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发表时间:2021/4/25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3期   作者:李月娥
[导读] 本文运用走访考察、座谈访问、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
        李月娥
        榆林高新中学
        摘要:本文运用走访考察、座谈访问、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榆林高新区中小学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对分析的结果提出应加强对“阳光体育运动”的宣传力度;提高学校对“阳光体育运动”重视,加强组织和领导;充分搞好体育场馆设施的建设;发挥体育社团功能,吸引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推进阳光体育运动等有针对性的对策,为推进农村中小学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提供相关的科学依据。
        关键词:中小学;阳光体育运动;现状;对策
         1、研究目的  
        我国中小学生的体质呈现下降的趋势,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2006年12月召开全国学校体育工作会议,提出若干项改善学生体质健康的措施,其中包括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阳光体育运动。2007年5月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7号,以下简称[意见])。该文件对加强青少年仿育和增强青少年体质提出了20项要求。7号文件的下发为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的实施提供了工作指南,也是开创学校体育新局面的纲领性文件,至此全国各地掀起了实施“阳光体育”的高潮。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诸多问题,因此对中小学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现状进行调研,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就显得尤为必要。
        学校体育是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大事,直接关系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关系着千家万户的幸福,关系着民族和国家的未来。希望青少年学生以阳光体育运动为契机,到操场上、到阳光下、到大自然中,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充分感受运动的乐趣,促进身心健康,努力做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倡导学生树立“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的理念,并以“阳光体育”为契机,形成全员参加的群众性体育锻炼的良好风气。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已经有好几年,通过调查,让我们了解中小学在开展过程中的情况和遇到的困惑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为推进中小学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提供相关的科学依据。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榆林高新区中小学实施“阳光体育运动”的调查现状
            此次调查中的学校都能完成课间操,其实充分有效地利用课间操是很有锻炼效果的,如组织一些象乒乓球、羽毛球、跳绳、踢毽子之类的较轻强度的游戏,既能锻炼身体,又不会影响下堂课的学习。因此对于上午课间操,作为校方应当组织倡导,待有了好的开端以后可能会自行发展下去。还有种情况就是现在各校的校园都比较大,学生在结束 1、2 节课后往往要走较远的路程到另一个教室,如果利用好这样的现状,把它设计成为一种体育锻炼,也是把不利现实转变成有利条件的一种方法。
        2. 2影响中小学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因素。
        应试教育的束缚。学生从事体育锻炼的时间和精力都受到沉重的课业挤压,激烈的考试竞争环境无法改变,升学制度无法废除,广大青少年要在激烈的竞争压力之下生存,必须尽力拼搏。随之而来的自然是体育锻炼缺乏、健康意识的淡薄和锻炼习惯的缺乏,导致了孩子们健康状况的下降。
        体育师资力量和体育设施设备的限制。体育师资力量和体育设施设备是学校的教学工作得以正常开展的重要保障。要保证一小时的体育锻炼必须要有一定的体育师资、运动空间以及运动器材,本县学校体育师资力量和体育设施与场地严重不足的现状,是制约这项活动的一大因素。要切实加强学生体育锻炼,需要从具体措施上狠抓落实。
        学校和家长认识的错位。由于学校和家长认识的错位,青少年“阳光体育”锻炼难以落实,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绝大多数家长和老师不愿让孩子在体育课上花费太多时间。二是“奖牌至上”仍是学校体育的考核标准,中小学体育教学成人化、竞技化色彩浓厚。在加强素质教育的耀眼光环下,体育沦为智育的陪衬,体育锻炼成为应试教育的牺牲品,学校体育教学陷入了尴尬境地。


        “阳光体育”与“安全教育”的关系协调。由学校体育伤害事故而引发一系列的纠纷案件给学校、体育教师带来了沉重的心理负担,令体育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如履薄冰,从而束缚了体育教师的手脚,使得一些项目不能正常开展。这使得学校尤其是体育教师在开展体育活动和体育教学中不得不慎之又慎,体育教师变得畏手畏脚,把应有的教学内容和活动项目束之高阁,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阳光体育运动”(乃至学校体育工作)的正常开展。如果教育的决策者仍然无法处理好“阳光体育”与“校园安全”这对矛盾,给教师注入一支“强心剂”的话,那“阳光体育”就会“不阳光”,或者只是决策者的一厢情愿,一种浪漫理想。
        电脑、网络游戏的普及占据了学生大量的课余时间,致使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相应缩短。对于成长中的儿童来说,网络对他们有着无穷的魅力,上网也已经成为当今中国儿童的一项主要课余活动。甚至还有为数众多的青少年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网络交友,把用于锻炼、恢复、休息的时间都用来上网,在中国有440万青少年沉溺于网络游戏的上瘾,网络占据青少年学生的大量时间,致使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相应缩短。
        3结论与建议
        加强对“阳光体育运动”的宣传力度。提高学校对“阳光体育运动”重视,加强组织和领导。各学校应提高“阳光体育运动”重视程度,加强组织和领导并科学决策,把“阳光体育运动”列入校体育工作计划,并给予专项经费,制定一套适合本校实际的完善的“阳光体育运动”实施计划。把实施阳光体育运动的成果作为评价评价学校体育工作和体育部门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以保证阳光体育运动的真正实施。
        充分搞好体育场馆设施的建设。抓好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学生在学校获得的知识有很大一部分是从教师那儿得到的,教师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效果,教师在教学中的讲课艺术、组织练习能力、传授知识的准备性和深度决定学生接受信息的范围与层次性,因而,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是提高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张美玲.高校推进“阳光体育运动”对策研究[J].新乡师范高等
        专科学校学报,2007,(5):183.
        [2] 宿文渊,张 朋.甘肃省中小学实施“阳光体育”的社会阻力及
        路径优化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09,(2):102.
        [3] 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
        光体育运动的决定》[S].体教艺[2006]6号.2006-12-2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