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育秀
广东省河源市紫金县龙窝镇高坑小学 广东省 河源市 517400
摘要:思维导图是一种高效有效的教学思维形式,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思维的发散所形成图形结构,能够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锻炼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以及语言应用能力。作文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体现,在教学过程中习作教学也是教师和学生比较头疼的问题。现阶段通过思维导图的应用,在教学中有效地提高小学语文习作教学质量,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更为出色的表现。因此在本文中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探讨和分析一下思维导图如何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应用。
关键词: 思维导图 小学语文 习作教学 应用探究
1.引言
写作是一项较为综合的部分,在教学过程中其需要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语言应用能力。所以对于大多数的学生而言其难度比较高,在写作教学过程当中学生在写作中没有思路,或者写作时思路比较乱。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不断提升自身的思维逻辑能力,在表达的过程能够更加具有逻辑化,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在写作当中提高自身写作能力,促进班级学生能够在教师引导和带领下不断提升自我。
2.当前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
2.1学生缺乏习作的积极性
在当前的写作教学当中学生对于写作的积极性不高,在写作当中学生会比较头疼,许多学生在写作中没有思路,在写作中没有话题。对于大部分的学生而言在写作的过程中没有一个系统的写作思路,学生在写作当中对于写作方向不够明确,写作内容素材上的缺乏,其大大影响学生写作的兴趣。同时在课堂上学生长期处于被动地位,也会影响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从而抑制学生习作能力的提升。
2.2习作教学的单一化
在习作教学过程当中教师的教学形式过于单一,在课堂教学过程当中教师更多注重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程度。在教学当中教师通过对于写作技巧的培养以及学生对于写作素材的掌握,以让学生在学习中进行记忆和掌握,这样的教学形式过于单一化,从而导致课堂学习质量和效率大大降低,习作是学生自身能力的提升,而不是通过技巧和素材的就能够提升,其缺乏一种自主性。
2.3缺乏对于学生习作能力的提升
现阶段的习作教学中教师缺乏对于学生习作能力的提升,习作主要体现在思维逻辑能力以及语言综合应用能力的体现,教师在课堂上更多注重学生对于一些范文的讲述,在教学过程中没有注重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应该注重学生对于写作的练习,而不是让学生通过这种记忆的形式进行学习,通过这样方式的学习效果学生必然处于一种被动的情况,从而大大影响学生学习质量和效率。
3.如何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
3.1利用思维导图构建知识体系
在习作的过程中其是包含多个环节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和启发学生,让学生在习作的过程当中能够对习作结构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在习作中能够让学生具有一个清晰的思路。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这样几个部分进行讲述,首先在习作中学生能够明确立意,在习作的过程中了解自己应该朝着怎样一个方向进行写作,同时能够以怎样一个写作中心所展开。让学生在脑海中有一个印象。其次在写作当中学生应该了解自己分成几个部分,对于人物环境的介绍、故事情境的推动、中心立意的展现以及最后的总结部分,然后在写作当中学生可以应用哪些素材,使文章显得更加丰富多彩,在这样一个过程当中使学生习作更加系统。在写作过程当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首先对知识体系进行构建,让学生在脑海中形成一个大致的思路,然后在习作的过程中学生跟着知识体系的结构进行,让学生能够对自己的知识体系有一个掌握。
最后在课堂上教师让学生对自己的作文进行讲解,让学生分析一下自己的知识体系是怎样的,使学生在写作当中能够明确自己的思路和方向,在写作当中能够更加井井有条,使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和带领下不断提升和锻炼自我。
3.2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在写作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具有一种发散思维的能力,在习作中许多学生表示自己在写作中没有什么内容可以写,其主要原因就是学生的思维过于局限化。在写作当中学生缺乏一种发散性的思维,往往在写作过程中学生会根据同一件事进行描述,这样的写作不仅内容上较为单一,在表现形式上也是比较单调。教师应该让学生能够根据一个主题进行联系,让学生的写作有更多的方向。使学生写作更加全面和具体,帮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有更为出色的表现。
像是在写作中教师以一个关键词让学生进行联想,比如教师以“友善“为关键词,学生能够表述平和、善良、待人接物等方向的关键词让学生进行训练。教师可以通过思维导图,让学生将中心关键词写下来,然后学生根据关键词的内容进行联系,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最后学生选出自己较为满意的几个词语进行写作。接下来教师进一步提升教学层次,让学生以一个主题进行短篇练习,使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以一个主题分段进行陈述,让学生进一步提升自我,让学生喜欢上写作。发散思维的训练工作需要教师耐心去引导学生,前阶段学生在练习中必然会存在问题,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引导,像是对于关键词的描述,教师可以将这个关键词进行分析和处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进行应用,从而鼓励班级学生可以在学习活动当中提高自身的思维能力。最后教师应该反复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以让学生在习作当中有更为出色的表现。
3.3读写结合,加强学生的应用能力
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应该在日常教学工作中下功夫,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读写结合,让学生在阅读中掌握经验。阅读中会包括一些比较优美的句子,同时在写作当中学生也能够提高自身的应用能力,对于文章中所应用的修饰手法,写作思路进行学习,让学生在习作中有更为出色的表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培养学生一种思维导图的形式进行阅读,在写作中对作者的立意、人物描写、环境描写、以及情感抒发的方式,整体文章的节奏性进行分析和应用,让学生在阅读中进行记录,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提升自身写作能力。
在读写当中教师要求学生通过思维导图的形式记录后,让学生进行仿写,根据作者的描写手法和形式,让学生通过一个主题进行写作,在这个过程中就是学生对于写作技巧能力的提高。其次在课堂上写作就是让学生能够在阅读中掌握一些写作素材,学生通过对于文章的阅读,对于文章中的素材进行记录,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方式进行理解,学生通过记录和掌握让学生在仿写中进行应用,提高学生的成就感,从而让学生在写作当中更加自信,让学生在习作中更加努力,将写作作为自己的兴趣爱好发展,不断进取和进步。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本文中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分析如何应用思维导图提高小学习作教学质量。在教学中通过思维导图为学生构建系统的知识体系,让学生能够在习作中树立正确的方向和目标,然后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让学生在写作中有更多的方向。最后通过读写结合的方式加强学生的应用能力,以让学生在写作中更好地提升自我,通过思维导图模式来提高自身的习作能力。
参考文献:
[1]李丹丹.思维导图助力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思路实现“裂变”[J].教育科学论坛,2021(07):10-13.
[2]魏雪峰,杨帆,石轩,乔柯栋.协作思维导图策略促进小学生习作的行动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20,30(06):47-54.
[3]冯少芳.研究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的应用[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05):157.
[4]张达女.运用思维导图优化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实践研究[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8(03):2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