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晶
盘锦市实验幼儿园
摘要: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做好幼儿教育工作,能为儿童将来进入小学阶段,打下坚实的基础。科学实验证明:语言教育能够刺激人体的大脑皮层,提高人的智力水平。幼儿教育不仅仅是课本知识,以及行为习惯的教育,还要特别注重对儿童进行语言教育,通过系统的语言训练,儿童能够获得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本文的主要行文目的,是分析当前各幼儿园的语言教育工作的现状,以及根据现状拿出有效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幼儿园;语言教学;情境创设法
引言: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能让他们与身边的人更好地沟通,所以幼儿园的教育工作,不能只停留在行为习惯的指导、课本知识的学习,还要注重拓展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对于我们的教师来说,根据课程指定发展目标的时候,要考虑到幼儿语言运用的现状,在平时的教学工作当中,合理地使用教学方法,让幼儿充分掌握语言的运用技巧,以便提高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
一、幼儿园语言教学现状分析
(一)以玩为主以学为辅
幼儿园的教学与小学和中学阶段相比,是有着本质区别的。处于幼儿期的孩子,生性更加活泼而且接受知识的能力相对较弱,因此在各幼儿园里面,在文化课方面对学生并没有强制性的要求,大部分幼儿园还是尊崇以玩为主以学为辅的办园模式。教师的教学任务,就是带领班级内的幼儿,有目的地开展游戏活动,在游戏的过程中去锻炼他们的反应能力和思维能力。利用游戏的方式辅助教学,的确能够促进孩子的发展,但是这并不能对他们的语言能力有提升,在这种教学模式的主导下,大部分幼儿不具备运用语言,正确表达自己观念的能力。对语言的巧妙应用,往往是到了小学之后,“以玩为主”的教学方法虽然乐于被儿童接受,但是那些对孩子有高要求的家长,并不接受这种教学方式。
(二)忽视了语言教学环节
教学实验证明:对幼儿阶段的孩子进行语言教育,能帮助他们掌握语言的运用技巧,形成固定的运用语言的能力。这不仅能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力,也能让他们的人际交往变得更轻松,幼儿正处在人生的初期阶段,对很多新鲜事物都充满好奇心,如果此时能够借用园点的环境优势,鼓励幼儿大胆地说,教师会很明显地发现,孩子地语言能力得到提升了。但遗憾的是,大部分幼儿园并没有把语言教育,作为一项专门的课程来学习,教师喜欢以语言沟通+肢体动作的方式,与孩子进行沟通,学生对信息的判断,完全依靠头脑思维进行信息的解析。忽视了语言教学环节,可以明显发现:很多孩子的文化程度,都已经达到了大班的标准了,但在“说”这个方面,还是存在很大的缺陷,孩子因为掌握的词汇量有限,就不能用语言准确地表达自己头脑中的想法。
(三)教师对学生的干预力度不够
幼儿阶段的很多孩子,其实都还不能正确地说、完整地说,比如某幼儿园的儿童张强,总会把“吃饭”说成“稀饭”,虽然教师平时能够根据孩子不正确的发音,判断出该幼儿到底想说什么,也能够根据孩子说话内容及时给出回应,但是老师从来没有对这个孩子进行纠正。幼儿也习惯性地认为:从来没有人指出我发音不标准,那么这样的说话方式肯定是对的。久而久之这会形成一种很难改正的习惯,升入小学一年级,在学习拼音这个部分的时候,麻烦就出现了,张强始终分不清“吃饭”和“稀饭”,到底有何区别,类似的字音错误还有很多。所以进入一年级之后,张强学习语文的拼音部分,总是感觉非常吃力。幼儿阶段的语言教学,教师需要多对学生进行干预,发现幼儿在语言的运用方面不够规范时,要及时指出其错误,并且亲自示范正确说法。
二、情境创设法的应用策略
要改变幼儿语言教学的不合理现象,我们必须要使用新的教学方法,从行业内反馈的情况来看,情境创设的运用效果就非常不错,它对幼儿的提升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利用情境创设法增加课堂的趣味性
