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晶
宜都市杨守敬学前教育集团 湖北省宜都市 443300
【摘要】:随着对幼儿园亲自然活动研究的发展,幼儿园亲自然社会实践越来越受到关注。在明确幼儿园亲自然社会实践活动价值的基础上,指出幼儿园亲自然社会实践活动的现状,进而尝试性地探索幼儿园亲自然社会实践活动的策略,旨在通过亲自然社会活动实践落实对幼儿身心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推动学前教育教学活动改革。
【关键词】:幼儿园;亲自然;实践活动;价值;策略
引言
在陈鹤琴先生所倡导的“活”教育思想理论指导下,幼儿园和教师应将幼儿带到真实的自然环境中,使幼儿在与自然与社会接触的体验式活动中获得知识与习得能力。处于社会性发展关键期的幼儿对身边的自然社会充满了兴趣,教师为幼儿创设亲自然社会实践活动能使幼儿在活动体验中感受社会,进而达到适应社会的活动效果,也能发挥亲自然社会实践活动的教育价值[][1]。
一、幼儿园亲自然社会实践活动的价值
(一)给予幼儿锻炼与学习契机
亲自然社会实践活动既是幼儿园重要的教学活动环节,又为幼儿掌握新知识、习得新技能提供学习途径。幼儿园亲自然社会实践活动不仅能有效弥补幼儿较少接触自然的实际问题,而且能给予幼儿锻炼与学习的契机,对幼儿身心和谐发展提供支持。
(二)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品质
教师所创设的亲自然社会实践活动可以为养成幼儿良好行为品质提供支持。自然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与活动材料,幼儿的发展需要自然,亲自然社会实践活动为教师引导幼儿感受积极的生活、体验自然之美,进而实现在亲自然社会实践活动中对幼儿良好行为品质培养的活动效果。
(三)助力幼儿的可持续性发展
幼儿各项能力的发展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下实现的[][2]。教师以自然和社会为立足点为幼儿创设亲自然的社会实践活动,能使幼儿在与自然和社会的密切接触中,通过体验式的活动收获知识与习得技能,给予幼儿可持续性发展的活动支持。
二、幼儿园亲自然社会实践活动的现状
(一)活动形式
幼儿园亲自然社会实践活动的形式有待丰富,既使多元化的活动形式支持自然环境中丰富的教育元素的体现,又为支持幼儿开展亲自然的实践活动提供载体,以通过多样化的活动形式,落实促进幼儿身心发展的活动目标。
(二)活动指导
教师对幼儿的亲自然社会实践活动的指导仍有提升的空间,如引导幼儿与自然事物进行充分互动,深挖自然环境中所蕴含的教育元素,利用自然事物或者是自然现象激活幼儿的兴趣,指导幼儿进行自主性的探究。
(三)活动效果
幼儿园亲自然社会实践活动的效果尚存完善的空间,具体为幼儿在教师提前设计好的内容中开展活动,会存在注意力不集中或者参与度低的现象,个别教师侧重在活动中向幼儿传递知识,导致幼儿未能在实践活动中形成对自然的积极性情感。
三、幼儿园亲自然社会实践活动的策略
(一)以促进幼儿发展为活动目标
社会实践活动既可以使幼儿切身接触大自然与社会,又可以为幼儿提供探索性学习活动的支持。教师在创设幼儿园亲自然社会实践活动中,要以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为目标。一方面,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实际生活,在充分利用自然与社会优质资源的基础上,为幼儿的亲自然社会实践活动提供丰富的主题内容。如教师结合植树节丰富幼儿亲自然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
在园所内或者是社区,幼儿种下自己的小苗,或者是制作自己的标识认领小树,给树浇水、施肥等,在活动中幼儿认识到树与我们的关系,知道植树的意义与形成爱护小树的认识。另一方面,幼儿的生活与学习是在真实环境中形成的。教师应在亲自然社会实践活动中着力培养幼儿的能力,使幼儿在体验式的活动中身心各方面得以发展。亲自然的社会实践活动多是以幼儿体验式的活动形式有效展开,在体验式的活动中,幼儿既会与自然活动环境产生互动,促进幼儿交往能力的发展,又可以促使幼儿调动自身的多器官参与其中,使幼儿的身心都能在实践活动中得以发展与完善[][3]。
(二)实施多元且科学指导的活动
