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谦
四川省泸州市古蔺县石宝镇长坪小学 646503
【摘要】阅读会对一个人产生深远的我影响。在小学生的这个阶段中,教师应该着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树立其正确的阅读方法。小学生在校学习的期间,学生正是其努力探索文化知识和学习基础知识的实践能力,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好奇,教师应该探索和深入分析阅读方式对于每一位同学的不同方法,因人而异,在学生心中树立好读书,读好书的生活习惯。阅读对每一个人来说只有好处没有坏处,教师应该在这一关键时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阅读思想,形成终身阅读的好习惯。这就要求教师积极探索新的方法,培养学生能够自觉阅读的好习惯,只有一个好的阅读能力,学生才能在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可以积极探索阅读中的深刻道理,能够自觉进行学习,感受阅读中来自近现代不同的文明,进而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自主阅读能力;背景;意义;措施
【正文】小学语文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其探索意义和实际应用仍需要教师的不断努力和突破。小学语文自主阅读能力需要循循渐进的培养,需要许许多多老师不断的探索。不可否认的是,小学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是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是符合素质教育建设全方位人才的必要需求,探索自主阅读能力的提高,需要立足具体的实践,对不同文章深入浅出的分析和详略得当的安排,可以感受到不同的语文魅力,学习不同的新文化新思想,从而指导学生能够更好的实践生活,指导生活。
一、现代小学生自主阅读的现状
面对现代知识竞争激烈的情况,小学教师更多的是培养学生应试教育的策略,更多的在乎如何做对题,而不是对题目要求的理解和分析,阅读作业多是课外作业,需要学生课下自主完成,这一现状导致对于阅读任务难以有效的完成。通过调查显示,部分同学没有阅读的习惯;部分同学对于阅读的目的不清晰;部分同学没有掌握阅读的方法;最重要的是绝大多数家长对孩子的阅读习惯不太重视……种种原因结合,最终导致阅读在具体学习中难以继续。近些年,随着社会和国家对教育重视的不断提高,对待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也逐渐成为一种新的探索。小学生正处于一个探索好奇的时间,对于新的知识和新的社会充满好奇心,学习东西很快的时间,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小学生探索世界,了解知识的关键黄金时间对学生进行自主阅读能力的提高培养。
二、分析小学语文自主阅读培养能力的意义
探索小学语文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顾名思义就是要求学生能够自主阅读学习。俗话说,书中自有颜如玉。所以对于阅读来说,不需要怀疑,培养自主阅读能力是一件百利而无一害的事情。一方面阅读能力的提高必然可以带来学生阅读体验的提高,可以循循渐进的培养学生共情意识,能够身临其境的感受到阅读所带来的感悟和体验,足不出户可以使学生领略到不同的文化魅力和风土人情。小学生正处于一个知识积累的时间,接受不同的文化和知识,不仅可以丰富小学生的思想文化,而且可以学习不同的为人处世的方法。另一方面自主阅读能力培养的提高,既而可以使学生的文学素养得到提高,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的能力也会有所提高,为后来语数英政史地理化生的学习奠定基础,语文是学习的基础,而阅读是语文的基础,小学生只有培养自主阅读能力,才能愿意读,乐意读,最终在读书中找到人生的真谛,学习的快乐。
三、探究小学语文自主阅读能力培养的方式方法
2.1激发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在阅读中找到快乐
兴趣是一个人最好的老师,只有培养学生热爱读书的兴趣,才可以使学生能够自愿读书,乐意读书。教师要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需要因人而异,选择适当的方法来教育和指导学生。对待小学生来说,教师要引导学生选择适当的阅读文本,自然不适合选择生涩难懂的文言文和外语读本,可以选择一些童话故事,小故事大道理此类的阅读文本,在一些简单易懂的故事中,学生可以明白一些简洁的道理,在轻松有趣的阅读文本中,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在一些展示祖国奇妙风景的图片中,可以使学生腾升起浓厚的爱国热情。
在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桂林山水》中,教师可以通过PPT和视频教学,展示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丽图片,进而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在桂林山水的绝妙风景中,感受桂林人民浓烈的热情,通过对桂林山水的学习,可以让学生进行拓展思维,自主学习阅读一篇关于描写风景的文章,进行分享和交流。在学习人教版第三单元第十课《黄河是怎样变化的》中,因为引起黄河变化的原因是很多的,教师可以通过观看纪录片并且结合课本知识,随后让学生进行引起变化原因的分享,学生通过思考和交流,在阅读中不断的进行思想上的升华,在阅读中学会思考,在阅读中总结知识的积累。
2.2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掌握自主阅读的方法
一个好的阅读氛围的培养可以带动学生自主阅读,小学生自我管束能力需要有待提高,阅读方式较为单一,且阅读能力也较差。教师需要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小学生模仿能力较强,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可以形成一种示范带头作用,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模仿和学习,进而形成一种合力的积极氛围。通过大量的阅读,学生会逐渐掌握阅读的方法。针对不同的阅读文本,阅读的方式也会有所不同。对于一些精读的文章,需要学生静下心来,甚至需要做笔记进行记录和分析。对于一些浅显易懂的文章,学生可以通过简单的略读来达到了解文章的意思。阅读能力的培养绝对不是阅读几篇不同类型的文章所带来的体会,自主阅读的培养需要自身加强阅读的理解,在阅读中寻找感悟和丰富自我体验。最后通过自主阅读来具体指导实践和学习。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十三课的文章《和时间赛跑》,使学生在通过“我”因外祖母去世而伤心,父亲教导我的一段话中,明白时间的可贵,要珍惜时间以及明白时间的重要性。教师可以通过这篇课文,让学生说一说谈一谈自己对时间的看法,在交流和学习中体会时间的珍贵。在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十七课《可贵的沉默》中,父母知道子女的生日,孩子却不知道父母的生日,这漫长的沉默,在这一过程,教师要教导孩子感恩父母,为父母尽可能的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父母是最值得所有人感恩的,教师要引领学生深度课文,深入剖析,让学生真正理解要感恩父母的真谛。阅读从来都不是简单的囫囵吞枣的读一遍,阅读的真谛在于真正的了解作者感想,读者和作者双方彼此达到共情,进而真正的学会阅读,在阅读中体会人生百态。
【结束语】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需要学校和家长的共同支持,通过阅读自主阅读学生可以体会到更深层次的体验,可以在阅读中不断丰富自我的学识。当然,阅读能力的培养也需要全方位人员的共同重视。学校应该加大对阅读力度的宣传和培育,积极倡导营造良好的条件;教师应该努力寻找阅读的正确方式,选择最有效和适合的方法来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家长转变阅读观念,积极引导孩子自主阅读。对于小学语文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绝对不是对单一语文阅读能力提高的一种方式,这更是一种传递文化传递知识的一种途径,需要社会和学校的,家长和学生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苟永霞.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21(17):38-39.
[2]苏海红.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21(16):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