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霏
北海小学教育集团 浙江 绍兴 312000
摘要:当代小学语文作文面临这样一个难题:学生面对一个崭新作文题时不会写,无从下笔,或者心中有话缺乏词句的积累表达不出来,或者是表达出来硬生生让人读起来味同嚼蜡,这让从事语文教学的一众教师伤透了脑筋,如何才能有效开展语文写作课堂,帮助学生突破写作瓶颈,解决“为什么写”“写什么”“怎样写”的难题,让学生不再为了写不出好作文而伤神,写作课堂当然也会变得更加轻松、愉悦。本文主要就五年级单元习作预习单设计及实施的策略作主要论述。
关键词:小学五年级;单元习作;预习单设计;实施
前言:
多数学生在写作时提笔无法下手,抓破了头也写不出一篇像样的文章,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主要原因在于:一、学生远离生活,缺乏善于观察生活的眼睛以及用心感受生活的心 二、学生的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严重脱节,导致学生虽然读了很多的书掌握了很多的素材却不知如何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如何解决以上两大写作“拦路虎”,习作预习单的运用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有效途径,帮助学生搭建阅读与写作之间的桥梁,将生活的阅历运用到文章的写作中来,提高写作效率。
一、合理设置单元习作预习单
新课标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优秀的读写能力是语文课堂教学应该带给学生的,但是现实却不太如人意,单元习作预习单能帮助我们解决这一难题。何谓单元习作预习单?单元习作预习单指以单元习作为立足点,引导学生搭建生活与写作的桥梁,引导学生走进生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记录生活,思考生活,将生活中积累的写作素材很好的运用到日常的写作过程中来。想要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单元习作预习单的设置应当合理,教师对于单元习作预习单的框架结构应当把握清楚,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提升教学效率。
例如,单元习作预习单包括了导语、内容、支架、评价等部分,教师在设置每个部分的内容时,要清晰认识该部分在写作教学作发挥的作用,从而达到高效教学目的。如在导语部分要让学生一眼就能看出本次写作的目的与内容,激发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表达生活的兴趣,可以采用师生互动式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好奇心与求知欲;在内容部分教师应当着重为学生创设真实的生活情景,针对不同的写作主题撰写不同的内容以教会学生自由表达;再就是支架结构要清晰,要为学生提示写作方法,指明写作的方向,这样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才不会像一直无头苍蝇那样毫无目的地乱飞,明确写作内容以及写作方向后,学生就会有了写作的自信;最后就是评价部分,教师通过对学生的习作进行评价,鼓励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定位,养成阅读与写作的良好习惯。
二、设计观察、阅读、活动、练笔作业
写作能力是一个人语文综合素养的体现,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想象力丰富,善于表达,是培养良好阅读习惯和写作能力的最佳时期,教师应当在实施单元习作预习单的过程中为学生设计一些观察任务,让学生的写作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还应设计一些阅读以及相关活动,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得以积累大量的写作素材,在活动过程中用心感受生活,获得体验,这样在写作过程中才不会空洞;最重要的就是练笔环节的设计,俗话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只有不断地进行写作的练习,学生才能在实践中找到自己的问题与不足从而加以改进,通过不断的练习之后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例如,教师可以为同学们布置一些观察任务,如观察一个人的表情,动作,语言等,提示学生在观察过程中一定要细致入微,要全面,抓住关键,突出本质,在写作过程中才能运用自己观察到的和别人不同的东西进行生动的写作。再就是阅读的积累,厚积才能博发,没有一定的阅读积累学生是写不出来好文章的,只有在不断的阅读过程中大量积累好词佳句,丰富知识面,才能在写作过程中进行有深度的表达;做好了一切准备工作之后就是动手练了,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进行大量练习的过程就是磨刀的过程,在进行足够多的练习后,学生在拿到一个新的作文题之后就会很快进行写作状态,提高写作效率。
三、传授学生单元整体预习的基本方法
课堂有效的开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课后的预习情况,但是很多学生并不知道该怎么进行预习,以为看过了就是完成预习任务了,这时候教师就要注意传授学生单元整体预习的有效方法了。与单篇式的教学不同,单元习作预习方法针对的是一个整体,内容更加丰富,教师应当适当放宽给予学生课后预习的时间,可以给学生两天的时间进行单元整体的预习,还可以在教师进行讲解之后结合教师的梳理进行余下内容的预习,时时调整自己的预习单,预习可以是独自一人进行预习也可以是小组合作进行预习,形式不限,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进行自由选择。
例如,教师在进行预习讲解的时候可以让学生注意关注单元的导读部分,通常来说很多学生在进行预习过程中很容易忽视这一板块,认为导读部分无关痛痒,其实不然,单元导读部分是预习过程中的重中之重,在单元导读部分编者会为读者点明主题、提示写作内容以及写作方向,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通过仔细研读导读部分,学生很快就能把握要写什么,怎么样写。第二就是梳理本单元课文文章,知道相关单元的课文有哪些,相互之间有什么联系等等。通过掌握整体预习的方法,学生得以在写作过程中把握主动权,提高写作有效性。
四、让单元习作预习单贯穿习作教学指导全过程
单元习作预习单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课前作为导学案还在于将其贯穿于整个写作指导的过程中来。在课前的时候,教师要根据本次习作的内容提前为学生下达预习任务,保证学生有足够多的时间来进行细致的课前预习,在此过程中及时和家长去的联系,发挥家长课后监督学生学习的作用,在让学生进行课后预习前,教师可以花一定的时间针对本次习作的主题为学生进行相关梳理,为学生点明本次写作的关键问题,写作方向,学生得以在预习过程中有的放矢,很好打完成预习任务。教师在习作课上根据学生的预习情况加以指导,保证写作任务很快的完成。
例如,本单元的写作主题是写人,教师在课前为学生进行写作方向的梳理,学生把握写作重点后在课后的写作过程中把重点放在一些人物描写的篇章阅读上,另外加以仔细观察生活中的一个人的表情、神态、动作等,在写作过程中对于人物的刻画就能很生动活泼,而不是硬生生毫无亮点可言。在正式开展写作教学是教师可以先将班级学生分组,引导学生在小组内就自己的预习内容进行分享交流,这样的分享过程中学生互相取长补短,你观察到的可能恰好是我遗忘掉的,在分享过程中学生也在分享生活,分享趣事,让整个教学课堂变得轻松有趣,在锻炼了学生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也增强了学生进行写作的自信心。最后根据记录内容指导学生开始写作,题目、方向、素材、细节已初步完成,学生在进行写作的过程中就会下笔如有神,能高效高质量的完成写作任务。
总结:
将单元写作预习单引入语文写作教学过程中,解决了困扰学生的习作难题,教师也不再为无效写作教学感到头疼,学生得以进行高效写作,语文写作课堂也会一改以往单调、枯燥无味的特点而变得轻松快乐起来,变成学生的写作乐园,学生得以融入生活,体验生活,观察生活,感悟生活,为今后的作文写作积累大量的素材,学生喜欢写作,爱上创作。
参考文献:
[1]张勇.小学语文单元习作预习单的设计和使用策略[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20,(4):20-22.
[2]熊梅,王敏,仲秋红, 等.小学语文习作单元学习模式的实践探索[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20,21(1):3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