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展小学语文探究性学习的思考

发表时间:2021/4/25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3期   作者:唐菊花
[导读] 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阅读习惯
        唐菊花
        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钟山乡拖黑完小  655800
        摘要: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阅读习惯,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语文教师应遵循《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的教学标准,鼓励学生主动、积极地进行探究学习,以学习主体的角色参与课程教学,从而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质量。
关键词:关于开展 小学语文 探究性学习 思考
引言
        适合每一个学科的教学方法是不存在的,在不同内容的讲解过程中,具体教学方法的实施途径也有差异。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开展探究学习活动需要教师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学习特点,选择相对应的教学方式。丰富多样的探究学习活动也能有效调动学生参与语文知识学习的热情,主动学习会比学生被动学习更加高效。在语文课堂上的不同环节中,探究学习活动的开展对教师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要求,教师的教学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各个方面的因素。
一、加强参与感,激发探究欲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适当增加教学活动中的趣味性,激发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动机,激发学生潜在的探究欲望。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从课文内容着手,比如教学《黄山奇石》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先想象一下如果去黄山,看见黄山的奇石可能会是什么样的?然后再让学生根据文本内容对课文进行深度探究。比如“仙桃石会是长什么样的呢?”“可能还会有什么形状的石头呢?”通过这样教学,引导学生仔细剖析文本,从中了解黄山石的奇特,充分感受祖国的大好河山。在学习过程中,教师是指引者,努力与学生建立沟通关系,真诚交流,多些互动与鼓励。
二、营造自由民主的课堂氛围
        与教师直接讲解知识的学习模式不同,探究学习活动需要学生主动完成探究学习任务,在没有教师的直接引导下思索问题的答案,主动完成知识体系的构建。为了使探究学习活动的开展能够从最大程度上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可以努力营造自由民主的课堂氛围,为学生的探究学习活动奠定基础。教师应当在课堂知识讲解以及留给学生探究学习任务的过程中,以更加平和的态度与学生进行沟通,在课堂上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在班级内营造自由民主的学习氛围,在课下也要积极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可以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当教师自身做出表率后,学生往往会给予良好的反馈,这在小学课堂上非常普遍,也十分有利于和谐课堂氛围的构建。当这一课堂氛围逐渐形成后,学生会逐步发现探究学习活动的乐趣,并根据自身的学习特点和自己所擅长的学习内容,主动参与到知识探究中。


三、拓宽探究途径
        探究学习活动不只能够在课堂上进行应用,其途径也是多方面的,教师应当根据小学生的学习特点,不断探究学习活动的途径,在课堂知识讲解过程中,让学生针对具体的问题,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讨论是非常有效的。除此之外,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开展实践活动,以探究的形式来寻找问题的答案会逐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在自觉参与学习活动与探究活动的过程中,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意识与自主学习能力。除此之外,充分沟通不同学科、将多个学科的教学资源进行整合也是探究学习活动开展的有效途径,教师应当充分依据语文教学过程中的教学资源,将多个学科结合,选择那一部分学生感兴趣的其他学科内容,将之与语文教材上的知识相结合。例如,在教学《大自然的声音》这篇课文时,由于课文中涉及了风声、水声等大自然的声音,教师可以在讲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将自然学科知识与之结合。结合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已有的认知情况,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风雨雷电的形成特征等自然现象进行探究分析,提高学生对这一部分内容的了解。这一探究学习活动的内容与教材知识存在一定的联系,能够调动学生对《大自然的声音》这篇课文的学习热情,探究问题也与其他学科知识有关,能够拓宽探究途径,转变单一的探究形式所造成的学生探究热情低下的问题。
四、多元分析,增加探究深度
        从学科特点来看,语文教学就是把学生独特多元化与语文教学的熏陶感染有机结合。语文课程涵盖人文地理,元素丰富,多元化的特点决定了其思考层面的多样性。而同样的,学生对课文内容及问题反应的敏锐和多元性,又带给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每个学生原有生活经历与阅读知识广阔性不同,对文本的理解感悟和探究深度也有所差别,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尊重这种差异,鼓励学生多维度思考,鼓励学生多元化探究。例如在学习《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篇课文时,学生就产生过分歧,有的学生很赞同,认为这种锲而不舍的探究精神很值得他们学习,而有的学生则认为一定要问一百次之后才确定是真理,难道就不能只问一次吗?于是围绕着不同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进行讨论思考,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思考方式,作为引领者,教师最重要的是尊重学生的差异,感知每个学生的内在潜力,用鼓励的态度应对学生的不足,创造轻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都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并引导他们自主地学习。
结束语
        综上所述,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应认识到自主探究教学方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的重要意义,重视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与学生构建平等、密切的师生关系,采取适宜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兴趣,从而充分发挥自主探究教学方法的作用,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能力,为学生未来的语文学习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陈贞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探究性学习开展的方法[J].知识窗(教师版),2020(10):36.
[2]卜星星.小学生语文课堂探究性学习开展策略分析[J].小学生(下旬刊),2020(09):31.
[3]崔小燕,田丰.小学语文教学中探究性学习的实施[J].求知导刊,2020(34):18-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