1.创设多元化的活动
教师应以自然资源为中心,使幼儿亲近自然为目的,为幼儿创设多元化的亲自然社会实践活动[][4]。以幼儿园种植的植物为例,教师可以带着幼儿走出教室,在户外围绕树的主题开展一系列的活动,用幼儿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下新芽的生长变化,闻一闻花的味道,摸一摸树叶,说一说看到的树叶形状,收集落下的树叶,描述一下自己所想的创意作品等,使幼儿能在实践活动中不仅能尊重自然与感恩自然的赋予,认识到自然的美好,而且能在体验式的活动中发展能力与拓展潜能。
2.科学引导幼儿活动
幼儿园亲自然社会实践活动对教师的活动引导提出较高的要求。一方面,教师不仅要亲历所创设的亲自然社会实践活动,而且要持有童心体验幼儿的角色与活动情感,与幼儿形成情感层面的共鸣,确定和调整活动目标使亲自然的实践活动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实际需求。另一方面,教师以幼儿的视角或者是认识出发,对活动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思考与解决,创设条件支持幼儿在活动中开展探究活动的需要,引导幼儿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到活动中,使幼儿的注意力得以集中,并且给予幼儿活动中充足的学习动力,如从幼儿兴趣与爱好入手引导幼儿自主探究。
(三)通过家园共育开展实践活动
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地指出,园所要加强与社区和家庭的合作力度,既做到充分地挖掘家长与社区环境的优质资源以用于幼儿教学活动,又可以为幼儿生活与学习扩展无限空间[][5]。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调动与协调家长资源的方式,达到为幼儿拓宽亲自然社会实践活动途径的效果。一是教师可以从家长的职业入手挖掘可以利用的优质资源,尤其以幼儿易于操作和理解的职业为重点,如农研所、卫生局、银行、医院、社区等,为幼儿园亲自然社会实践活动的创设提供支持。如教师利用幼儿的爸爸在在农研所工作,对种植方面的事项既熟悉又专业的优势,组织班级幼儿进入实验田,在工作人员的协助下幼儿观察与参与种植活动。二是教师调动家长资源,不仅可以有效地激活家长参与幼儿园社会实践活动的主动性,而且可以使家长充分地认识到亲自然社会实践活动对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积极性作用,达到通过实践活动推动家长完善教育认识的活动效果,为在幼儿园亲自然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家园合力效应奠定基础。另一方面,社区所具有的优质资源也是教师创设幼儿园亲自然社会实践活动应充分利用的。例如,教师组织幼儿在社区开展“小小清洁工”的社会实践活动,既能使幼儿进入社会环境培养幼儿的社会实践能力,又可以在活动中使幼儿懂得环境保护的相关知识,如垃圾分类,与从情感层面认识到环卫工作的辛苦。
结语
发挥幼儿园亲自然社会实践活动的价值和有效策略的实施,既需要教师及时调整教育教学理念以适应亲自然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又需要教师不断地探索与实践以创设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的亲自然社会实践活动。
【参考文献】:
[1]成秀玲.幼儿园自然生态主题学习活动的有效实施——以“神奇的植物种子”主题学习活动为例[J].教师,2020(24).
[2]金文.探体验式教研之意 促教师专业化发展——以“自然就该这样玩”教研活动为例[J].山西教育(幼教) ,2021(02).
[3]鲍凤连.幼儿园开展亲自然活动的理论与实践[J].教育观察,2020(08).
[4]陈军艳.从“走马观花”到“深度体验”——浅谈幼儿园外出实践活动的设计与组织[J].幼儿100(教师版) ,2020(10).
[5]席艳霞,许爱华,穆冬润.幼儿园主题活动园本化的实践研究——以静宁一幼“主题活动”教育实践为例[J].甘肃教育,20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