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玉玲
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英都中心小学(福建省 泉州市 362305)
【摘 要】互动式教学是基于新课改下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通过营造轻松愉悦的互动环境,不仅能够让学生思维碰撞,各抒己见,还能够在无形中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切理解,继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本文就小学数学互动式教学谈谈自身的一些看法,希望能够为同行教师提供可参考价值。
【关键词】小学数学;新课改;互动式教学
交流是教育教学活动的起源。就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情况来看,由于师生间互动很少,生生间的互动也不多,导致整个教学过程枯燥乏味,没有一点活力。久而久之,学生便会认为数学就是一门沉闷的学科,学习兴趣逐渐降低,学习效率无法提升。因此,作为新时代背景下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应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善于将互动式教学合理科学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之中,让小学数学课堂真正活起来。
一、开展小组合作,实现互动教学
基于素质教育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是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索的过程,同时也是多层次信息传递的过程。通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不仅能够实现师生、生生互动,改变以往单向交流的被动局面,还能够让学生相互帮助、相互启迪,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进一步理解。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应积极立足教学内容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将学生科学分许,让各小组学生朝着统一目标思考探究,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同时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如在小学数学“分数混合运算”教学中,为了让学生能够进一步理解分数混合运算的算理,并且能够正确计算,我便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创设与学生生活十分贴近的教学情境:“假如你的妈妈要带你去商场买了一件上衣,原价是65元,现在降价1/5,请问现在售价是多少元?买两件一共需要多少元?”然后让学生小组为形式积极思考、分析与推理。最后,再让各小组选出一名发言人与同学进行分享。在整个教学活动之中,不仅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了课堂学习之中,还让学优生带动了学困生学习,最终起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成效。
二、创设教学情境,实现互动教学
小学生年龄小,活泼好动,对于新鲜的事物有着极大的兴趣。由于以往小学数学教学都是教师向学生灌输知识,导致学生学习兴趣较低。为了让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之中,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我认为可以立足教学内容将实物引入到课堂教学中,通过创设直观的情境,鼓励学生积极观察,让学生易懂易学,并拉近师生间的关系,营造一个和谐数学课堂。如在小学数学“圆柱的体积”这一知识点教学中,我会积极摒弃传统单纯让学生记忆体积计算公式的方法展开教学,而是先询问学生:“同学们,你们知道生活中都有哪些圆柱体吗?请大家积极思考并与大家分享。”起初,学生们参与积极性不高,貌似并不知道我们身边有哪些圆柱体。然后我便提醒学生说:“大家的水杯是不是呢?还有家里的纸巾筒?”经过我的一番点拨,学生们开始积极交流起来,有的学生说短粗型的蜡烛就是一个圆柱体。
随后我便将课前搜集的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圆柱体呈现在学生面前,如茶叶盒、笔筒、水杯等,并鼓励积极动手观察各个面,旨在让学生充分感知图形间的关系。紧接着,我再借助某一具体实物圆柱体为学生进行充分的讲解。通过帮助学生分解图形,让学生能够进一步了解各个面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推理出圆柱体体积的计算公式。由此,通过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情境引领学生学习圆柱的体积,不仅降低了学生学习压力,让学生主动积极与师生去互动,还在无形中启迪了学生思维,为接下来其他几何体体积教学奠定良好基础。
三、巧用媒体技术,实现互动教学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一些先进的教学手段逐渐应用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之中,如多媒体、电子白板以及投影仪等,不仅改变了以往教师用一支粉笔、一张黑板以及一本教材的教学模式,还在无形中吸引了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刷新了学生对数学课堂的认知,继而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之中。对此,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小学数学教师应有意识的巧用多媒体来拉近学生与学习间的距离,让学生积极思考,并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进一步理解,最终提高学生课堂学习质量以及课堂教学效率。如在小学数学“圆”教学中,为了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圆的特征,我便在新课导入环节借助多媒体为学生呈现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有关圆的实物,如盘子、篮球、车轮等,进一步强化学生对圆的认识。然后再顺势向学生提出问题:“大家都知道车轮是圆形的,那你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车轮的形状会设计成圆形,而不是其他形状?”引出圆的特征,导入新课。然后再引领学生动手实践,先在一张纸上画一个圆,并动手剪下来,然后鼓励学生跟随教师动手折一折,折过两次后,让学生思考发现了什么,进而引出“圆是由一条曲线构成的封闭图形;两折痕的交点叫做圆心。”由此,通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借助多媒体开展教学,不仅让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到了整个互动过程中,还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深切理解,进而实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枯燥乏味,将互动式教学引入到小学数学教学之中有重要意义。所以本文就立足多年教学经验,从开展小组合作、创设教学情境、巧用媒体技术三方面展开的具体阐述,期望能够真正打造一个互动式高效数学课堂。因此,在日后教学实践中,我们教师应在理念上重视它,更要在实践中积极处理好互动形式与实质的关系,旨在将互动式教学价值发挥最大化,让学生学得愉悦、有效,让教师教得轻松、高效。
【参考文献】
[1]胡诗雨.基于课堂互动优化提高小学数学教学实效的思考[J].考试周刊,2021(08):71-72.
[2]马海霞.小学数学互动式教学的策略探讨[J].学周刊,2021(05):23-24.
[3]汪鸿喜.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互动的有效性[J].家长,2020(35):66-67.
[4]吴巧华.新理念下数学课堂互动教学的研究[J].成才之路,2020(34):138-139.
[5]李强.小学数学高年级互动教学策略探讨[J].读写算,2019(24):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