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利娟
河南省长垣市市直实验小学
摘要:由于低学段学生识字量较少、理解力不足、学习力欠缺,以致识字教学便成为小学低学段语文教学的关键与重点。而汉字的构架比较复杂,且几乎每一个汉字的背后,都蕴含着丰富的内涵与历史。如果依然沿用传统识字教学模式落实低学段识字指导,势必难以激发学生学汉字、用汉字的兴趣,识字教学的实效性、科学性、发展性自然难以彰显。而随文识字策略在小学低学段识字教学中的应用,则可以为每一个汉字赋予灵魂与思想,为帮助学生在识别汉字结构、领悟汉字意意思、把握汉字内涵上提供铺垫。因此,针对小学低学段识字教学的现状,教师应该以随文识字策略为辅助,并将其迁移至整本书阅读教学领域,让学生在同一主题、同一内容、同一文本的引领下广泛涉猎不同信息、获取更多知识、提升识字能力,使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向着深层次、高效能方向而更好发展。
关键词:小学低学段;随文识字;整本书阅读;实践;研究
所谓整本书阅读,主要指以某一篇课文、某一个主题、某一本读物为载体,衍射出具有共同阅读元素的文本、读物、素材、资源,并开展深层次、广泛性阅读,以切实丰富阅读量与知识积淀,全面增强理解力与思维力的阅读模式。而小学低学段识字教学的开展,则旨在帮助学生充分学习、理解、把握不同汉字的结构与特点,意思与内涵,并能将其灵活应用至写作、表达、阅读等领域,以切实提升学生的识字能力与人文涵养,为塑造全面发展的人而提供铺垫。可以说,以低学段随文识字为导向的整本书阅读教学开展,既符合小学低学段学生的认知特性,又顺应新时代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要求,且对于学生识字能力、认知能力、理解能力提升有着积极而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在落实小学低学段整本书阅读指导时,应以随文识字为导向,通过对阅读素材的深度开掘、科学选用、灵活筛选,让学生在整本书阅读中去识字、写字、认字,构建起更为完备的认知体系,为切实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而奠基铺路。使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内涵与外延得到深度拓展,以达到丰富学生识字量,提升学生语文认知能力的目的。
一、以随文识字提升整本书阅读效能,帮助学生把握汉字读音
现行小学语文教材中所选用的课文,大多短小精悍、语言优美、内涵丰富,尤其是涉及的很多同音字、多音字、谐音字等,都可以作为低学段学生随文识字的最佳载体,为帮助学生精准、充分把握汉字读音提供了铺垫。因此,教师在落实整本书阅读时,应加强对课文资源的借助,并以此为主线,即时引入诸多低学段孩子比较喜欢的同类型绘本、故事、图画书等,指导学生可开展整本书阅读,并在广泛涉猎各类阅读资源的基础上,自主找寻、发掘其在课文中见到的、认识的汉字。通过标注拼音,朗读品味等方式,加深对辅助性阅读素材内容的理解,以切实提升整本书阅读效能,为促使随文识字高质量开展而提供助力。同时,为了加深学生对一些同音字、多音字的判别与理解,教师还可以在整本书阅读中融入一些辅助性图画、动漫、微课等,就整本书阅读的视域进一步拓展、延伸,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认知体验,使那些读音多变,难以把握的汉字被深深映入学生脑海,为促使学生识字能力提升提供保证。例如,在指导学生认读小学语文第一册第三课“爸,妈,我”三个字时,教师可以在借助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引入与之相关的绘本与故事书,指导学生继续进行阅读,在整本书阅读中找到这三个字,并出声拼读、朗读,以实现对汉字读音的深入、充分把握。
二、以随文识字促进整本书阅读发展,指导学生理解汉字结构
实现对于字形的深入、充分把握,是确保学生精准理解汉字书写顺序、间架结构的关键与基础。
尤其对于一些象形字、形近字,教师可以在整本书阅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尝试加一加、减一减,通过笔顺、笔画、结构的变化,开指导学生进行随文识字,在整本书阅读辅助下的随文识字引领下提升低学段识字教学的效能。例如,教师可以以“抬”为导,引出打,拍,搬”等汉字,帮助学生理解汉字偏旁与结构,并借助联想、想象等手段,来促进学生识字能力提升。而在学生掌握一些基本字形后,教师则可以顺势引出与之相对应的同类读物、文本、篇章等,组织学生继续阅读,在整本书阅读中再次感知对应汉字的用法与特性,使识字教学的开展更为充分、高效。又如,在开展《植物妈妈有办法》中涉及的“娃,洼”等汉字教学时,教师可以以课文为辅助,引出对应的“哇,蛙”等汉字,并借助辅助性绘本指导幼儿深入阅读,找到更多与之结构比较接近的汉字,在整本书阅读中提升其识别形近字的能力。
三、以随文识字拓展整本书阅读路径,引领学生感知汉字内涵
几乎每一个汉字,都有着更为丰富的内涵,其由来的过程,演变的历程,大都包含着诸多故事。而通过对汉字演变历程的挖掘,可以帮助学生充分理解不同汉字的意思与内涵,为促使学生灵活应用对应汉字说话、写话提供了铺垫。因此,教师可以借助整本书阅读的方式,将汉字的释义引入辅助性课文、绘本、故事领域,组织学生开展整本书阅读,在阅读中帮助学生理解汉字的意思与内涵。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对生活素材、资源、场景的应用,来构建出更为宽泛的识字生态,由某个阅读文本或素材衍生出诸多个文本、素材,以不断延伸整本书阅读的路径,让学生在全方位、多角度感知、理解、领悟不同汉字内涵的基础上促进随文识字与整本书阅读的融合,使识字教学的针对性得到切实增强与充分提升。例如,在开展“蚯蚓”意思阐述时,教师可以引入多个与之相关的故事、绘本、图画书乃至视频,组织学生从不同层面理解其意思,在不断延伸整本书阅读路径中促使学生识字能力提升,加深学生对不同汉字意思、内涵的理解与领会。
四、结论
总之,低学段随文识字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有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其既可以提升识字教学的效能,又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积淀,更能够拓宽学生的认知视域,为确保整本书阅读效能提升而提供铺垫。但是,由于低学段学生在阅读、理解、思维、认知等能力上均存在一定欠缺,以致教师在选用整本书阅读素材时,应加强对学生实际情况的深入了解与阅读素材的合理开掘,尽量选用一些与学生认知特性比较贴近的整本书阅读资源,并对其予以深度整合与灵活借助,将学生引入更为宽泛的认知视域,在确保整本书阅读效能得以提升的基础上落实随文识字指导,让学生在整本书阅读的辅助与驱动下,获得认知迁移与需要满足。同时,针对不同学生在整本书阅读过程中的表现与反应,教师也应切实发挥好自己的指引与协作作用,就阅读的方式方法、措施导向、目标定位等予以适时调控,使学生在“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阅读体验中获得全面且充分的发展,使整本书阅读成为提升学生随文识字能力的最好凭借,为促使低学段学生认知潜能开掘、综合素养塑造而提供保证,奠基铺路。
参考文献:
[1]张淑娟.浅谈小学语文低年级学段的随文识字教学[J].新课程(小学),2019(11):59.
[2]曹营.识字有理,随文入境——例谈小学低段识字教学的文化内涵[J].作文成功之路(上),2017(10):12.
[3]殷琳.当汉字遇上童话——浅谈小学低段童话类课文随文识字[J].新课程(下),2016(07):186.
[4]夏竹.小学低段随文识字教学研究——以西师版小学语文教材课堂教学为例[J].教育家,2016(18):8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