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珍
浙江省温州市南浦实验中学 邮编325000
摘要:初中阶段科学学科的教学对于初中生的科学意识培养能够起到十分显著的推动作用。因此,教师应当重视科学学科的教学工作,开展尝试采用更加新颖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完整科学学习。而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越来越强调学生自主动手的实践能力培养。基于此,本文将围绕项目化教学,在初中科学学科教学中的实践应用展开讨论。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初中科学;教学实践
前言:
所谓的项目化教学,就是只在初中科学学科教学过程当中教师提出一个项目化的学习任务,让学生经过小组合作或自主学习,自由完成项目内容,并且在进行项目研究的过程中,完成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这样的教学方法能够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帮助学生更好吸收和掌握科学知识。
一、重视前期备课,认清教学目标
项目化教学主要强调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己的动手能力,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只能够扮演引导者的角色,辅助学生解决日常学习中遇到的种种问题。但是这并不代表当学生开始学习时教师就可以完全放松,恰恰相反,教师应当打起精神,帮助学生更加积极的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而为了更好地开展项目化教学,这种教学方法也对教师的备课过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初中阶段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没有完全被开发出来,教师应当充分考虑学生在学习科学学科知识时有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并且提前站在引导者的角色上帮助学生扫除学习障碍。这样开展项目化的教学,更有利于给学生创建利于学习的环境。
例如:在探究“天气与气候”这一单元的内容时,教师就需要注意本单元的知识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难度并不是很高。教师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可以将单元中的几课内容综合起来设计成一个整体的教学项目,让学生自主探究完成。比如本单元的前四节课是按照天气系统知识由浅到深的顺序进行排列的,教师可以将这四节内容串联起来进行教学。以最终的教学目标为纲,提出一个项目化的教学任务,让学生自主探究“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来自主学习前四节课的主要内容,探究影响天气系统的因素主要有哪些?”在备课阶段提出这一项目课题之后,教师要根据教材中的教学内容,综合判断学生是否能够根据个人的理解力来掌握本单元的知识,教师要给每一个重点知识点的难度进行分级,比较难的知识教师就需要提前给学生讲解清楚,扫除障碍,帮助学生提前完成知识点的掌握。同时,教师还可以,在备课阶段就将本单元前四节课的内容按照知识学习的逻辑线整理出来,打印成导学案发放下去,让每个学生在开展项目化学习之前,熟读导学案的内容。这样在探究“影响天气系统的因素”这个问题的时候也会更加得心应手,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当然,教师也要提前预设学生在项目化学习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重难点问题,提前帮助学生扫清障碍,比如在学习本单元的知识时,教师发现“气压”相关的内容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可能是一个重难点问题。
教师可以适当把这一部分知识提前摘取出来,用简洁化的语言进行直白的讲解,帮助学生初步理解知识,而到了正式课堂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整体讲解这部分的细节内容。这样有利于让学生提前感知知识的难度,树立正确的学习思路,并且扫清在项目化学习过程中有可能会遇到的障碍。
二、开展微课教学,重视学生主体
在教学工作组织过程当中开展项目化科学学科的教学教师需要注意,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传统的教学方法影响下教师已经习惯了在课堂上以个人讲解为中心。学生只需要拿起课本认真聆听,就能够完成科学知识的掌握。但是经过长时间的教学实践探索,我们也发现这样的教学方法很难提高学生的科学学习兴趣,无法从本质上培养学生的科学实践能力。因此教师有必要转变教学方法,开展项目化的教学,需要教师将思维观念从传统教学观念中过渡到新课改背景下的新型教学观念里,重视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项目化学习。
例如:在教学“调查生命活动或自然环境中的电现象”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就可以根据这个话题开展项目化的教学,先让班级内部的学生自动分为几个学习小组,每个人负责进行不同区域的科学探究,寻找在人体或者自然环境中的电现象。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还不具备十分严谨的科学实验能力和实践探究能力,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项目化学习的过程中,也应当积极跟随学生的探究思路来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比如一名学生在进行项目化学习的时候,提出了一个假设,认为纯净水中也存在电现象,要是这个时候就可以初步判断该学生在基础知识掌握方面可能存在某种程度上的欠缺,这个时候就可以引导学生重新回忆复习之前已经学过的知识。通过为学生重新讲解这部分知识,来帮助学生理清基本的科学概念,更好地进行项目化探究学习。
然而,在开展这种形式的教学时,教师会发现初中阶段学生学习的科学知识比较少。而在项目化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点问题又都是比较相似的,在此背景下,教师如果要给每个小组的每一位同学都讲解一遍这些知识点会严重浪费教师的教学时间,无法给学生提供更加深层次的科学教学。为此教师可以转变教学思路,在课堂上提前讲解一部分重难点问题,并且将在项目化学习过程中,学生有可能会遇到的大难问题,录制成微课视频上传到班级群中,学生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可以直接点开视频进行观看。这样的教学方法能够有效减少学生向教师提问的次数,教师会节省更多的教学时间,帮助学生设计更多项目化的学习任务,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提高教学质量。
总结:
项目化教学自从提出以来就吸引了很多教师的模仿和尝试,各国学者及教育者都在进行积极探索,但是在初中阶段,项目化的教学方法受制于教师的教学思维和学生的接受程度,而没有得到推广。结合科学课程的设置,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知识的学习和吸收。经过了本文论述可知,项目化教学方法在初中科学学科教学中的应用方法还是非常丰富的,教师应当进一步针对这种教学方法展开探索。
参考文献:
[1]郑华东.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初中科学课程教学研究[J].考试周刊,2020,(91):6-7.
[2]孟湘莲.融入项目化学习的初中科学史教学探析 ——以"温度计"教学为例[J].中学物理(初中版),2020,38(11):3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