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性探究

发表时间:2021/4/25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3期   作者:曲道翔
[导读] 一直以来数学都是我们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课程,也是让很多学生觉得学习困难的一个科目

        曲道翔
        拜泉县第二中学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 164700
        摘要:一直以来数学都是我们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课程,也是让很多学生觉得学习困难的一个科目,因为数学较之其他科目更加抽象且需要扎实基础的学习。但事实上,数学也是离不开生活且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因此,生活化教学方式更加能够适应数学教学工作的展开,是推动数学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手段。生活化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动力,引导学生进行数学学习探究活动,让学生能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提高数学学习能力。本文主要研究的是生活化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性活动,希望能够为生活化教学方式的运用提供理论支持和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初中数学;实践性探究???
        新课改的推进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教育观念,倡导要为学生构建活力课堂,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数学学习过程中来,让学生不再把数学当成一个难攻克的难关,而是结合生活实际,让数学课堂增加趣味性,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传统的初中数学学习方式已经不再适应现在教育的需要,而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则可以达到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中学习更加主动,学生数学素养和综合能力不断提高的目的。接下来就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进行生活化教学实践进行探讨。
一、通过丰富的生活实践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初中是一个过渡阶段,初中时期的学生已经拥有了开始自主思考的能力,在这一阶段的学生们对学习的喜好也应当得到正确的引导。兴趣就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想要学生对初中数学不再产生抵抗情绪,就应当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初中数学教师应当将初中数学与现实生活相结合,以熟悉的生活实际来拉近学生与数学之间的距离,激发学生对学习数学的热情,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能够积极调动生活经验来解决枯燥乏味的数学难题。比如在学习到“相似三角形”这一课程时,教师就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一些学生能够在现实生活中见到或者接触到的三角形和相似三角形的图片,或者直接在课堂上出示一些平时所学用的三角形教具,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制作一些三角形学具,要求形状一样,大小不一,这样既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内容中来[1]。通过丰富的生活实践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可以使学生在感受到数学学习的好处之外,还能够唤起学生对生活经验的回忆,让学生们觉得数学变得更加亲切和真实,从而达到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目的。


二、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学习的更高一层目标就是学以致用,学习从来不只局限于对书本理论知识的掌握,而是能够学以致用,解决生活实际所发生的问题。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应该让学生从封闭的教学环境中走出来,走向更广阔的现实生活中去。让学生能够运用从课本上学习到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中所发生的问题,这样才能更有效的提升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在给学生讲解完数学知识之后,不应该只是机械的给学生布置一些书本上的算术题目或者课后练习题,而是应当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自己联想生活中发生的问题,运用本节课所学到的数学知识去解决问题,活学活用。这样的教学方法一来可以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二来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充分体现数学的实用价值,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好处。例如在学习到“利用轴对称进行图案设计”这一课题时,初中数学教师就可以为学生专门设计一门实践课程,让学生提前准备纸和剪刀,然后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来进行图案设计,运用轴对称的方法设计出自己想要的图案,这样不仅能够给予学生展现自我个性的机会,还可以通过这样的方法实现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同时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2]。这样的课程设计在一定程度上还加强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也让学生加深对轴对称图形性质的理解和认识。
三、创设生活情境,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一个课堂的导入是非常重要的,好的课堂导入能够在第一时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跟随教师的步伐,对知识进行深入学习。而情境导入无疑是一个很好的课堂导入方法,初中数学教师可以通过在课堂上创设生活情境来进行课堂导入,引导学生在生活情境中对数学知识进行主动探究,从丰富的生活中抽象出数学知识,让学生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例如在学习到“射线”的这一块内容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进行演示,我们生活中常常接触到的手电筒射出的光,就是一条射线,有一个顶点,只能向一边无限延长。将这样的概念讲述寓于学生所熟悉的生活中,让学生更加直观的了解到数学知识,加深印象。
结语:初中数学教学工作是不能与生活实际相分割的,很多学生觉得数学很枯燥,学习积极性不高,因此初中数学教师更加应该将数学教学与生活相结合,运用学生所熟悉的生活来展开数学教学,调动学生参与数学学习的积极性。采用生活化教学的方式,引导学生展开积极主动的数学探究,不仅能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培养自己的数学思维,更加能够让数学学习变得充满活力。
参考文献:
[1]肖娅. 生活化教学,让初中数学教学更加精彩[J]. 学周刊, 2016, No.284(08):111-111.
[2]刘佳. 生活化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探究[J]. 中外交流, 2018, 000(045):15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