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初中物理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探讨

发表时间:2021/4/25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3期   作者:郭爱如
[导读] 物理课程是在初中阶段新开设的一门课程,由于大部分学生在此之前并未接触过相关的内容
        郭爱如
        四川省凉山州越西县西城中学 616650
        摘要:物理课程是在初中阶段新开设的一门课程,由于大部分学生在此之前并未接触过相关的内容,教师在开展实际教学活动中将会出现一定的问题,导致物理教学的积极作用难以有效发挥。在此背景下,便需要教师从教学重点内容出发、结合既定教学大纲相关要求、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兴趣、能力等方面的内容,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进行不断调整。从其积极作用来看,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进一步增强学生学科素养,使其掌握更多的物理知识。本篇文章在进行了实际调查和研究后完成,希望能够对相关教育工作者产生一定的启示,有效提升物理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模式;教学方法
引言
        在初中阶段物理是学生的必修课,物理教材中涉及到繁琐复杂的知识点,学生经常混淆,很难充分掌握。因此,为了使学生更好的学习物理知识,初中物理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要合理运用教学方法,也要积极创新,只有这样才可以大大的提高教学水平。
1情境演示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伟大的思想家、科学家歌德曾说过:“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可见,对万事万物的探索与学习均始于兴趣。对于初中物理学科来说,如果没有兴趣作为学习动力,学生就不会掌握深奥的物理学原理,不会领悟物理学精髓,进而经常遇到学习瓶颈,甚至对物理学科产生畏惧与厌烦心理。针对这种情况,物理教师应擅于运用情境演示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以及学习热情作为切入点,将学生带入到真实的情境当中,帮助学生破解物理难题,引导学生走进神奇的物理世界。比如在学完《简单机械———杠杆》知识点后,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向学生展示生活中较为常见的一种交通工具———自行车,让学生认真观看视频教学课件。自行车从结构上说属于简单机械的组合,可以把车把手看作一个省力杠杆,当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时,可以省很多力气;自行车的刹车闸也可以看作一个杠杆,当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时,也可以省力。如果将自行车的脚踏板与大飞轮、小飞轮及后轮组合成一个轮轴装置,当动力作用在轮上时可以省力,如果动力作用在轴上时,蹬起来就比较吃力。通过这种情境演示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与视频课件中自行车行进的场景产生共鸣,同时,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物理成绩大有帮助。
2因材施教,满足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都是不同的,造成其学习成果也不一样。为了让所有学生在初中物理学习过程中都可以提高学习效率,教师需要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采用分层教学法,教师结合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以及学习能力等等方面来合理分层,对每个层次的学生,其制定的教学目标都不一样。

比如:讲解“声现象”时,教师可以向学生布置学习任务:有些学生负责搜集平时生活中出现的声现象;有些学生对声的合理利用来课前思考,以全面发挥学生的优势。在布置课后作业过程中,如果学生学习能力不强,可以要求他们结合教学内容来复习与做题,进而使他们可以进一步巩固知识;如果学生学习能力较强,可以适当提高作业的难度,引导他们思考问题“声现象与光现象的异同点和相同点有哪些?”,这样可以使学生不断延伸物理知识,加强学生物理学习能力,以提高班级学生的整体学习效率。
3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的优势,提升物理现象的形象性
        在我国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教育行业也出现了众多的现代化设备。借助其积极作用,能够进一步提升实验和模拟实验的形象性。比如:借助到多媒体设备的优势。现阶段所通行的各种教材,都是相关的教育工作者在进行了严格的筛查之后所留下来的优秀的作品。其中所选取的各个板块的内容,更是凸显了学科的规律性、实用性的特点。相应的,这种学科之间的联系也相对较为密切。在进行多媒体课件选择和制作的过程中,无论教师需要从学科的特点进行充分的考虑,并结合自身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的需求进一步的提升课件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在其中,还需要充分的考虑到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所占据的比例。有效的结合一些声音、动画和艺术性的文字,进一步彰显出多媒体教学在课堂上的魅力。在讲解到《眼睛受骗》这部分内容时,大部分学生很难理解其中所蕴含的物理现象,对于“池水变浅、池底升高”的现象,难以准确理解。具体来看,这主要是因为光线看不见、摸不着,学生很难感受到光线存在。为此,教师便可以借助到多媒体设备的优势,在课前为学生寻找一段相关视频,并在课堂上进行放映。从其积极作用来看,能够更好的吸引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另一方面,对于教师来讲,也能够提高他们对新式教学设备的运用能力,从而更好提升教师的综合竞争力。
结束语
        总而言之,初中物理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教师必须要准确把握该特征,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而且不断创新,物理来源于实际生活,与学生的平时生活有密切联系,利用参与实际生活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才可以提高学习效率,为今后的物理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有利于学生将来的人生发展,这是每个初中物理教师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刘文海.初中物理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J].中华少年,2019(35):203+206.
[2]刘喜龙.初中物理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J].新课程(下),2019(11):184.
[3]谈存祥.初中物理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A].广东晨越教育发展有限公司.2019年教育现代化教学管理座谈会论文汇编(二)[C].广东晨越教育发展有限公司:广东晨越教育发展有限公司,2019: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