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鸥
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黄狮小学
摘要:汉语拼音是识字和学习普通话的工具,汉语拼音学得如何,对于以后学习语文知识有着直接的影响。但是汉语拼音的学习又是相对比较枯燥和乏味的。尤其我们的教学对象还是刚上一年级的孩子。从儿童心理发展特点来看,刚入学的孩子在知觉、记忆方面还带有很大的直觉性、形象性,抽象思维较弱。儿童的注意力,容易被新颖的刺激所吸引。因此,要让孩子们愉快地掌握这些枯燥乏味的拼音,就必须激发学生学生汉语拼音的兴趣,才能提高学习汉语拼音的效率。
关键词:汉语拼音;教学策略;趣味性
汉语拼音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又是比较枯燥和乏味的。但是,学好汉语拼音是学好一切知识的基础,所以在教学中,如何让这些干巴无味的字母变成活泼有趣的小生灵,展现在孩子们的面前呢?倪海曙说过:“对于孩子来说,学习的最大动力,第一是兴趣,第二是兴趣,第三还是兴趣。”在教学实践中也证明:兴趣是学好汉语拼音的关键,只要教师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使用多种教学手段,巧妙创设学习环境,就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起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兴趣。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我的几点感受。
一、故事启蒙,激发兴趣。
俗话说的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能够善于发现并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能够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于小学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生动、形象、有趣的知识会比较容易接受,所以,在汉语拼音教学中加入一些与所学内容相关联而有趣的故事可以使学生容易理解掌握知识。比如:在教学整体认读音节时先讲一个故事引入,有一天,i u ü一起出去玩,可是他们的年纪太小不认得路,就请大y和大w来帮他们带路,结果大w带着u走,就成了拼音wu,而大y带着u走,就成了拼音yu。但是üü却站在旁边留着眼泪,大y见到这种情况就走过去问小ü才知道他是因为没有人带他走,于是它就哭了,大y就对ü说:“你把眼泪擦干,我带你走。”ü马上就把眼泪擦干了,笑嘻嘻地答应了。学生可以从故事中学到用“小ü见到大y,擦掉眼泪笑嘻嘻”来记住大y和小ü组合要去掉ü头上的两点。这样的讲解方法小学生理解快,记得牢,也能够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运用“情境图”,激发求知欲。
在进行汉语拼音教学时,每课都有一幅“情境图”。教师在教学时要充分发挥这些“情境图”的作用。例如:在教学第二课i、u、ü时,我首先出示图画:一所成“w”字形的房屋旁边有一棵树,树杈画成“y”形,树的枝丫上有一只乌鸦做了一个窝成“u”形,大树的旁边有一位漂亮的妈妈在晾衣服,衣服的钮扣及拉链成“i”形,还有一个小男孩在看鱼儿,鱼儿正在吐泡泡,鱼儿的身子及泡泡构成“ü”形。然后让学生说一说看到了什么,自然而然的引出要学习的拼音。
用“情境图”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再用儿歌、故事引入要学习的拼音内容。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就被吸引了过来,看完情境图再来读一读“情境歌”,学生的兴趣就更能够得到迅速的提升。
三、引入游戏,寓教于乐。
教育学家洛克说过:“教育儿童的主要技巧是把儿童应该做的事,也都变成一种游戏似的。
”加入游戏,能够更好的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也能够更好的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因为从儿童心理的发展特点来看,儿童的注意力更容易被新颖的刺激所吸引。游戏可以把无味的汉语拼音教学变成一件学生非常喜爱的事情,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使他们快快乐乐地学,轻轻松松地记。低年级最常见的游戏就是找朋友。不过这个“找朋友”可以找不少名堂,可以复韵母找朋友(一个同学拿a,一个同学拿o);可以整体认读音节找朋友(一个同学拿sh,一个同学拿i),也可以两拼、三拼音节找朋友,还可以图文找朋友(如“跳绳”,一个同学拿图片,一个同学拿相对的拼音词语名称)。同时在进行教学声调时,还可以用上“手指操”。如:一声平,二声扬,三声拐弯,四声降。学生边读边做手部动作。这些游戏的引入,不仅能解决了教学的重难点,使枯燥无味的拼音教学变得生动有趣,而且还能把学生的思维拓展到拼音以外的其他领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因为游戏对于孩子们来说都是非常喜欢的,也能够更好的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寓教于乐。
四、利用儿歌,巧记音形。
儿歌具有读起来琅琅上口、通俗易懂的特点,深受学生的喜爱。所以在汉语拼音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抓住这一点,把大量的儿歌引入课堂,提高汉语拼音教学的效率。比如在教学拼音“a,o,e”的时候,我们可以利用这三个韵母的发音特点编写出一句儿歌“嘴巴张大aaa,嘴巴圆圆ooo,嘴巴扁扁eee。”这样的儿歌既浅显易懂,又能够让学生读起来朗朗上口,记住它们的发音特点。同时,在教学记忆“a”的字形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观察课本上的“情境图”,图片上哪个与韵母“a”有关呢?这时候,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小女孩圆圆的脸蛋跟韵母“a”很像,小女孩还扎着小辫子,小辫子弯弯的就像“a”的竖弯,由此可以引导得出一句儿歌“圆圆脸蛋扎小辫就是aaa。”这样就能让学生更好更快的记住字形。
五、读写结合,回归生活。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因此,当学生有了一定的拼音基础的时候,教师就应该引导学生利用已学的知识进行读一读,写一写的练习。比如在进行音节的拼读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拼音进行口头的组词,组万次后可以让他们写下来。学生利用自己学习的知识完成了学习任务,他们会觉得非常的自豪。与此同时,教师也要引导学生多去朗读一些带有拼音的绘本或者图书。教师可以每周给他们定一些阅读任务,然后每周进行自我总结看看自己有没有完成。当学生利用自己学习的知识完成学习任务时,他们也会非常有成就感,这种成就感也会激发他们学习汉语拼音的热情。
以上几点是我对如何进行汉语拼音教学的一些看法。总而言之,作为一个年轻的教育工作者,我深刻地知道拼音教学是一个基础内容,拼音学习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虽然其内容枯燥乏味,但只要我们努力下工夫,就可以把复杂枯燥的汉语拼音学习变成有趣轻松的游戏过程。只有让学生有兴趣,愿意自主地去学习,汉语拼音教学才能有更好的成效。因此,我们一定要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学的开心学的充实。
参考文献
[1]陈和燕.汉语拼音教学激趣法[J].新教育,2009(06):121
[2]全国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小学汉语拼音教学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2-3
[3]范永芳.汉语拼音教学浅析[J].小学教学参考,2008(36):1-2
[4]沈慧静,施玲英.激发求知兴趣 优化拼音教学:让拼音教学的课堂充满活力[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