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乐飞
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海亮外语中学 311800
摘要:在高中时期,学生的思想观念、人生观、价值观还不够成熟,心理因素不够稳定,遇到问题后容易产生较大的心理波动,再加上高中生的阅历、知识积累等方面不够丰富,导致高中阶段的学生容易产生不自信、心理韧性较弱的表现,如果教师不能及时给予协助和引领,久而久往,高中生就会出现"厌学"的状况,学习坚持性会愈来愈低。基于此,本文就以高中生心理韧性作为出发点,对其与学习坚持性的关系做出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生;心理韧性;学习坚持性;关系
一、引言
基于现实情况而言,在如今的校园里,高中生厌学的现象比较普遍,很多学生的心理韧性较差,如此一来,就很难坚持完成学习活动。这种状况也具有普遍性,教师不能坐等视之,必须引起注重,继而增强高中生的心理韧性。而如想要完成此项工作,那么首先就应该了解心理韧性与学习坚持性的关联,所以下文将对这一部分内容予以简要论述。
二、高中生心理韧性的意义阐述
如想要对心理韧性与学习坚持性的关联做出探究,首先就需要明晰心理韧性的意义[1]。基于本质层面而言,心理韧性是高中生对于外界环境影响产生的心理作用,这种心理状态会随着外界的环境变化而变换,而高中教师要做的就是协助他们在外界环境干扰之下适应这种环境。高中生的生涯规划不仅对于学生当前的学习或生活有着直接的作用,还对以后的成长和发展具有关键效用,甚至可能会影响社会人才需求,导致人才浪费,或者人才缺失。对此,高中教师要针对不同的心理韧性制定不同的生涯规划,帮助高中生制定目标和计划,引领和带领他们参照设立的目标而奋斗和努力,坚持完成学习。但往往会存在一些学生不能很好地正视自己,认为自己能力有限,缺点多,不能完成设立的目标,所以高中教师就需要采取特定的手段,来增强高中生的心理韧性,让他们通过坚持性学习,来达成设立的目标。
三、高中生心理韧性与学习坚持性的关系
通过实践研究与探索,可以察觉到不同心理韧性的高中生对于自我认识是不同的,学习坚持性也不尽相同,其中的关系成正比。换言之,高中生的心理韧性愈强,那么其学习坚持性同样也就会愈强,反之则会越弱[2]。高中教师在协助学生增强心理韧性的时候要切实结合学生的真实状况和来做出针对的指引,让高中生更好的制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案,进而在学生努力和奋斗的过程之中促进和完善自身的发展,增强学习坚持性。
其中,教师在帮助高中生树立奋斗目标的时候,还要培养学生有一定的职业素养,明确自己的定位,来更好的完成相应的工作。当前大部分的高中生心理韧性都并没有很强,同时学习坚持性也比较一般,这也代表了需要基于这两项内容,对高中生做出更好地培育。
从二者之间的关联上而言,不同性别的高中生,心理韧性也有一定的差异,对于女生来说,在学习上突遇挫折而不愿意坚持的时候,往往更喜欢与父母交流,通过父母的协助来增强自身的心理韧性,继而重新开展学习活动,但是男生往往不愿意与父母沟通,这也使得一些男同学的心理韧性要比女同学稍差,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学习坚持性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与此同时,由于高考的存在,绝大多数的高中生都有意愿去增强自身的学习坚持性,但是却会受到心理韧性的影响,出现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状况,这种情形在城乡之中更为明显。研究表明,由于城市高中生的学习环境更好,所以总体来看,他们的心理韧性也会比乡村中的高中生强很多,表现在学习坚持性之上,城市高中生的坚持性也要比乡村高中生更强,所以从数据上来看,城市高中的升学率与乡村高中对比而言,还是会稍高一些。
如果从不同年级高中生的背景下,来对心理韧性与学习坚持性的联系做出探讨,那么可以从研究中得出,高一学生的心理韧性往往要高于高二学生,而高二学生与高三学生的心理韧性几乎没有差异,体现在学习坚持性之上,高一学生要稍稍高于高二以及高三学生,究其诱因,主要还是因为高一的学生刚刚进入到高中,因此对于环境、对于知识内容、对于学习方式等等,都有着一定的新鲜感,同时由于距离高考还有一段时间,所以高考对于高一学生的心理韧性影响还不明显,此时学生的学习坚持性也处于最佳的时期。
总之,通过大量的研究表面,对于高中生来讲,他们的心理韧性与学习坚持性休戚相关,百折不挠的积极心理,能够让学生获取到更好的成绩,从而对学生的学习坚持性产生促进效用,心理韧性作为一种心理层面的潜能,通过教师的协助,增强学生的心理韧性,可以较为直接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坚持性,以便于更好地完成学习活动。
总结:综上,根据多年授课经验分析,可以从中发现高中生的心理韧性大多呈现两极分化的状态,一部分高中生的心理韧性较强,但是也有一些学生较弱。很多高中教师也都反应在授课活动中经常发现有学生存在"厌学"的表现,无法坚持完成学习。为此,就需要教师意识到心理韧性与学习坚持性的关联,这样才可以在今后更有针对地增强他们的心理韧性,从而保证可以坚持完成学习。
参考文献:
[1]潘友兰.高中生心理韧性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J].试题与研究,2020(09):113-114.
[2]任悦. 高中生积极心理资本和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及其干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