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课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4/25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3期   作者:陈亮
[导读] 体育游戏是具有多样内容、丰富情节、多种形式、不同规则等特点的集体性教学活动
        陈亮
        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郑宅中小  邮政编码:322203
        摘要:体育游戏是具有多样内容、丰富情节、多种形式、不同规则等特点的集体性教学活动。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小学体育教师应秉承新课改所提倡的教育理念,不断的创新和改进教学模式,运用适宜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在体育课堂中的主观能动行,进而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及体育技能。因此,在开展体育教学活动过程中,体育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应用体育游戏,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从而促进学生在体育教学活动中的积极性。
关键词:小学体育;体育游戏;应用
前言:
        由于小学生的天性比较活泼好动且特别喜欢玩,小学体育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将保持和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作为主要的教学任务及目标。体育游戏是一项综合性的体育教学活动,即包括丰富的教学内容和形式,同时还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及娱乐性。因此,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适时地应用体育游戏,不仅可以提高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及体能,还可以培养小学生具备坚忍不拔的品质以及团结合作的精神。基于此,本文根据自身多年的小学体育教学经验,对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的应用体育游戏进行粗浅的分析与探究。
一、在准备活动中的应用
        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准备活动时应用体育游戏,进而促进体育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由于小学生自身都较为活泼好动,有较强上进心的同时还具有较强的进取心和求知欲。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根据上述学生的特征,采用相对有效的教学方法,从而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获得满足感,并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体育学习氛围中掌握相应的体育知识及技巧。传统的小学体育教学模式,其准备活动主要内容则是慢跑、定位操、拉伸运动等,使准备活动的内容变得枯燥且单一,从而导致小学生对体育学习失去兴趣,甚至会产生抵触心理。
        因此,体育教师需要改变以往教学模式中准备活动的教学内容,可以采用玩到跑、回旋跑、跳绳、青蛙跳、“传球触人”“听指令抱团”等游戏,在准备活动中应有体育游戏不仅对学生起到热身的作用,还能够激发小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从而积极的参与到体育教学活动中。对于专业性体育教学,例如在进行短跑教学准备活动时,可以选择一些能够训练反应速度以及动作速度方面的游戏,如“听指令追人”、“萝卜蹲”等。在小学体育课堂准备活动中适时的应用体育游戏的主旨是让学生在心理上及身体上为体育课的部分教学内容做准备,体育教师通过合理的准备活动可以将学生的身体以及心理调整到良好的状态,促使学生能够积极的参与到体育教学过程中。因此,在小学体育课堂准备活动过程中,教师通过适时的融入及调整体育游戏可以激发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从而调动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
二、在技能教学中的应用
        体育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过程中可以将体育游戏应用在技能教学中,从而促进体育教学的顺利开展,同时有效的提升学生的体育技能。

体育游戏的本质是让学生参与运动过程中,是一项囊括了跑、跳、蹦、投、跨等多种动作组成的综合性运动练习,并且能够有效的促进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全面的提升。在体育技能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合理的应用体育游戏,不仅可以完善传统体育教学所存在的欠缺,还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在不断变化的实际情况下提升动作技能,促进体育技能的定型。中长跑的训练既可以锻炼学生的心肺功能,还可以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但是倘若体育教师只是关注中长跑的比赛成绩,要求学生一味的在操场上一圈一圈的跑,极容易使学生对此产生恐惧,甚至产生抵触心理,导致学生的身心健康受到一定的损害。
        如果体育教师转变教学方法,采用一些游戏形式的追逐跑、越野跑,或者为学生创设恰当的跑步情境,如“奔向新世纪”、“全球旅行”等,让学生的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以及发散的思维中完成教学任务。在进行球类体育教学活动中,体育教师需要依据学生的基本情况,如体能、技术能力等降低训练难度及场地范围,对游戏规则进行适度的调整,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体育学习中的乐趣并且获得一定的满足感,进而促进学生积极的参与到体育教学中。体育教授在进行技能与技术的教学过程中应用体育游戏时,需要根据学生不同阶段的动作技能设置与之相符的任务及要求。通常来讲在动作技能初始的形成阶段,不适合应用体育游戏,只有让学生在完全掌握动作要领的基础上再逐步提升训练难度,进而促进学生的体育技能得到全面有效的提升。
三、在素质训练中的应用
        体育游戏还可以应用在小学体育教学的素质训练活动中,不仅可以使学生的素质训练得到提升,还可以促进体育教学的顺利开展。对学生的素质训练而言,其动作难度相对较小,但负荷比较大且形式单一。体育教师适时的应用体育游戏开展素质训练活动,可以增强体育教学活动的趣味性,从而激发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
        例如,在训练腿部力量时,可以采用“世纪列车”、“跳远比赛”、“蛙跳接力”、“同时蹲跳”等;在锻炼上肢力量时,可以采用“推货车”、“推人出界”、“平衡较量”等;锻炼反应能力是,可以采用“打移动靶”、“丢沙包”、“打蛇尾”等游戏,同时需要依照不同的教学目标合理的选择应用。小学体育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素质训练过程中应用体育游戏,能够使学生处于兴奋的状态,有效的调动学生的训练兴趣,但是,体育教师也要掌握好体育训练的力度,避免负荷过重,并且要采取一定的安全措施,防止学生在训练过程中受到伤害。
总结:
        总而言之,在小学体育课堂教育过程中合理的应用体育游戏,既可以使体育教育内容更加的丰富,提高课堂教育质量,还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在体育锻炼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体育教学中乐趣。因此,体育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时,需要根据小学生身心发展的情况,创设能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体育游戏,从而体现体育游戏在教学活动中的有效性。同时也要根据学生的特征以及兴趣爱好筛选一些有方向性且实践能力强的体育游戏,使学生在掌握相关体育知识及技能的基础上,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卢希军.如何让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绽放[J].亚太教育,2020,(6):17.
[2]陈兴宇.基于合理应用游戏进行小学体育教学的分析[J].科技风,2020,(8):5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