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素丽
广东省普宁市大坪镇龙坑小学,广东 普宁 515333
摘要:小组合作是新课程改革后所提出的一种新型学习模式,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作为教师也都喜欢沿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其主要目的就是要提高学生对课堂的参与程度,也能让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进行思维的碰撞,从而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但是当前小学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中是存在着误区的体现在课堂教学小组讨论流于形式化,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没有依据,也没有参。这不仅浪费了课堂时间,也不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所以我们面对这个误区必须找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从而提高学习数学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小学数学
引言:随着第8次课程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入,广大教育工作者对数学教学已经有了很深入的认识,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以小组学习的形式来刺激学生思维的发展,但是在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中是存在着很多误区的,有许多教师也面临这个问题,苦于没有解决对策,所以在这里我们针对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误区与对策展开论述,希望业内同仁提供帮助,从而为新课程改革拓宽一条路径。
一、当前小组合作学习的概况
新课程改革以后,数学的学习已经由原来教师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学习形式,所以作为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每一名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小组学习合作,如果能够正确运用,确实能够提高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效率,而且能够帮助他们提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来解决许多问题。但是在小组合作学习实施的过程中,有许多教师由于操作不当导致了学生啊小组合作学习出现了误区,所以我们要针对误区找出解决策略,以正确的科学的方式来提升课堂学习效果。
二、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误区和解决策略
(1)数学小组合作学习误区
当前数学小组合作学习存在以下误区,首先就是合作学习的时间分配不合理性一些,教师在分配时间的过程中存在着或时间太多或时间不够的问题,学生没有对问题进行充分的讨论后,教师就要让学生进行汇报,这对学生的思维发展来说是不利的;其次就是在讨论的过程中分工不够明确,往往是以混乱的形式进行讨论,在最终汇报的时候组长不能够正确汇报,组员对问题的答案也不够明确;最后就是在选择合作学习的内容上存在问题,我们都知道小学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有些定义是经过科学家多年推算得来的,如果放在课堂上让学生进行讨论,估计一节课过去,学生也不会讨论出明确的答案。
(2)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有效策略
1、分配合作学习时间
首先就要对学习时间进行合理分配,学生作为课堂学习的主体,只有走进课堂的情境,他们才能够参与课堂学习,数学的学习,在小学阶段更多的是为学生的生活进行服务的,所以我们就要创建一个情境化的场景,让学生走进场景进行合作学习。
例如在学习圆角分这一节内容的时候,我们不妨让每一个小组都自己开一个小商店小超市,然后让组内的其他成员在这个超市中选购自己所喜爱的物品,然后通过对金钱的交易让他们认识到元角分之间的关系和应该怎样去进行计算,然后将生活中的问题以数学算力的形式进行表达,这样学生学习起来就相对容易,而且也能够在讨论的过程中发现每一个学生所存在的问题,有些学生在圆角分之间换算时会出现问题这些让他们在买东西的时候,就会造成找零错误的结果。
2、科学建立合作小组
在数学小组合作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要建立科学的合作小组,首先要让学生在自愿的情况下进行结对,然后教师再根据学生绝对的情况进行微调,这样他们在讨论的过程中才能更有话说,才能对问题讨论出具有技术性的结果。在开展小组讨论的过程中,首先需要保证讨论时间的充足,而且要进行公平竞争,不可以将这个组的问题设置过于难,而那个总问题设置的过于简单,其次就是要有一个负责任的组长小组成员之间讨论出来的结果,都要向组长汇报,这样组长才能在最后教师提问的过程中汇报出一个小组共同的结果,组长在小组内起带头作用,所以他要积极的主动的领导作业开展数学合作学习,最后作为组长应该能够将每一人的答案都进行整理,并且来检验他们答案是否正确,小组内的成员也可以在组长汇报后进行自我展示看一看自己的思维在众人的讨论下有了怎样的发展,作为教师要对有新思路新发展的学生进行鼓励,这样才能促进全班同学整体水平的上升
3、合理选取合作内容
小组讨论的内容是要让学生能够以所学的知识进行自主解决的,所以作为教师必须要选择合理的教学内容,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仍然不能够解决问题,那么久而久之他们对小组学习这种模式就会丧失信心,认为不如自己学习效率高,所以要想再让他们张开嘴,就变得非常困难了。我们可以以思维风暴的形式进行知识点的讨论,然后让每一名同学都说一说自己的看法,这样才能在学习的过程中对知识点进行拓展延伸,而且出现错误以后,我们要共同找出错误出现的原因,分析思路的误区出现在哪里,这样才能提高数学学习的效果。
4、小组合作要有明确的目的
小组学习的过程中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学生们要知道他们讨论是围绕什么来展开话题的,这样才能让他们的讨论效率逐渐提高,也能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所以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作为教师在设计讨论问题的时候,要按照由易到难,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例如:在学习圆柱和圆锥这两节内容的时候,我们要探究圆锥的体积公式,那不妨就以圆柱的体积来进行探究,首先先让学生来看一看圆柱的体积是应该如何求解,这实际上是对上节课的内容进行讨论坛,那么既然提出问题以后,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方法来验证圆柱和圆锥体之间的关系呢?在讨论的过程中,应该将哪些数字作为变量,哪些数字不作为变量,我们都应该让学生进行思考。最终能够得出在同底儿等高的圆柱和圆锥之间,它们体积存在1/3的关系。这样的问题可以在小组合作中解决,而且由于其难度相对较低,对学生的成就感提升有很大帮助。
5、小组合作要有科学的评价
学习的过程中,评价是对学习结果的一个反馈,实际上是对学习过程的一个监控,作为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科学评价小组合作虽然是众人活动,但是每个人在小组中的表现应用一个特定的评价标准。如果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没有了科学有效的评价,对他们注意力的集中有很大的影响,而且这也影响了课堂的教学效率,让他们感觉到小学数学学习,实际上就是很简单的从而导致了数学成绩的下滑。
结束语: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合作教学虽存在误区,但总体来说是由于我们在日常操作过程中操作不当导致的,作为教师在根据学生现有学习水平的基础上进行问题的简单创设,由简到来,然后再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够参与到小组讨论中,以科学的评价形式对于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有效监测,这样能够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也是对新课程改革工作的一个落实,对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有很大帮助。
参考文献:
[1]米亚光,王艺璇,冯龄鑫.抓住课堂上的节外生枝让小学数学教学与众不同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小学数学课堂问题创设[J].华东师范大学(人文社会与自然科学版),2017,(13):212-213.
[2]魏铭言,左雅芳,段明月.从具体到抽象归纳从感性到理性升华小学教学中的抽象思维培养[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基础阶段义务教育研究版),2017,(10):148-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