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现状,基于技术的课外阅读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4/25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3期   作者:陈小燕
[导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课外阅读提出了具体要求:“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
        陈小燕
        广州市白云区平沙培英学校,广州 白云51000
        摘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课外阅读提出了具体要求:“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因此,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
关键词:课外阅读现状  智慧阅读 信息技术  策略方法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课外阅读提出了具体要求,因此,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掌握有效的阅读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语文教学的需要,也是陶冶学生情操、开发学生智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手段。基于此,笔者对本校小学部30个班的孩子做了调查,了解了本校孩子的课外阅读情况。
        一、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
        1.学校原因
        课外阅读活动的开展,往往是许多学校所忽视的。由于课外阅读无课时要求,阅读随意性较强,我校虽有固定的午间阅读时间,但是由于缺乏监管,很多都流于形式。由于平时课内教学时间紧迫,教师没有多余的时间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系统指导,学生处于盲目阅读的状态,习惯差。
        2.学生问题
        学生的阅读情况受年龄、学习成绩、家庭环境、社会文化氛围、城乡差别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这往往产生不同的阅读效应。根据学校实际情况,笔者编制了一份调查问卷,对全校1-6年级学生进行了一次关于课外阅读的调查,对阅读时间、阅读书籍种类、来源,阅读方法等方面做了简单了解,现分析如下:
        (1)阅读时间安排
        
从上图可以看出我校学生整体的课外阅读时间量、都差强人意,具有极大的提升空间。在课外阅读时间量方面,有 31.22%的学生每天课外阅读时间不足半小时,还有38.69%的学生不能坚持每天课外阅读。这证明学生阅读兴趣不浓厚,很多孩子给出没时间阅读的理由是由于课内作业太多而没时间阅读。就此来看,学生很难达到课标提出的课外阅读总量在100万字以上的要求。
    (2)阅读方法
        我们经过调查可以看出,我校学生在课外阅读方法掌握方面的情况也不尽如人意。15.20%的学生赞同“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坚持在阅读过程中采用边读边写方式,10.91%的学生能在阅读中思考,并将自己的所思所感记录下来;只有四分之一的学生在课外阅读上已养成一些良好阅读习惯,但仍有一大半数学生未能养成好的阅读习惯。
        针对这些问题,在课外阅读方面,我校学生对于阅读还是缺乏兴趣,少于方法,没有习惯所造成的。因此学校积极打造读书氛围,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为广大师生建设了最美的阅读空间,借助智慧阅读平台以及信息技术,搭建了各种阅读平台,开设和举办了各级各类的体验活动和阅读竞赛,致力将学校打造成名副其实的书香校园。
二、推动课外阅读主要策略
(一)打造白绿文化,营造阅读氛围。
    阅读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学习,充分了解了学生的阅读现状之后。学校开始打造一种无处不在的阅读状态,让每一堵墙都会说话,每一块砖都有文字,每一处景都是文化。
    走进校门,举目可见的是一个led大展示屏,上面会不定期播放着亲子诵读的视频,让每一个走在校园的孩子都能感受到浓浓的阅读气氛;
    培英楼是一楼大厅就是春晖厅,这里是展出同学的作品的平台,创意书签,课外阅读手抄报,读书笔记,教师节贺卡——我给老师的心里话……不管什么时候走过,你都会有收获。这让学生在无意识的欣赏阅读当中得到了精神的提升、思想的进化。
    在白绿楼的架空层和育人楼吟诗厅,粘贴各班阅读之鹰的简介,名人读书故事,经典语句,阅读指引等。
        教学区,设有两个休闲书吧,每一个班的教室里都有图书角,方便同学们阅读,走廊上的每一块都展出着孩子们的各种作品,教室的墙面上也悬挂着古今名言、对联、励志短句等,让大家行走之处皆可见,无心漫步也成吟。
         学校还有两大图书馆,一个是广州图书馆在我校创办漂流图书馆,定期为我校输送新书。从名人传记到经典文学作品,从流行的校园小说到神奇的奥秘故事,确保能满足学生探寻的欲望。小学部二楼的图书馆藏书量丰富,这些书全都面向全体学生开放,每天都有专人管理,孩子们可以在这里找到自己喜欢看的图书,并且可以自由借阅,满足孩子们的读书欲望。   
(二)重视有效指引,促进学生受益。  
        阅读是一个长期工程,只有师生能享受到阅读的魅力才有动力持之以恒,这就需要方法的指引,指引师生掌握阅读的技巧,让他们会读书。
        1.发挥名家榜样力量
        学校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研培相结合的方法,帮助师生学会阅读。《中国童诗》杂志主编、国内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雪野,著名作家沈石溪、张之路,“阳光姐姐”伍美珍走进平沙培英学校,与师生、家长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发挥名家榜样的力量。在他们的讲座中,让教师深深认识到:孩子的想象力是那么的重要,陪孩子读书其实就是培养孩子爱阅读和想象力的重要途径。


