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萍
福建莆田市仙游龙华学区建华小学,福建 莆田351200
摘要:新学时代的到来对各科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创新意识是小学时期学习活动的重要教育任务之一。所以,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育教学活动中,老师要重视起对小学生创新意识的培育,让学生学会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解答日常生活中的疑问。下面,本篇文章就小学数学教学中怎么对学生的创新意识进行开发展开深一层的探索。
关键词:小学时期;数学课程;创新意识;教学探索;
前言:学习数学是为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逻辑思维,主要是通过基本的数学问题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创新意识就是指在原有的知识与能力的基础上进行突破,打破常规的思维模式,建立新的思考路径。对于低年级阶段的学生来说,创新意识是小学数学课程的教学中的主要任务,能够帮助学生学生锻炼独立思考的意识与能力,同时也是整个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的重点部分。
一、在数学课程中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所需基本条件
在新课程改革之后,教育的模式发生了变化,从之前的应试模式变成了现在提倡的素质发展,在“素质教育”的主题教育思想中对学生的主体地位、个人学习能力、创造意识都有着明确的培育规则。想要全面培育学生,首先老师要在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学生全方面综合技能的培育上,在教学中先培育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学习热情。把数学空洞无趣的知识点转换成有趣的数学活动,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其中,给学生足够的知识探索机会,让其独立对问题进行思考,激发出学生的多方面思想,进而引发学生创新的意识。
二、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具体方法
(一)创造情景,结合生活进行教学
数学的知识点都是比较空洞的,低年级阶段的小学生逻辑思维没有形成,他们常用到逻辑思维方式是形象化的方式,所以对于这些比较复杂的知识学生理解起来会比较难。为了改变这样的情况,老师可以采取情景教学法,让原本空洞的知识变得形象起来,和学生的生活更贴合。用这种方式帮助学生理解空洞的数学知识点,让学生能够快速加入到教学活动之中。
比如在教学人教版本一年级的《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这一节内容的时候,刚刚开始学习系统数学知识的一年级小朋友逻辑思维没有形成,如果上来就输入给他们系统的知识,学生没有办法消化,这个时候老师就可以引入生活情景,让学生通过数学解决生活中常见问题。例如,某小朋友跟妈妈去超市购买物品(物品名称可以随意定),共计54元,妈妈给了售货员100元纸币,应该找回多少?这个时候学生会产生疑问,他们知道使用减法“100-54”却在计算中遇到了问题,这个时候老师就可以让学生想想之前的减法计算技巧,尝试解决。有的学生会提出把54分成50和4,再逐一相减得出结果,学生会主动的思考如何计算,调动学生的思维转换能力。
学生在解决问题的时候会全方面考虑,进而尝试多种解决方法,让学生独立的探索,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探索欲望和其创新的思想意识。
二、设计多样问题,拓展创新发挥的空间
创新不是毫无依据的想法,而是在坚固的知识基础上拓展新的方式,所以老师在数学课上的教学中需要给予学生合理的引导,设置一些开放性的数学问题,保障学生有足够的的空间发挥自己的思想,挖掘学生的创新意识。就比如像图形模块或者是统计模块的知识,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的实践活动或者是问题。老师不要设定解题的思路,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思维和想法尝试解决问题这样能够激发学生多方面的思考,从中获取更多解决问题的办法,加强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建设。
比如,在教学人教版本的二年级《表内乘法》这一章节的时候,老师可以引进这样的问题:二年级有9盆绿植,在确保每一排数量一样的条件下,尝试能有多少种不同的摆放方法?鼓励学生尝试解决,学生们积极性都比较高,会有人搬起凳子代替花盆进行摆放,有学生画图尝试,还有学生用橡皮在桌子上摆放等等,学生会通过身边现有的资源尝试解决问题,培育学生在解决问题的时候灵活考虑,进一步的提高学生对数课程的学习技能,引发学生的创新思想与意识。
三、打造交互式的教学环境,为学生创新提供机会
以前的数学教学课堂是老师主宰,在问题回答方面也比较受限,一般都是由老师提问学生等待回答,这样的方式会限制很多学生想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而且这样还抑制了学生创新意识的提升。想要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就要在教学的根本上改变老师,可以设计交互式的课堂,让学生和老师站在同一平面上,同时拥有回答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权利,在这种教学法中,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会升高,能够体验到在课堂中的成就感,随之能够提高学习的欲望,让学生能够自觉独立的进行知识的探索,提高创新意识。
比如,在教学人教版本二年级的《混合运算》这一章节内容的时候,老师就可以展示一些混合运算的算式,先让学生按自己的想法进行解答或者和同学协作,之后老师可以将混合运算的规则展示给学生,学生可能就会产生疑问:在进行混合运算之前需要掌握哪些计算技巧?混合运算在实际生活中有什么作用?让学生勇敢的提出自己心里的疑问,老师在提问的时候也不要针对某一个同学进行,公开提问,让每个学生都能机会说出自己的观点,带动学生的情绪,让学生在提问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的转换自己的思维模式,从中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热情。通过交互模式的学习环境让学生的中心地位得到实现,和老师、同学之间的探讨交流,建立起学生在数学学科的创新意识。
结束语:
总之,对于小学时期低年级阶段的学生来说,多进行实操和独立思考能够促进学生活跃性思维的发展,老师可以通过实际的操作任务检查学生的学习成果,及时的发现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并进行解决,开发学生的多面思想,引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与意识,促进小学生综合方面的成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姚瑶.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探索[J].小学生(中旬刊),2021(02):126.
[2]姜秀霞.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探索[J].中华少年,2019(12):32.
[3]樊送梅.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探索[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9(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