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彤
湖南省怀化市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寨牙乡学校 湖南 怀化 418400
摘要:朗读教学,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文本的印象与记忆,而且可以养成良好的习惯与行为,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就要做好教学引导,带领学生投入真正的情感,去思考感悟与品味,展开声情并茂地朗读。作为语文教师,还要从多个方面来探讨有效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朗读兴趣为核心,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关键词:农村小学;语文朗读;方法
引言:现阶段,由于农村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工作,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目标模糊,内容片面,时间较少。导致整个朗读教学质量低下,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就要针对这些问题,展开详细深入的分析,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策略,提高农村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质量。
一、农村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目标模糊
部分农村地区的小学语文朗读教学,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其中目标模糊,就是主要问题之一。具体表现在:第一,小学阶段的学生,其思考能力、自我约束能力,还相对较弱。因此无法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还明确朗读目标,制定科学合理的计划。当学生的朗读目标模糊时,就缺乏了一定的动力与约束,致使学生不愿参与到朗读中,很难挖掘文本的价值与核心内容。第二,虽然在朗读教学中,教师给予了相应的指导。但是学生之间的差异较大,对于文本内容的认知不足,因此很难明确具体的朗读目标,导致朗读教学的质量低下。
(二)内容片面
受地域、资金方面的限制,农村小学的语文朗读内容,而相对片面。这位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工作的开展,就带来了很大的难度与挑战。其具体主要表现在:第一,整个语文朗读活动内容,主要以文本内容为主,很难实现课外的拓展延伸。时间久之,就会严重挫伤学生的朗读热情与积极性,很难取得显著的教学成效。如果朗读教学存在知识面窄的问题,就很难实现知识内容的拓展延伸,不利于后续的教学开展。第二,农村地区的教学资金相对较少,无法为学生提供多元的书籍,组织多元的活动。再加上整个朗读教学,主要以内容讲解为主,缺少情感的投入,导致教学质量低下。
(三)时间较少
时间较少,也是农村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问题之一,主要表现在:第一,教师重视程度不足,缺少时间与精力的投入。因此导致朗读,教学的时间较少,效率低下。整个朗读教学,主要以早读为主,课堂上朗文本朗读的时间较少,并且缺乏一定的训练。再加上整个教学任务繁重,很难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朗读时间。在学生没有完全理解文本内容的情况下,就展开了新知教学。
二、农村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明确朗读目标
在任何科目的学习中,首先要明确学习目标与计划,才能保证学习活动的有序开展。因此在农村小学语文的朗读教学中,也需要先明确朗读目标,为学生制定科学合理的计划,才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第一,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展开深入的调研分析。例如学生的朗读能力,学习习惯,阅读兴趣等,都要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接下来根据学生之间的差异,来制定合理的朗读目标。并且引导学生制定合理的朗读计划,严格遵循与落实[1]。第二,作为语文教师,还要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遵循新课改与素质教育的要求,深层次的把握文本内容。比如每一单元的主题,课文的主要内容,思想情感与核心价值等。在文本内容的深入了解下,然后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为学生制定合理的朗读目标。第三,整个朗读目标的制定,必须要遵循潜移默化的原则,引导学生一步一个脚印来提高自身的朗读能力。比如针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展开合理的分层。
对于低层次的学生,可以先注重朗读兴趣的激发;对于中等层次的学生,可以通过朗读计划与目标的制定,来不断获得提升;引导学生自觉参与到朗读中,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与行为;对于对于高等层次的学生,可以由学生自由选择朗读内容、时间,并总结分析,展开分析交流,最后实现拓展延伸,提高自身的整体能力。
(二)提供充足时间
农村小学朗读教学的开展,还需要教师为学生,提供充足、灵活的时间与机会。才能在潜移默化中,点燃兴趣,培养习惯。其具体措施如下:第一,作为语文教师,要尊重学生差异,发展学生个性,归还教学主体。鼓励学生结合自身情况,制定朗读计划,选择朗读内容与时间,最后由教师作出适当的调整与优化,引导每一位学生遵循。第二,除了利用好早读时间外,还要鼓励学生积极利用课间休息时间,主动参与到朗读活动中。并且主动与同学、教师进行沟通交流,提出自身的问题与观点,寻求有效的解决策略[2]。只有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朗读时间,才能让学生理解文章的内容与真正意义,积累丰富的素材与经验,拓宽自身的视野,提高农村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质量。第三,还要定期开展各种朗读主题活动。比如定期举办校园朗读日、利用各种节假日,组织各种比赛竞赛活动。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与竞争性,促使学生积极踊跃的参与到朗读中。作为语文教师,还要为学生推荐多元的朗读书籍,来突破教学时空的限制。比如在文本教学中,就可以为学生推荐同一作者、同一类型的文章,鼓励学生积极阅读。也可以通过校园图书角的设立,为学生推荐更多的经典书籍。包括各种历史书籍,文学书籍,儿童书籍,科幻书籍等,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三)创新教学方法
科学、多元、高效的教学方法,是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有序开展的关键。因此就需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结合教学大纲,以及多年的教学经验,摸索与探究出合理的方法策略。其具体步骤为:第一,利用信息技术。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各种现代化信息技术,已广泛应用在各行各业中,为其生产工作,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与优势。那么在实际教学中,也要积极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来吸引学生眼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比如多媒体设备,微课资源,在线课堂等,都能够为学生提供广泛的朗读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参与热情。教师可以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根据文本内容,搜集制作相应的教学课件,通过图文结合,动静结合,声乐结合,来进行内容的演示。通过优秀的、标准的朗读示范。引导学生认真观看,仔细聆听学习优秀的经验与方法,不断提高自身的朗读水平,并与文本内容实现情感共鸣。第二,组织多元的朗读活动。只有将课内朗读与课外朗读的紧密结合,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与习惯,提高学生的朗读兴趣。因此在日常的教学中就可以分角色朗读、集体朗读、配乐朗读、表演朗读、朗读竞赛等活动,丰富学习活动,吸引学生的眼球。在多元的教学方法引导下,能够促使学生全身心的投入,提高朗读教学的质量,加快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步伐。
例如在《桂花雨》教学活动中,可以通过网络资源的收集,为学生播放优秀的朗读示范片段。如:同学们,文本中描写桂花香味的语句有哪些?接下来进行朗读示范:“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接下来通过优美旋律的配乐,引导学生之间展开朗读竞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朗读活动中。
结语:综上所述,本文针对农村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及有效策略,展开了详细深入的分析。希望为后续的教学工作,提供相应的参考与依据。那么在今后的语文朗读教学中,就可以通过明确朗读目标;提供充足时间;创新教学方法等策略,来提高朗读教学的质量与水平,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龚莉.探析农村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有效方法[J].读与写,2020,17(4):60.
[2]朱淑贞.农村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有效方法[J].华夏教师,2020,(12):86-87.
[3]张兆坤,刘宇昕.浅析农村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有效方法[J].学周刊,2019,(3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