        2.开设课外阅读指导课
    基于学生阅读的随性性,学校开始每月都会给予孩子们相关的参考书目,这些都是各年级的语文老师在学期初的时候,根据课本相关内容推荐制定的。每个月初就会通过班级Q群或微信群推送出去,让孩子们去阅读。同时还会采用多种方法指引学生充分让学生体验“我读书、我快乐;我读书、我成长;我读书、我受益”的读书益处, 同时能够形成我校特有的“书香校园”特色,不断提升我校的办学品位。
        同时,学校专门开设课外阅读指导课,课程安排了每周一节阅读课,并会定期开展课外阅读指导课,每个月至少要有一节,要求教师要事先备好课,做好充分的准备,并且这些指导课的类型丰富多彩,主要呈现以下几种:(1)读物推荐课。主要是向学生介绍课外读物,供学生选择。(2)读书方法指导课。(3)阅读研讨课。(4)交流评论课。(5)读书笔记辅导课。
        通过举办读书交流会,教师恰当引领学生徜徉于书海,吟咏品味,含英咀华,学会用审美的眼光探究文本中的真、善、美,领悟文本行文与表达之妙,由此体验到阅读的快乐与幸福,产生持续阅读的强烈愿望;开展班级读书交流会,可以弥补目前因教材局限而导致的学生阅读量过少及阅读范围过窄的缺陷,弥补学生因个体阅读而导致的肤浅而单一的阅读效果。
    3.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
    读书不消化称为囫囵吞枣,让学生写读后感,更能深刻体会文章的精彩,学生在查找资料、了解背景、表达思想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文字的美、故事的美。指导学生写读书积累笔记,我们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1、编写提纲或概括主要内容。2、摘录优美词语,精彩句段。3、写读后感。学校专门印制了平培独特的读书笔记,一二年级的是摘录优美词语,精彩句段,简单纪录自己的读书感受,并结合的理解和喜好加入配画,使得整本读书笔记更加精美有趣,孩子们在进行纪录的时候更是兴趣盎然;三到六年级的读书笔记除了摘录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之外,重要的是纪录自己的读书感受,许多孩子在阅读之后都能洋洋洒洒地记下自己的心得体会,还有些孩子会将自己的笔记绘上花边或底画,更是美轮美奂的。这已经不再是一份作业,不再是负担,反而成为了一种享受……     
(三)借助技术平台,开展多彩活动。
        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为阅读增添了无数的动力。我校成为了第一批智慧阅读试点学校,借助智慧阅读平台以及各种先进的信息技术,我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孩子享受阅读的乐趣。
        1.阅读工作室,夜读推送。
        为推动学校的阅读工程扎实有效的开展,学校专门成立了阅读工作室。由学校的张志雄副校长担任工作室的主持人。工作室联合一批有共同教育追求的优秀教师,通过阅读联盟的专家引领、对话身边名师,积极参与阅读等活动,在阅读、思考、实践、反思的过程中,实现工作坊成员的自我成长,做学生阅读推广的代言人。为进一步推动学校阅读活动的宣传和开展,专门设置了学校阅读工作坊(阅读俱乐部)的微信公众号,在微信平台上设置了阅读资讯,夜读栏目,好书推荐,师生阅读文章等这些阅读空间的设置极大调动了师生阅读的积极性。其中的夜读空间栏目,每晚准时在微信平台推送一篇师生朗读的音频及文字稿。阅读工作室还有一项重要的内容是分别成立了老师和师生的“白绿读书会”,把一群喜欢阅读和写作的师生联合在一起,同读一本好书,同到一地参观,再定期进行阅读(参观)分享。希望通过以阅读俱乐部的形式组建阅读工作坊,以点带面,以一群人带动更多的人爱上阅读,营造浓郁的书香气息。
   2.阅读竞赛,精彩纷呈。
        学校每一年都会举办四大节日——体育节、艺术节、科技节、读书节,在这四大节日当中,都会将课外阅读活动贯穿在其中。体育节中,在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运动的同时,鼓励孩子们大量撰写广播稿,去鼓励运动员,并在现场的广播中不断播报,大大激发了孩子们投稿的积极性;在艺术节中,诗词朗诵,经典诵读类的语言文字类型的节目,也充分展示了平培学子的课外阅读的积累;科技节,科技小论文现场比赛,激发了同学们对科技知识的大量需求;读书节就是读书的盛典:它从寒假就一直延伸到下学期的系列读书活动,从寒假的阅读笔记,到优秀春节电子海报,到开学以来的“赛汉字书写,展汉字魅力”书法比赛,平培之音,中华经典诵读分享活动,课外阅读笔记本评比,孩子们最喜欢的中华诗词大赛。读书节活动精彩纷呈,学校举行了多次寒假、暑假的读后感比赛,让同学在休息的同时,更能与好书作伴,在假日里推出精彩好书的介绍,读百部名著、经典的倡议。这一系列活动的成果,我都鼓励孩子在完成之后,分享到智慧阅读平台,这样,每一个孩子除了展示自我,也能借助平台,看到其他学生的优秀作品,互相促进,互相进步。
        3.网络互动,阅读升级。  
        阅读不仅是书面的,更是网络的,学校充分利用学校“智慧图书馆”、“ 雏鹰书吧”等场所,开展全校师生智慧阅读活动。通过教师读、家长读,学生读营造智慧阅读氛围,推进全民阅读,开启学生智慧之门,引领学生健康成长。借助图书共享平台,提升学生阅读能力,并根据平台数据分析,辅助开展 “阅读之星”评比活动,定期在数字宣传栏中推荐新的阅读书目,数字化展示学生读后感,最后实现学生阅读能力的智能提升。
        朗读亭也是孩子们的挚爱。课余时间,与小伙伴一起,在朗读亭中读读喜欢的文章,留下自己的声音。这难道不是一件美事吗?
   在素质教育的推广过程中,课外阅读已逐渐成为一种不可或缺且行之有效的手段之一。我校会继续关注学生阅读中出现的问题,借助信息技术的辅助,积极拓展渠道,让学生真正爱上阅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
大学出版社,2012.
【2]寿永明.课外阅读: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途径一论苏霍姆林斯基关于课外阅读指导的思
想【J】.教育研究,2007(0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