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条件下的高中数学教学模式分析

发表时间:2021/4/25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3期   作者:李超然
[导读]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生活的方方面面将会收到影响
        李超然
        黑龙江省密山市第四中学 高中数学  黑龙江省密山市  158300
        摘要: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生活的方方面面将会收到影响。信息化技术入驻给高中数学课堂带来了巨大的变化,本文通过描述开展信息化教学模式的重要性,分析信息技术应用于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优势,最后总结出促进信息化条件下的高中数学教学模式发展的一系列措施。
        关键词:信息化技术;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
        引言
        信息化教学模式能够给数学教学带来发展机遇,创造崭新的课堂模式。然而,在高中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依然以知识灌输为主导,忽略信息化模式的建设。目前,高中数学存在信息化教学观念薄弱、专业人才缺乏、信息设备使用率低以及形式单一等多种问题,既阻碍数学教学的发展又影响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吸收,需要进行信息化的融合,提升高中数学的学习效率。因此,信息技术应用在高中数学教学已经迫在眉睫,需要积极地进行信息化的推进。
        1开展信息化教学模式的重要性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信息化技术已经充分融入日常生活,为生活提供极大的便利。目前,各学校也积极顺应市场潮流,将信息技术用于数学教学中,将学生普遍认为较难的数学知识进行难度的转化,让学生更容易吸收。运用信息技术一方面有利于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帮助教师进行知识的呈现,丰富教学内容,进行短时间内大量知识的输出,让学生深入理解知识,发散思维做到灵活运用。
        2将信息技术应用于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优势
        2.1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有效激发
        对人体的感官进行刺激,是人类对知识进行获取的重要途径之一。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若教师仅采用传统单一的教学方式,学生的感官难以接收到有效的刺激,从而难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将信息技术应用于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之中,信息技术能够对教材中的知识点进行更加直观形象的展示,通过视频、图像、文字等多方面因素对学生的视觉和听觉进行刺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保持较为兴奋的状态,也就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2.2为学生提供更加具体和直观的学习材料
        高中生尚处于青春期,普遍具有活泼好动、好奇心强的特点,相对于枯燥无味的理论知识,更倾向于对生动、直观、有趣的事物进行关注,所以在开展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如果不能够通过实物对知识点进行充分剖析,则可对信息技术进行应用,以促使课堂教学效果得到优化。例如在对立体几何知识进行教学时,教师即可采用信息技术对立体几何体进行制作和展示,使立体几何相关知识能够更加清晰、直观、形象的展示于学生眼前,以促使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逐渐得到提升,并更加有效地对几何知识进行掌握。
        2.3为教师提供更加多样化的教学平台
        将信息技术应用于高中数学教学活动之中,教师不仅能够对自身的教学经验进行充分应用,还可以于互联网中对更加丰富的教学资料进行收集并进行灵活的应用,并且通过网络,教师能够与全国各地的同行进行更加深入和全面的交流,从而有效提升自身的数学教学能力,同时开拓自身的眼界,有利于教师对教学观念进行有效改善。并且在高中校园中对信息技术教学设备进行有效推广,实现计算机、电子白板以及投影仪等现代化教学工具的大规模应用,有利于促使高中校园课堂教学得到进一步优化。
        3传统高中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3.1信息化教学模式建设观念薄弱
        思想观念对人的行为具有相应的指导作用,帮助人们建立相应的发展目标。目前,高中数学课程的建设缺乏信息化的教学观念,导致数学课发展缓慢。一方面是因为学校没有积极地引进信息化的教学设备,缺乏信息化教学观念,导致学校整体缺乏信息化发展的氛围。

另一方面教师缺乏信息化课堂建设的观念,不能够主动地进行信息设备的引用,不能够进行信息课堂的规划建设,思想更加倾向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导致信息化的教学观念的薄弱。因此,学校应该营造良好的信息化建设环境,转变教师的理念提升教师信息素养,打造信息数学课堂教学模式。
        3.2信息化教学模式缺乏专业人才
        专业的教师团队是课程的开展的基础,打造高素质的信息化数学团队,能够充分利用信息化建设为数学课堂带来全新的发展。目前,信息化数学教学缺乏相应的教师团队,不能充分地推进信息化发展。一方面原因是由于学校在进行招聘时,通常注重教师的知识传授能力,忽略教师信息化技能,在招聘考核时对教师的考核不全面,导致招聘的教师不能够满足信息化课堂的建设。另一方面原因是学校针对教师缺乏相应的在职培训制度,不能够有效地进行教师信息技能的培训,导致大部分教师不能够熟练地运用信息设备。因此,学校需要积极地进行人才引进工作,不断为数学教学提供专业的信息化教师团队。
        4信息化在高中数学教学的融合应用分析
        4.1增强高中数学教学信息建设观念
        信息观念的建设能够提升学校整体的信息化水平,打造高素质的人才培养基地。在信息观念的建设中,首先学校可以营造信息化的环境,增加资金投入,引进先进的信息化教学设备,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教学的硬件支撑。其次,学校进行信息化宣传活动,明确信息化建设对于教师和课堂开展是重要性,转变教师的思想观念,增加教师使用的主动性,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和意识。因此,增强信息建设的观念,不断引导师生接受信息化发展,实现信息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和良好建设。
        4.2培养信息化教学模式专业教师团
        培养信息化的专业数学教师团队,能够为信息化的发展带来更多的人才储备。首先,学校可以开展信息技能讲座,邀请国内外信息技术人才,讲解各种设备的使用技巧,让更多的教师和学生明确日常的使用流程。其次,学校应该对教师进行信息培训,针对数学课程的特点,针对性地培训经常使用的教学设备,让教师能够通过专业的设备进行数学知识的课程准备,使知识点更加直观方便理解,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师的教学水平。最后,除了做好教师内部的培训还要做好外部人才的引进,在招聘人才时应该注重人才的信息化储备,对教师的知识能力、信息能力、教学能力等进行全面地测评,实现教师团队的全能发展建设。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帮助学校培养出大量的数学教学人才,有效地为数学教学提供新的人才储备,引入新的数学教学理念。
        4.3增加信息化教学设备课堂使用率
        多媒体设备能够通过音频、视频、图片等多种不同的形式进行课件的呈现,能够增强学生对知识的视觉体验,增加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在数学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该仅仅局限于书本中的数学知识,应该对数学知识加以扩展,丰富学生的知识面,也能够让学生在枯燥的数学课程中获得乐趣,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
        结束语
        信息化深入高中教学课堂之中,是教学模式迎来的挑战和改革,伴随着科技的应用,将会为高中老师、高中学生带来深刻的影响,信息化改变了传统上严肃的、单向的,人工繁杂的教学模式,创造了互动的、动态的、语音的新式课堂,打破了传统课堂的许多束缚和限制,为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突破创新提供了条件和支持,相信未来不久,现代信息科技和高中数学课堂将结合得更加紧密,为学生呈现更高效有质量的数学教学模式课堂。
        参考文献
        [1]辛江峰.信息化教学模式下的高中数学教学策略[J].试题与研究,2020,No.1026(15):192-192.
        [2]熊燕.信息化教学模式下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研究[J].中华少年,2020(7):12-14.
        [3]吴春涛.信息化高中数学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J].数学大世界(小学五六年级版),2019,000(002):9.
        [4]王晓慧.浅析高中数学信息化教学策略[J].科普童话,2020(15):119-1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