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娟
广西岑溪市第三幼儿园 543200
摘要:在幼儿教育阶段,比起理论的教学,更重要的是树立幼儿正确的三观,培养幼儿对于人或事物的情感。时代的发展对于幼儿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幼儿教育不再仅仅关注于基础知识的学习与良好习惯的养成,如何在日常教学中提升幼儿的人文素养也成为现下亟需思索的命题。本文提出对于建构本土美食园本课程这一教学方式的思考,探究以此培育幼儿人文素养的可行性。
关键词:本土美食园本课程;幼儿人文素养
前言:幼儿时期是情感与认知发展的关键时期。在幼儿发展阶段培育人文素养,能够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与处事思维,让幼儿对于社会生活产生基本的了解。在教学中建构本土美食园本课程,让幼儿园的课程与社会形成紧密联系,意在充分利用本土资源的同时,通过本土优秀文化的感染力,使幼儿对于本土文化产生自豪感与责任感,形成自觉维护家乡传统文化的意识。这一教学方式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的可行性值得深究,下面对本土美食园本课程的实践研究提出思考。
一、整合本土美食文化资源,开发独具特色的园本课程
在幼儿教育活动不断改革的背景下,幼儿园的园本课程设计需要利用本土文化,拓展幼儿生活经验与活动空间。本土的传统美食中,蕴含着本土独特的文化气质。通过整合本土美食文化资源,能够在对本土文化充分的认识基础上,科学的找出美食资源与教学之间的联系,开发出独具特色的园本课程。在整合过程中,首先对本土美食的相关资料进行收集,确定与幼儿课程相关的具体美食,然后围绕本土美食资源设计园本课程教案,形成主题网络,最后创设课程实施的环境,根据实际情况加以改进。对本土美食文化资源的整合,使得园本课程的构建独具特色,内容更加符合幼儿园的实际教学需要,更加贴近社会生活,从而达到幼儿从园本课程中获取丰富生活经验,拓展活动空间的作用,提升幼儿人文素养。
例如,在针对提升幼儿人文素养开展的教学活动中,对本土美食文化资源进行整合,开发出适合本土的独具特色的园本课程。在课堂中对于家乡常见的传统美食展开探讨,如岑溪地区幼儿园本课程开发中,对于豆腐酿、古典三黄鸡、三堡米粉、大业面条等兼具地方特色与教育意义教育的美食资源进行合理的整合,使其能够完美的融入教学活动中。教师在园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多媒体等教学工具展示这些本土美食的图片,让幼儿思考自己是否在生活中见到过这些美食并展开小组讨论。在激发幼儿兴趣的同时,让幼儿在教师对这些传统美食文化的介绍中增强家园归属感。
二、以本土美食文化为载体,开展丰富的幼儿实践活动
本土文化资源在教学活动中具有创设文化氛围、开展文化实践活动的利用价值。而本土美食文化作为本土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能够拓展幼儿对家乡文化的认识。在园本课程设计实施的过程中,可以以本土美食文化为载体,开展丰富的幼儿实践活动。距离幼儿园较近的美食区域,为园本课程的实施提供了最为合适的环境。
首先在幼儿园附近寻找并选取合适的地点,然后制定实践活动计划,通过开展本土美食文化宣讲活动、本土美食宣传公益劳动等具有教育意义的文化活动,让幼儿以小组教学形式展开活动。引导幼儿在实际体验的活动过程中获得对于本土文化的了解,激发幼儿对于本土美食的热爱。开展幼儿实践活动的主要目的是在保证幼儿对于探究本土文化的兴趣的基础上,使幼儿的思维深度增加,拓展认识事物的层次,提高人文素养。
例如,在针对提升幼儿人文素养开展的园本课程中,以本土美食文化为载体,开展丰富的幼儿实践活动。以当地美食文化较为集中的区域为活动场地,举办本土美食文化体验活动。各班在教师带领下由幼儿制作富有童趣的本土美食宣传海报,选择美食的种类并准备材料及相关物品,将幼儿进行分组合作开展美食制作及宣传活动。让幼儿在这种新颖有趣的活动中,以亲身实践对本土美食文化展开深入的了解,在与同学的互助合作中增强对本土传统文化的宣传意识。以本土美食文化为载体,提升幼儿美食知识与制作技能的同时,引导其树立合作精神与互帮互助的品质。
三、促进幼儿本土文化探寻,激发幼儿自豪感与责任感
建构本土美食园本课程,不能忽视对幼儿本土文化探寻意识的培养。在课程教学中,除了在教师的带领下让幼儿参与丰富的实践活动,更应引导幼儿产生主动了解家乡传统文化的意愿,促进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进行本土文化探寻。这就需要教师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联系,让家长认识到向幼儿传递本土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有意的带领幼儿对当地的美食文化进行了解,让幼儿在园本课程的学习更加轻松高效。另外,教师应大力支持幼儿在生活中的探究实践活动,对于主动了解本土文化的幼儿给予鼓励和肯定,对于幼儿产生的问题应用丰富的资料进行讲解,满足幼儿在文化探寻中的好奇心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可以渗透对于本土美食文化的介绍,让幼儿通过本土美食文化资源感受到社会生活中的趣味,激发幼儿的探索潜能。在幼儿进行文化探寻的过程中,自然的生成对于家乡的自豪感于责任感,提高幼儿人文素养。
例如,在针对提升幼儿人文素养开展的园本课程中,促进幼儿本土文化探寻,激发幼儿自豪感与责任感。教师应对于本土美食文化进行深入的了解与学习,提升挖掘园本课程资源的能力,掌握丰富的美食文化资料,促进具有本园特色的课程体系形成。如在我园利用本土美食资源的幼儿园本课程中,可以以岑溪豆腐酿、岑溪米粉这些家喻户晓的美食展开教学,通过对其的制作过程的讲述与亲身体验,让幼儿感受家乡美食的渊远历史,对本土文化的兴趣增加。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对传统文化知识进行渗透。能够使幼儿对本土美食文化资源产生探究的欲望,在实践的过程中增强对于本土文化的责任感与自豪感。
结束语:通过建构本土美食园本课程,能够促进幼儿教育与本土文化资源的整合,在弘扬地方优秀美食文化的同时,加强幼儿对于家乡文化传承的责任感。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应对本土美食文化资源进行整合,开发独具特色的园本课程,以本土美食文化为载体,开展丰富的幼儿实践活动,促进幼儿本土文化探寻,激发幼儿自豪感与责任感,不断在实践中培育幼儿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黄稳花.多元文化融入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的实践探讨[J].成才之路,2020(3):96-97.
[2]田鸿.浅谈幼儿园园本课程的设计[J].东方娃娃:保育与教育,2020(2):39-41.
[3]厉丽.基于乡土资源的幼儿园园本课程化实践新探[J].中国农村教育,2020(6):38-39.
[4]周珺晖,于宏.试论幼儿园园本课程的构建策略[J].辽宁教育,2020(10):6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