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分层教学策略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

发表时间:2021/4/25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3期   作者:王俊
[导读] 相比初中阶段其他学科而言,物理更为抽象,且对于学生的思维与理解要求更高
        王俊
        佛山市顺德区沙滘初级中学  
        摘要:相比初中阶段其他学科而言,物理更为抽象,且对于学生的思维与理解要求更高。尤其是初中物理中的力学、电学、磁学等知识,更需要学生在开展深入分析、研讨交流、实验辅助下方可深入把握其内涵与实质,获得认知迁移。但是,由于学生之间个体差异的影响,以致不同学生在物理知识学习、物理问题理解、物理实验探索中的认知情况参差不齐,如果在教学中对所有学生统一标准、统一要求、统一目标、统一规范,势必难以取得预期效果、达到预期目的,最终的教学预设目标自然难以达成。基于此,教师应该以分层教学策略为辅助,针对不同学生认知特性与实际情况,对学生类别、教学目标、教学活动、教学内容等科学分层分类,设计出符合各个层级学生认知特性的教学任务,使学生在最为贴近自身“最近发现区”的认知视域内更好学习物理知识,逐步提升核心素养,全面突破初中物理认知过程中的每一个关键点、重难点,进而在循序渐进、逐步提升、更好发展中走出认知困境,慢慢确立学习自信。在分层教学策略的辅助与驱动下,更好学习初中物理,更好提升发展自我。
关键词:探究;分层教学策略;初中物理;物理教学;应用
        所谓分层教学策略,主要指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种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实际情况,对学生、目标、内容、要求等划分为若干层级,并结合个层级实情,科学确立具体任务,分步实施,以逐步消除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为预期教学目标达成提供铺垫。分层教学策略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科学实施,更有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对教学效率提高、学生发展实现也会产生积极且重要的作用。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借助分层教学策略落实初中物理教学指导时,必须加强对学情与教情的研判与考量,尽量使学生分层更加科学合理、教学分层更具针对性、实效性。以促使处于不同层级的学生均可在符合自身认知特性的视域内更好学习物理知识,逐步提升物理核心素养。同时,根据不同学生在分层教学策略辅助下的认知变化,教师也应该给予高度关注,并对其所处层级即时调控,让具有发展潜质的各类学生均可获得更多提升的空间与发展机会,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主动探究物理规律。为切实弥补学生在认知层面的欠缺,发展方面差异而提供铺垫,以达到促进学生认知发展,解决学习问题的目的。
        一、通过对学生类别的科学分层,为分层教学实施提供铺垫
        进入初中阶段,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以致很多学生在物理学习层面的差异性也日渐凸显,而实现对学生类别的精准、科学、合理分层,是确保分层教学得以切实开展的基础。因此,教师在落实教学指导时,应该借助各种方式、利用各类途径,深入了解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并以此为参考,为确保分层教学得以有效开展奠定基础。一是充分掌控学生的客观情况,落实学生分层分类。根据考试测评、课堂表现、作业质量、思维能力、参与程度、学习基础等情况,获取有关学生学习现状的第一手资料,并对其精准、深入分析,判别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空间,并以此为借鉴,将学生划分为不同层级,为教学指导中开展分层教学提供依据。二是切实了解学生的主观需要,实施学生分层分类。结合针对性教学内容、物理实验等,研判不同学生在物理学习中的兴趣与特长,尤其对学生学习的态度、意识、能力等开展深度研究,将其作为实施分层教学的重要依据,使学生层级、类别的划分尽量科学、有效、全面,为确保分层教学得以灵活落实给予辅助。只有学生层级的划分比较科学、合理,分层教学的落实便可真正凸显其实效性、针对性。例如,在开展《重力》教学时,教师可以结合学生认知特性,将其划分为若干层级,并结合各层级目标与内容,落实分层指导,促使其深入理解不同知识点之间的内涵。
        二、通过对对教学内容的合理分层,为分层教学策略应用提供助力
        为了确保分层教学策略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教师应该以学情为参考,科学设定教学目标、内容、要求,使分层教学的作用得以充分衍射至不同学生物理学习领域。一是深入研究教材。结合课程标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等,明确各个层级学生在物理学习中应该掌握的重难点、关键点,并对于灵活优化,使每一个学生均可在符合自身认知特性的视域内积极参与物理知识的学习、物理问题的探索,使课堂教学在分层实施中稳步推进。二是有效开展指导。

针对不同层级学生的课堂表现与反映,对教学目标、要求、活动等适当调控,以确保学优生的思维得以有效拓展、中等生的认知得以切实提升、学困生的基础更加坚实,使分层教学的作用得以切实体现与充分发挥。例如,在开展《阿基米德原理》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对教学内容的逐层分解,在教学开展中就各层级学生学习内容予以划分:要求高层级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研讨分析的基础上深刻理解阿基米德原理内容,并能够运用其来解决浮力相关的问题;要求中层级学生根据教师的提示,借助实验来仔细其现象,通过数据的分析理解基米德原理的内涵;要求低层级学生熟背记住阿基米德原理相关内容,完成对教材辅助例题的掌握。这一分层内容的引领,为促使教学效能提升提供了铺垫。
        三、通过对教学活动的灵活分层,为分层教学策略落实提供保证
        作业是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主要载体,也是评估分层教学效果的最佳选择。而科学且有效的分层作业、分层评价、分层辅导等,都是促进学生物理学习循序提升的关键所在。因此,教师应该以分层教学实施过程中不同学生的学习效果为参考,灵活借助作业、评价、辅导等方式,促进学生综合认知能力实现蜕变。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分层作业设置与要求上,应尽量关注不同层级学生的发展需要,并借助针对性分层作业,帮助学生对所学物理知识开展有效巩固、深度强加、充分理解、全面掌握。例如,在开展“水的比热容”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不同层级学生学习现状与真实效果,设计如下作业任务:(1)要求高层级学生根据比热容的知识解释一些谚语或者俗语中所包含的物理知识,实现对于其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培养;(2)要求中层级学生理解热传递的过程中物体吸热、放热的多少是内能变化量度的具体体现,实现对于其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3)要求低层级学生理解比热容的概念和单位,并根据比热容的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实现对于其物理基础思维能力的培育。在分层作业的驱使下,实效对学生认识发展需要的满足。
        四、结论
        总之,就初中物理教学的实情与现状、学生认知的差异与特性而言,选用分层教学策略落实教学指导,具有更强的可行性。更为重要的是,在分层教学策略的驱使下,学生之间的差异便会逐渐弥补,而且对于学生物理认知潜能的开掘、自身发展夙愿的实现,都会产生积极且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在借助分层教学策略开展初中物理教学指导时,应该以学生实际为基础,对教学内容、目标、活动、作业、评价等科学分层分类,使处于不同层级的学生均可获得更多自主提升与更好发展的机会,在分层教学驱动下逐步完善自身认知能力、切实提升自身核心素养,在属于自己的认知视域内更好提升自己,发展自己。
参考文献:
        [1]陈军.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分层教学策略探究[J].学周刊,2020(03):44.
        [2]荆浩.分层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9(10):76-77.
        [3]吴学兵.分层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19(03):162+243.
        [4]吴学兵.分层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9(09):3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