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德育教学渗透

发表时间:2021/4/25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3期   作者:康土莲
[导读] 近年来,在教育方面不断地要求培养学生们的核心素养能力
        康土莲
        广东省湛江市吴川市梅菉中心小学   广东省吴川市  524500

        摘要:近年来,在教育方面不断地要求培养学生们的核心素养能力,核心素养的目标提出是一反往常的传统教学模式,是需要去提高学生们的全面能力发展。本篇文章就着重针对于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德育能力的培养,基于核心素养下的教学分析,从而进一步促进我国小学数学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德育教学

        在不断地对教育方法以及策略的研究过程中发现,对于同学们在任何学科方面的学习过程中,必须培养他们在该学科学习时的核心素质能力,这一能力的培养,对于后期的学科教育以及学生在自主学习方面都有着很大的有利作用。在学习时要使学生们去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去培养出自己的学习数学的习惯,进而使得学生在对于数学学科学习方面更加的容易上手,更轻松透彻地进行知识的学习,这些种种都离不开教师们在学习过程中的教育以及良好的指导。
        1 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必要性
        1.1 小学生身心发展的需求与社会的方向驱动
        (1)小学生身心发展的需求。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年龄相对较小,身体以及心理的发展都不太完善,以至于他们没有足够的能力来对这个社会的是非对错进行自己的基本判断,很容易被他人的一言一行所影响,不管这个一言一行是否正确都很容易让小学生受到影响。所以形成自己正确的品德观与三观是对于小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小学的数学教学中来进行品德教育方面的渗透,对于提高小学生的思想与品德以及最基本的道德都有很好的帮助,而且进行德育方面的渗透久而久之还可以使小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自己的一个基本判断,不会被他人的一言一行所牵着走。而且在小学的数学课程中,学习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也是非常有趣的,学习课本内容的文章他们大多所传达出的思想与主题都是要告诉学生,对于生命的意义以及健全的人物人格的高尚的情操,还有对于这个社会的是非对错的一个判断,所以小学的数学这个学科在一定程度上也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品德观,以及向学生传输一定的道德方面的教育,在传授知识方面是第二位的。因此在小学的数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职责,而且作为班主任对于学生的道德价值品质的培养有非常重要的职责,所以当班主任在进行数学教学的时候,可以把德育教育渗透到数学教学中这样可能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社会的方向驱动。小学是每个学生在学习生涯的启蒙阶段,所以在小学所培养出来的关于学生思想方面的东西是影响学生一生的,所以在小学的数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可以说是非常必要的,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判断能力,对一件事情的判断能力以及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可以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观而且在我国现在的社会对于一个人的三观的培养是非常重视的。如果一个人没有对基本的三观是很难在现代的社会上立足的,社会方向的驱动也影响着社会方向的驱动,也驱使着小学的老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观,不能只追求成绩与知识方面的教育,对于思想上的教育也要重视起来,这就促进了小学教学班主任在进行数学教学时也要重视对学生德育方面的教育。
        2 基于核心素养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德育能力的措施
        2.1 树立以生为本的教育观念以及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
        (1)树立以生为本的教育观念。在小学生的心里教师是非常高大的形象,当教师主动关心自己,对自己和蔼可亲的态度的时候,小学生的心里会产生一种安全感,会喜欢上学愿意学习知识,这样就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进而会促进学习效率的提升,形成一种积极向上乐于学习的积极心理。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以及良好的三观可以促进学生在学习道路上的学习进程,让学生认真对待自己的学习之旅与自己的人生。
        (2)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

在数学课堂的教学中,数学教师要将该学科的教学课本与实际生活中的德育观念有效地结合,要充分的挖掘数学教材中的德育因素,不仅仅要让学生学会数学课本中的基础知识与能力,还要充分的挖掘出教材中所蕴含的德育思想,从而通过教学让学生领会到课本中的德育观念,并且让学生将这些思想融入到自己日常的一些行为中去。促进学生实现自己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而且根据课本中所指出的一些案例,班主任可以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与实践,从而激发出学生这种助人为乐的思想。
        3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课堂实践
        3.1 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新型教学观念教师要对教学模式进行相应的改革和创新,要改变以往的传统教学思维和模式,要以学生为教学课堂的主体,从而来将其核心素养作为教学的指导新方向,进一步的设计出适合每位学生学习的较为全面地针对性的教学方案,从而来提高学生小学数学学习的能力,例如对于以往的教师来进行以教代学就是通过对知识的传授,从而来代替学生的学习,这样的方法在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对我国在教育事业方面有很大的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新时期所对学生人才的培养目标,有了崭新的观念,要培养学生的能力素养,而不是一味地死板学习,社会需要的也是有学习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这样的学习能力则需要从小就开始培养,所以核心素养下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坚持的就必须是先学后教,就是通过对学生知识的引导,从而来让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后再对其进行相应的教学。同时教师还可以采用一系列的课堂疑问的形式,将一些新的灵活性较强的问题知识,通过问答的形式来激发起学生内心的好奇心和学习的好奇与积极性,从而才能在核心素养的培养下,自主的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热爱学习知道学习的思维想法,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而且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教师一定要注重对于教学的引入要精心地来设计一定的场景,或者将一定的问题知识情境化的进行带入教学培养,从而使生活使学生与知识之间的距离更近达到吸引学生的目的,而且教师还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进行针对性教学,要注重到每一个学生的性格差异,从而根据学生学习能力的高低,来选择适合每位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案以及教学方法,实现因材施教,这样更有利于对教学模式进行相应的创新,而且在对于学生的课堂时间上的学习期时间也要有精准地把握,基于数学核心素养上的教学模式,一定要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性作为关键,同时选一个学生只有具备了充足的学习兴趣,从而才能够提高课堂的学习质量。
        3.2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注重课外作业综合化
        数学问题中,需要着想象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创新能力。有很多世界著名数学家都曾提出过伟大的数学猜想,可见数学需要富有想象力的猜想创新,不被固定思维约束的创新是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比如,在一些固定的数 学定理教学过程中,可以先由学生进行有关内容的观察,接着让学生去动手实验并猜想出定理,然后教师再和学生一同去证明定理的存在。这种以猜想和证明相辅相成的教学方 式,可以对学生的数学思维进行有效加强。此外在课后的作业布置当中,也要根据数学核心素养进行适时的创新。新时期的核心素养教学理念,强调的是学习能力上的开放性布 置,对于作业不拘泥于形式不拘泥于内容,甚至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不同的布置。
        
        结束语
        核心素养的提出是国家对于教育改革的一重要落实标准,因此在任何学科的教育中都要基于核心素养来培养学生,德育教育对于学生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进入社会后,拥有正确的价值观念,充满责任与担当。在小学数学方面的学科教育过程中,要使学生们有着数学逻辑的思维能力以及数学学习的自主能力,从而在小学阶段就培养学习的综合能力,以及德育能力,这对之后各阶段的学习以及今后在社会上发展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作用。

        参考文献:
[1]陈凌芳.?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德育教学渗透[J].?西部素质教育,2017,3(12):152-153.
[2]姜春华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德育教学渗透[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1(32):113-114.
[3]孙萍,王莹莹.?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德育教学渗透[J].?课程教育研究,2019(24):13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