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宇良
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九畹溪镇芦池湾小学,443623
摘要:传统的数学教学课堂,教学手段相对单调,学生学习热情大打折扣,自然而然就失去了学习积极性。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兼具声、像、图、文的特点,通过其多种表现手法经过处理后形象、生动地演示出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中一些术语含义、规律,完成由感性认知向理性认识的过渡。教师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结合数学自身特点进行教学,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和互动的空间,让他们透过课堂这个狭小的空间,了解课堂以外的世界,增强了主体意识。因此,笔者就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关键字:信息技术;小学数学;应用
一、信息技术视角下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缺乏积极性,未能发挥出信息技术的优势
在缺乏深层次沟通的基础上,使得数学知识同信息技术无法进行有效衔接,而且教师在设计课件的时候缺乏创新性,使得内容过于单调和枯燥,学生对此的兴趣匮乏。还有的教师在制作课件的时候,缺乏对信息的整合与处理能力,使得整个框架非常零散,学生自然无法从中体会到美感,更谈不上兴趣。
2.数学教师的引导作用不明显
运用信息技术,不代表教师可以置身事外,而是要从繁琐且重复性的理论教学中脱离出来,借助信息技术的优势性,开展一些符合时代发展的教学活动。如若在一堂数学课上,教师在制作了精美的教学课件以后,课堂上只是简单的交代了一些知识点,然后让学生自行展开学习,而教师则是以旁观的态度去对待学生,那么这种"自主"过于形式化,只是放任式的学习,不是引导式的学习,所以最终的教学效果非常不理想。
3.浮于形式,同教学内容的关系不大
信息化时代下,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辅助性的工具,已经成为教育教学的必然趋势,在图文并茂的基础上,向学生诠释一些多元、功能丰富的材料,然后在形象生动的画面、悦耳的音乐背景下,将学生带入到愉悦的学习环境下。但是有部分教师在运用现代化技术的时候,教学课件浮于形式,导致了课堂教学工作的简单化和形式化,而且非常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无法为那些不同性格、不同兴趣的学生提供自主参与、自主创造的空间,也不利于学生主动去发现和探究问题。
二、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运用的必要性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就是利用出示实物、图片、传统模型等教学,教学手段太过简单,或者利用背"技巧"方式,让学生暂时学会解题,而掩盖数学的真谛,从而使得生活知识面窄、抽象思维较弱的小学生们无法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而借助信息技术可以将传统教学展示转化为带有情景、动态模拟教学的模式,既能完整地展现教学内容,又能使学生如临其境,获得轻松的情感体验,打开了学生的思维,有利于空间想象能力的提升,便于系统知识的吸收和消化,培养了他们科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笔者教授《正方体展开图》获取相关规律,采用两种教学模式,以前无电子白板就采用传统演示模式,情况是这样:由于生活中正方体纸盒较少,让学生准备三个这样的纸盒有了一定难度,笔者还发现学生们用纸盒剪开的展开图伤痕累累,贴着胶布,因为纸盒都有一些重叠的地方,学生必须把多余的部分剪掉,有的还要把两个半面粘合起来,由于时间关系,操作仓促,学生们找规律极少,笔者就将展开图展示出来并让同学记住规律,未很好达到教学目标;后来运用信息技术教学情况如下:在多媒体中利用动态演示过程既引起学生兴趣,又节省教学时间,慢慢将学生带入对正方体展开图的思考中,让学生在头脑中逐步建立起关于正方体展开与折叠过程的表象这种多媒体的动态演示为学生的空间想象提供很好的思维支撑,学生动手操作也很快,这帮助了学生轻松地找到并说出较多的规律。显而易见,信息技术创设动态情景所产生的教学效果让传统教学望尘莫及。
三、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整合策略
小学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的有机结合是教学的必然趋势,其中存在的问题需要教师不断实践去解决。通过教学经历,在进行具体整合时,我认为要注意以下几点事项:
1.使用多媒体演示教学,增加课堂视听内容
例如,笔者执教《旋转》这一节数学课中,学生们仅利用教材知识很难理解图形如何旋转,而利用信息技术结合教材,在多媒体上演示停车场的转杆转动过程,画面生动、形象、直观,学生豁然明了,更容易理解旋转的意义,为他们进一步研究与探索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又例如,笔者在教授《分一分》这节课中,学生们把学习到的分类方法如何运用到生活中来?笔者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生活中卧室物品摆放的情景,先让学生们小组合作商讨,再动手通过电子笔在屏幕上移动物体,完成卧室整理情况,学生学习兴趣浓,探索的积极性很高,有的学生甚至给出独树一帜的见解,让笔者耳目一新。
2.将多媒体教学与板书教学相结合
如果整个教学过程都在展示课件的内容,一个字都不板书在黑板上,学生一动不动,只看大屏幕和老师演示,就像看纪录片一样,既没有经过思考,也没有动手操作、练习,那么一节课下来,学生们不仅没有良好地吸收知识,还使视力疲劳,甚至下降。由此可见,信息技术教学是无法完全替代课堂上教师教与学而单独进行下去的,它必须与传统的数学教学手段有效结合,充分发挥其优势,才能真正提高课堂中数学教与学的质量,同时这也吸了学生的注意力,利用学生喜欢的方式方法对课文进行讲解,从而构建高效课堂。
3.合理利用信息技术学习软件
当下信息技术除了解决传统教学忽略直觉思维这一优势外,还发展了新的计算形式,如:学生下载关于计算软件客户端,在计算软件上计算,上交,教师查看计算情况,我们投入使用的有:速算总动员、作业盒子、乐教乐学等相关学习软件。运用这些数学学习软件,既增加了学生计算的趣味性、积极性,提高了学生计算能力和效率,又节省了教师大量的批改作业的时间,可谓是一箭多雕。
三、结语
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如果对小学数学的学科性质不能深刻地理解,对儿童参与数学学习的方式不能清晰地认识,对小学数学课程的特征不能很好地把握,对新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模式不能正确地内化,就难以获得难以获得真正高质量的小学数学教学。这就需要教师在信息技术设备普及的条件下,熟知小学数学学科价值,积极探索信息技术能力与小学数学学科教学的有效融合方式,从而有效地促进小学数学学科教学方式的根本性变革。
参考文献:
[1]颜珍.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观察(下半月),2017,(6):26
【2】吴小凤.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整合的思考[J]学术研究,2014(2):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