幼儿具有对外界新鲜事物,具有强烈好奇心的心理特点,因此在进行语言教学的时候,教师要充分利用好幼儿的这一特点。在进行语言教学时,借助故事表演和角色扮演的方式,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让幼儿从精彩的故事中,学会语言表达的技巧。比如某幼儿园教师王某,为了让孩子能够掌握语言的运用方法,决定以故事教学活动《狼来了》,来贯穿整个教学环节,首先从全班的孩子中,选出几个有表演天赋的孩子,分角色进行扮演,由这几个小演员来传达故事的内容:大灰狼伪装成小白兔的妈妈,要求屋内的小兔子开门。小兔子们都听说过大灰狼骗人的故事,所以在识别它的伪装之后,用语言拒绝了大灰狼的请求,最后小兔子们成功脱险,兔妈妈夸赞自己的孩子们聪明、果敢。故事表演结束之后,教师设置好提问和解答的环节,让全班的每个孩子都参与进来,这样的课堂趣味性很强,很容易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二)利用情境创设法增加课堂的艺术性
使用情境教学法的目的,是让教学内容显得不那么生硬,激发幼儿的兴趣,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所以我们在使用情境教学法的时候,要注意借用科学的手段,让教学内容更加艺术性,用艺术去熏陶孩子,能开拓他们的视野,增加他们的艺术情怀。在教学内容当中,引入一段优美的音乐,让学生从舒缓的音乐中放松情绪,或者在教学课件当中加入一幅优美的图片,此时教师可以告知学生:好的作用是需要用心创作的,我们也可以模仿这个小朋友的风格,画一些自己喜欢的东西。受到良好的艺术熏陶之后,学生动手创作的欲望会更强。比如幼儿园教师王老师,在介绍完别的孩子的优秀作品之后,鼓励本班的孩子大胆创作,孩子们在进行绘画作业的时候,王老师在旁边巡视,看到比较优秀的作品,相机在全班同学的面前进行展示。在作品创作之后,学生会有更加深刻的感受,此时王老师要求学生,以“首先、然后、最后”的固定语式,要求学生来介绍自己的作品,因为学生有亲自创作的经历,再加上教师给与了固定的语句样式,所以在介绍作品的时候,相对来说比较轻松。
(三)利用情境创设法设置悬念
利用情境教学法进行教学,要注重设置悬念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幼儿阶段的孩子,好奇心特别强,对于一些有悬念的问题,他们特别喜欢刨根问底,此时不应该以不耐烦的态度,去应付提问的儿童,另外我们的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要注重设置有悬念的环节,给予儿童大胆质疑的机会。让他们从为什么?这样做到底对不对的固定句子中,对自己听过、见到过的事情进行反思,设置这样的问题,能够激发幼儿的表达欲望,在不断的表达中幼儿能够逐渐明白一些道理,这不仅提高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也让他们形成了一些基本的是非观念,以及良好的品德习惯。
三、总结分析
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新时代的孩子,应该具备语言运用的能力。所以我们必须要重视幼儿阶段的教学质量,这关乎到孩子以后的成长,我们要从多个维度对幼儿进行培养。在平时的教学中,不仅要注重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提高他们文化课的水平,还在关注语言能力的训练,教师借用情境创设法,为幼儿的语言训练创造一个好的环境,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到知识,提高语言运用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张晓荣. 情境创设在幼儿园语言教学中的运用[J]. 好家长, 2017, 000(021):89-89
[2]沈颖. 情境创设在幼儿园语言教学中的应用[J]. 启迪与智慧:教育, 2020, 000(001):P.73-73.
[3]潘志霞. 情境创设在幼儿园语言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 文渊(小学版), 2019, 000(002):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