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小学低年级数学趣味化教学的实施策略

发表时间:2021/4/25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3期   作者:何荣辉
[导读] 小学阶段是学生时代的启蒙阶段,小学数学的学习质量对于后期学习来说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何荣辉   
        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钟山乡拖黑完小  655800
        摘要:小学阶段是学生时代的启蒙阶段,小学数学的学习质量对于后期学习来说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对于小学数学教师而言,在对学生进行教授知识的时候,要根据现阶段儿童兴趣,选取合适的教学方法,既能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小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又能更好更快地实现教学目标。基于此,本文章对小学低年级数学趣味化教学的实施策略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低年级;趣味化教学;实施策略
引言
        小学低年级学生处在数学科目的启蒙阶段,对数学的认知还处在十分幼稚的阶段,尚未建立数学逻辑思维,兴趣是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动力,因此怎样把数学教学趣味化,让学生保持对数学科目的好奇心就尤为重要。
一、唤醒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享受数学学习乐趣
        在讲解关于“数的加减法”内容时,可能由于学生之前学习过此类内容,较为抵触和不耐烦。对此,教师可以先列举一个数字“6”,然后在教室中寻找关于6以内的加减法,通过算式说明,或是要求学生之间比赛,看看谁算得多、算得准。有的学生说“教室中有很多窗户,左边有三扇,右边有三扇,一共是6扇窗户,列出算式3+3=6。”对于勇于发言的学生,教师要予以肯定和表扬,吸引更多学生参与。通过此种方式,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内容,一些问题可以通过自身所掌握的内容来解决问题。通过此种游戏活动设计方式,提升学生数学计算能力,便于后续学习和发展夯实基础。
二、加强师生互动,融入学生群体
        趣味化教学课堂的方式是多样的,在师生间建立亲切的关系,消除隔离感是基础步骤。小学低年级阶段的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情绪敏感,若是教师严肃苛刻的对待学生,那么学生会产生惧怕的情绪,疏远教师,若是教师放低姿态,尝试去和学生沟通玩耍,那么学生会以加倍的热情回应你,从而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师生互动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保持思考和活跃状态,遇到问题也能勇敢地向教师提问,把与学生互动和数学知识传授结合起来是很好的思路。例如,可以把学生分为学习小组,进行数学加减法速算互动,三个组游戏,一个组出题,快速说出一百以内的五个数字,另一组学生和单为一组的老师要快速心算出答案,老师要在五个数字的基础上再加由学生指定的某个数,先算出答案者胜利,类似的游戏既能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竞争意识,又能拉近师生间的关系,结合教师在日常授课中,多询问学生想法,课下多交流等互动行为,将极为有力地推动数学教学。


三、优化教学方法,开展生活化趣味教学
        小学数学教师可以结合小学生所感兴趣的事物,在布置课后作业时,尽量布置一些趣味性较强的练习题。因为,比起数学课堂更让人“头疼”就是教师布置的课后练习题。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准备充满趣味性的数学练习题,让学生带着一颗探索的心态去解题,既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魅力和学习的快乐,又能够让学生获得更多的数学知识。例如,教师在课堂教授过“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相关知识后,在布置课后习题时,为了能够加深学生对于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理论知识的理解、使用,可以向学生先制作平行四边形和梯形,通过自己动手制作图形来更好地了解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中边与边的关系,了解二者之间的不同之处。这样的话,学生再解答教师布置的练习题时,能够大大提高解题效率。
四、活用学具,积极探索
        小学低年级阶段的学生由于其年龄特点原因,具有活泼、好动的特点,因此教师应该抓住学生这一特点,活用学具,积极探索。比如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学用七巧板学具时,教师可以通过其中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等让学生运用不同的图形进行形状的组合。通过组合七巧板,活用学具,加深学生对已学的各种几何图形的特征的认识,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帮助学生探索和培养空间的观念,提高学习兴趣。再比如,学习和认知时间单位时,教师可以用一个钟表,让学生上台,通过手动拨指针的方式,很好地掌握时针转一大格是1小时,分针转一圈是60分,1小时=60分等,让学生对“时、分、秒”等有深刻的认知。活用学具能够增强学具的表现力,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升学生的积极探索精神。
五、疑难问题教学,应用小组合作学习
        在疑难问题的教学中同样可以将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应用到其中,以此达到提高教学工作质量的目的。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将班级中学生分为小组,随后由各个小组对于疑难问题进行讨论与分析,之后每个小组当中可以选出一名代表,走到讲台上向同学进行讲解,而教师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便是:学生所讲授的内容并不一定全对,但是一定要拥有自己的理解,说出自身对于疑难问题的看法,而每个小组代表所讲授的内容也充分代表了相对应小组内讨论的结果,有利于教师掌握学生的讨论情况,之后做到具有针对性的讲解,并且剖析各个小组代表所存在的认识误区,从而强化教学工作质量。
结束语
        总之,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兴趣为主导,采用趣味化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从根本上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成效,让学生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1]魏金花.趣味化教学方法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探究[J].考试周刊,2019(94):107-108.
[2]张芳芳.如何实现小学低年级数学趣味性教学[J].数学大世界(中旬),2019(07):39-40.
[3]冯碧芳.利用趣味化教学方法提高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课堂听课效率的探究[J].新课程(上),2019(01):7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