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小学体育课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发表时间:2021/4/25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3期   作者:周勇强
[导读] 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一直都是我们德育工作关注的重点,
        周勇强  
        惠东县稔山中心小学
        摘要: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一直都是我们德育工作关注的重点,作为一名小学的体育教师,我始终本着“健康运动、快乐成长”的教学理念。在我的体育课中我始终坚持促进孩子们的身体与心理健康的全面发展,并且以“体育与健康”同步发展为我体育课教学的基本方向。新的时代新的形势,我们每个体育教师都应该改革教学方法,与时俱进。本文阐述了如何在小学体育课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些个人做法,力求做到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相结合,从而促进孩子身心全面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体育;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引言:
        伴随着新课改的进一步的实施,小学体育课不再限制于传统的模式,它的视野和课程实施的理念都应该站在一个新的高度上,平时的体育课上我们除了引领学生进行一些促进他们身体锻炼的项目外,提高孩子们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的教育相结合也是新时代的体育教师的使命。随着社会的发展,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困惑孩子们身心健康的一个大问题,部分学生在心理健康上出现了“问题”,如厌学、自私自利、懒惰等等。体育本来就是一门拓展性很宽的课程,一节快乐、有效的体育课是可以让小学生敞开心扉,身心健康都得到全面的发展。在我的体育课堂教学中,我是从下面几个方面着手的:
一、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工作本分
        作为一名教育者,热爱我们的学生是每一位教师的工作本分,这也是最基本的的师德。可以说一个没有爱心的老师并不是一名合格的教育者,因为学生就是我们的“服务”对象,我们要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把爱传递给学生,把学生的内在潜能挖掘出来,把吃苦耐劳、不畏艰辛的拼搏思想灌输给学生。作为一名小学的体育教师,我接触到的孩子们都具有单纯可爱,积极乐观的特点,但是他们有一个“缺点”,就是对于学习压力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结合孩子们的性格特点,我在我的课堂上都是会用一些能够激发他们斗志的语言,从而让他们树立起自信心。由于我对孩子们的关爱,所以孩子们都是比较喜欢上我的体育课,在我的课堂上,他们也是比较配合我的工作的。
        其实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只要做到让孩子们明白了你是关爱着他们的,这样的话孩子们在课堂上是会尽量配合着你的要求,并且这对于他们的心理健康而言也是有着一定的益处的。他们在老师的关爱与鼓励下,健康、快乐地成长着。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目前是我们德育工作中的一个重点,它应该渗透在我们各科的教学内容中,与我们的教学内容相结合。体育本来就是一门拓展性很宽的课程,一节快乐、有效的体育课是可以让小学生敞开心扉,身心健康都得到全面的发展。
二、面向全体学生,构建和谐的体育教学环境
        我们可以结合体育课的特点,多进行一些竞赛类的活动把孩子们的集体荣誉感和凝聚力激发出来,进而构建一个和谐的体育教育环境。如我在平时的体育课上,我是会进行一些游戏性的竞赛类节目,要求无特殊情况全体学生都得参与其中。比如50米接力赛,我把班上的同学分成了几类,通过这样的活动我们让孩子们感到了集体的力量与荣誉感。这样的活动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促进学生之间彼此的感情,放松心情。我发现平时一些不怎么说话的学生突然也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他们忘情地为自己和同学呐喊着。这样的话,学生之间有了互动,大家心与心之间也得到了交流,此类活动为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体育精神中的团结是最为我们所津津乐道的,提高孩子们的集体荣誉感和凝集力,其实就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内容。内心里面装着集体和他人的学生,他们就会想着为集体尽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如此的话孩子们的心理是会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的。体育课面对全体学生,把我们体育运动中最基本的团结、拼搏精神灌输给孩子们,让他们健康、快乐成长。
三、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找到自信                                
        每个孩子都是有着某一方面的优点,同时他们也是需要我们教师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的运动员体育科的特点,从而让学生的心理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体育运动本来就是学生展现自我的平台,在体育运动中孩子们大展身手,实现了自我价值。孩子们通过体育运动,在心里上得到极大的满足。或许他们中的有些人是文化科的“后进生”,平时他们默默无闻甚至是被老师“冷落”在一旁,但是在体育运动中,他们找到了自信,这对于孩子们的心理健康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一个自信心满满的学生,我相信他们的心理是会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的。在体育课的竞技场上,他们实现了自我“价值”,这对他们文化科的学习也是有一定的推进作用的。
        比如我平时都会关注自己所教的班级学生的精神状态,处处留心学生的表现,尽自己最大能力让他们朝着积极的一面前进,发现部分思想不对劲的学生,我也是悉心照顾,把他们的情绪稳定下来。对于在体育训练中缺乏积极性的学生,我也是会特别“照顾”,把这部分学生编在一个小组里共同训练,并给予他们鼓励和表扬,并且让他们轮流着担任小组的组长,大家一起勉励、一起进步,从而在体育锻炼中找到自信,这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是有一定的益处的。
四、关注少数缺乏原动力的学生,强化心理健康程度
        体育课最主要的目的是让孩子们能够进行身体锻炼,虽然学生之间各自的体质并不一样,但是我们可以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给他们制定出相应的训练计划。在这其中我也发现了有些学生缺少了吃苦耐劳的精神,当他们看到一些高难度的训练的时候,往往在心里面打了退堂鼓。比如我们常见的跳高、跳远等项目训练,很多孩子们打从心底就害怕。针对这些情况,我制定了有关的训练要求,对于达标的也给予一定的奖励。
        我要求每一个学生在体育练习中,要尽自己的努力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不能有畏惧的心理。在我的鼓励下我教的学生基本上都养成了克服困难的决心,他们时常把坚韧不拔和吃苦耐劳作为原动力,在接下来的体育锻炼中,因为他们有了原动力,是以他们表现出惊人的毅力。如此一来,他们在锻炼了身体的情况下,也强化心理健康的程度,这是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表现。
五、总结语
        总而言之,作为一名小学体育教师,我深知每个孩子的心理健康程度都是不一样的,在我的体育课上,我会努力做到从孩子们的实际出发,有目的地培养他们的体育的心理素质。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小学体育教师,我也深知在小学体育课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新课改的一个重要内容,未来的路还有很长要走,我将会在接下来的教育教学中继续摸索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课堂教学中。
参考文献:
[1]朱筱园刘琳.浅谈对小学生体育教育与心理健康相结合的一些看法 [J].江苏教育(小学教学).2011(11).
[2]倪丹英.浅谈如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上海教育科研.2009(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