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1/4/25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3期   作者:耿绍坤
[导读] “生物教学应提倡探究性学习,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探究、乐于探究、勤于实践

        耿绍坤
        云南省玉溪市澄江市第六中学 652599
        摘要:“生物教学应提倡探究性学习,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探究、乐于探究、勤于实践,培养学生理解新知识以及分析、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这是新课程标准对初中生物教学提出的一项重点要求。我们都知道,初中生是充满活力与朝气的,并且对于新鲜事物始终富有好奇心。在初中生物教材中,至少包含近50个大小类型不同的实验,这些实验探究不但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能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拓宽学生的创新思维,满足现代素质教育以及学生身心发展的需求。因此,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应该成为初中生物教学的主导。
关键词: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创新能力;培养策略
引言
        生物是初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以实践性课程为主。随着现代教学方法的改革,学校特别注重学生创新思维和探索能力的培养。因此,生物实践课在初中课程中尤为重要。实践课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激发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创新精神。
一、发掘实验材料,提高创新能力
        适当的实验材料是保障实验探究顺利进行的关键。但据相关了解可知,有很多学校常因缺乏实验材料而放弃对实验的探究和验证,或者改为由教师演讲示范,导致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少之又少,久而久之学生自然就丧失了探究的兴趣。所以,为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教师在生物实验教学过程中应充分结合教材与学校的实情,尝试创造性地利用实验材料展开实验,通为学生提供更多探究学习的机会,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以《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教学为例,教材对实验材料的要求是用天竺葵,但天竺葵一般生长在春天,与本实验的教学时间错开了,故而很难找到大量的实验材料给学生实践。其实,教师可以大胆尝试创新,利用生活中常见的小青菜、荠菜、绿萝等植物来代替天竺葵。学生通过实验会发现,荠菜和小青菜的脱色过程需要用到的酒精量最少,脱色所需时间最短,而且显色效果也最明显,是两种完全可以替代天竺葵的主要实验材料。优化后的实验材料并没有对实验结果产生不良影响,甚至还能给予学生新的感知体验,拓宽学生思维,使学生明白原来生活中有很多材料都可以作为验证生物规律的工具。另外,还有部分学校因实验条件较差,一些生物实验课无法正常开展,但教师不能因此安于现状,应该敢于尝试创新,帮助学生克服实验困难。对于部分无法在室内完成的实验,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去开展课外实验探究,不应只局限于课堂教学。对于部分较容易开展的实验,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制实验材料,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实验条件,在实验过程中多引导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和认真观察、分析、记录现象,并积极开动脑筋去思考产生现象的原因,最后得出实验结论。如此一来,不仅解决了实验材料不足的问题,还提升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激励学生动手实践,用实践巩固理论
        学生的发展是生物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初中生物课本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动手机会,老师要让学生大胆操作。但放手并不是一味的让学生乱来,而是让学生明白实际操作的步骤和目的,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更有目的性。
        比如在讲授《被子植物的生命》时,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比如让学生近距离观察被子植物的生长,记录被子植物的变化,最后总结实验结果。这种学习方法可以让学生记住知识点。实践的目的是让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并牢记在心。因此,无论是在实际的学习生活中,还是在平时的实践中,学生都应该做几次。学生应该相信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的,他们不应该害怕困难或疲劳,如果他们想成功,他们应该经历反复的练习。即使失败也是通往成功之路上的宝贵记忆。世界上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只有经历过失败的洗礼,才能尝到成功的果实。比如爱迪生在千万次实验中发明了灯泡,科学家的发明不是偶然的,而是从反复失败的经验中总结出来的。科学实验的伟大原因是前人一次又一次的尝试和实践。生物实践的探索也是如此。教师要让学生在一遍又一遍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中体验学习生物的乐趣。
三、及时总结生物实验结论以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如果学生抱着简单的参与生物实验的心理,可能很难取得相应的效果,甚至导致实验失败,从而浪费大量的实验材料。作为生物教师,应鼓励学生按照相应的操作程序填写相应的实验报告,如实写出实验过程中的具体问题。对于实验结论,要客观公正,不要盲目照搬课本结论,使用别人的实验数据和实验结论。否则,学生在生物实验中的创新能力不会得到有效提高。
比如某生物老师在《种子萌发条件》的实验探索中,给学生发放了相应的实验表格和实验报告。对于个别实验现象不明显,实验失败的实验组,鼓励他们寻找相应的失败原因,比如注水过多导致种子腐烂,或者种子受损难以发芽,让学生在实验报告中如实写出这些具体原因。学生在探索和总结这些具体问题时,往往会有不经意的发现和很大的创新,对优化今后的生物实验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案会起到相应的作用。学生的生物实验操作能力将得到质的提高,进行生物实验的信心和积极性也将相应提高,从而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效提高课堂生物实验教学的整体水平。
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生物实践探究是整个初中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该为初中生创造一个更好的生物实践环境,让他们更多地接触生物领域的新事物,开阔学生的视野,增长知识,使学生在生物实践中提高创新能力,培养科学文化素养。这是新时代的要求,也是每个学生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毛全生.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科幻画报,2020(03):203.
[2]贾恩意.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J].新课程(中),2019(11):213.
[3]马涛.生物实验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分析[J].新课程(中),2018(09):20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