学生三年后相当一部分已没有大学文化氛围熏陶的过程,因此有必要进行基本的文化素养的培养。 职教学生是一群特殊的群体,特殊的群体当然要特殊对待。
二、中职语文与专业课的深度融合策略
(一)在语文教学中融入专业知识
由于大多数中职学校的学生都较为重视专业课程,而对于语文这种文化课程不够重视,因此中职语文教师需要在语文教学中融入专业课知识,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中职语文教师可以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来设计相应的语文教学内容。
例如,教师在讲授名著《红楼梦》 中的“刘姥姥进大观园” 这一篇课文时,可以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来制作不同教学内容的PPT课件。在教授电气专业的学生时,可以设计为那个年代背景时的电气设计特点……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又学到了自己专业的知识,并且有效拓宽了眼界,掌握了许多在专业课中不会涉及的知识, 不论是在学生的人文素养还是专业技能方面都打下了良好基础。
(二)根据专业特点, 语文教学采用方式各异
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比较单一, 束缚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个性的张扬。 结合学生专业开展语文教学需要教师根据专业的不同,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挖掘学生的潜能。例如,对于同一首诗歌的教学,对幼师、旅游等专业的学生可以采用配乐朗诵法,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口语表达方面的优势,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把自己对诗歌内涵的领悟表现出来;工艺美术、广告设计等专业的学生则可以让他们充分展开想象把诗歌的意境用手中的笔画出来;而计算机、电子专业的学生也可以充分利用他们的专业优势,把自己对诗歌的把握设计成动漫作品在课堂上进行演示。
(三)强化职业岗位能力, 认真设计好语文实践活动
职业岗位化训练是中职语文教学的精髓与极致,因此语文教学要多创造应用性、实用性、岗位性的职业实践机会,进行或模拟仿真教学,或现场实践性教学,让学生身临其境地进行职业语文能力训练,给学生提供一个“准上岗”的实践培训和就业前的综合演练大舞台,为今后胸有成竹地走上工作岗位奠定坚实的基础。“口语交际训练” 是模拟专业岗位化训练的好抓手,传统的教法是给学生提供一个比较熟悉、有话可说的日常生活场景进行训练。在职高我们要强化专业场景下的仿真训练:以上专业化情境中的口语交际能力训练,使学生以专业角色的身份学习口语交际的一般技巧与交际礼仪,因此,他们既能感受到语文学习新捷径的魅力,又能切实体会到语文学习之于专业能力的形成。
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是给学生传递知识的重要职业,语文教师不仅肩负着教授给学生语文专业知识的职责,同时还需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传承中国语言文化。中职语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方法直接影响着中职学生和我国中职教育事业的发展。因此,既要清楚认识到中职学校的教育对象基本上都是学习能力较为薄弱的学生,更要明确中职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技术技能型应用人才,必须紧随中职教育事业的发展,尽快更新自身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发挥中职语文的基础性课程支撑作用,培养学生掌握过硬的专业技能和综合职业素养,使之能够适应职业岗位需要,为未来人生和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师建军.浅谈中 职语文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2018,(17):200-201.
[2]苍中洪.关于中职语文教学价值定位及其实现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7,(11):132-134.
[3]邱红杰.中职语文教学应重视基础训练与专业融合[J].教育教学论坛,2017(11):271-272.
[4]赖玲玲.浅谈中职语文课堂与专业知识的有效融合[J].卫生职业教育,20183(23):79—80.
[5]罗元萍.中职语文教学强化与专业课的深度融合[J].教育论坛,2018(1):19.
作者简介:姓名:侯艳梅 性别:女 (1980.03.16—)职称:讲师 研究专长:中职语文 单位名称:民权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单位地址:民权县冰熊大道东段138号 邮编476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