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小芸
广东省江门市恩平市恩城街道办事处第二小学 广东省 江门市 529000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素质教育也深入实施,而且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重视教材知识内容的传授引导,而且还要将德育教育融入到学科教学当中。实施素质教育已然被提上日程,被国家和社会所重视。小学语文是一门思想性极强的学科,在语文教学中融入德育教育是非常中重要而又契合的教学方式,那么教师应该怎样将德育教育融入到语文教学中呢?本文主要对小学语文德育教育的新思路进行探究,希望可以给大家带来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德育教育;新思路
在语文教学大纲中规定“语文教学要在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同时,要使学生潜移默化的接受到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等多方面的教育,进而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和品格。”小学语文教学内容主要是以教材为主,而教材中的课文都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最佳范文,对学生渗透德育教育有着非常直接的优势。对于德育教育不能把其当作是附加的任务,应该注重熏陶和感染,所以教师要紧跟新课改的步伐,尤其是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把德育教育与语文教学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提高学生德育素养,促进学生全面性发展。
一、影响德育教育的开展的主要因素
虽然德育教育已经开展多年,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德育教育中依然存在着许多的问题,老师和家长对学生的期待重点始终是放在成绩上,对学生道德素养的培养过于疏忽,所以德育教育始终是空口号,没有落在实处,而很多语文教师教育思想过于陈旧,将教学的重点放在语文理论知识的讲解上,只为了完成自己的教学计划,提升学生的成绩,这样对于语文教学与德育教学相结合的理念相差甚远,甚至有的老师只有在学生犯错误的时候,才会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这样的教育方式自然会影响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小学时期是学生思想和学习意识建立的关键时期,对学生思想品质和人格塑造要加以重视,注重小学生的德育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1]。
二、小学语文德育教育的新思路
小学时期,是学生长知识、养习惯、建立思想的重要时期,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和道德价值的培养极为关键,“少年若天成,习惯成自然。”对小学生的德育教育要从小的时候就要重视,将德育教育渗透到语文教学当中是十分重要的,对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有着良好的辅助作用,为学生今后的生活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那如何才能有效的将语文教学与的与德育教育相结合呢?以下是我的总结,希望大家可以借鉴,提出意见。
(一)教师要树立良好的榜样力量
教育的本质是一种引导,“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是用来传授道理、交给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人。而在新课改不断的深化改革,教师也要转变自己的思想,首先就是“教书”到“育人”,做好学生的引导者。小学生处于人生刚起步的阶段,他们内心真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尚未形成雏形,所以他们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很容易去模仿一些人的行为和习惯,而作为与之朝夕相处的老师,我们一定要为学生树立好榜样,让自己成为学生学习的楷模,所以教师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以及道德观念,用自身的魅力去感染学生,比如,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的自己的言行举止、衣着形象等等行为,将自己最好的一面呈现给学生。
而教师也应该注意德育教育的方式和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难免会教育一些调皮捣蛋的学生,而在老旧的教育观念中,教师喜欢用批评式的教育方式,比如让学生罚站,或者是辱骂学生,而这样的教育方式很有可能会伤害学生幼小的心灵,让学生对你产生厌恶,甚至会让学生的思想走向极端,所以教师要改变这种教育方式,对于犯错误的学生要注重引导,尽可能避免体罚和批评学生,多给予一些理解性的教育。这样会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有效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改变学生的思想观念。
(二)在课堂中渗透德育教育
语文教材是小学生重要的教学内容,而教材中的文章大多数都包含了一些特定的思想感情,教师要加以利用,将文章中渗透的与教育,进而引发学生的思想转变[2]。例如在学习《祖国在我心间》这一篇课文时,在教会学生识字认词之外,还要让学生了解文章所要表达的意思,引发出学生热爱祖国的激情,树立维护祖国利益的意识,而在在教师讲解中心思想的时候,也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爱国情怀。
事实上在语文课堂渗透德育教育并不会占用太多的时间,适当的渗透反而激发学生对语文的热情,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记忆,例如在学习《妈妈的账单》
这一课文时,教师就可以正对课文的意境,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让学生分享妈妈对自己的爱,让他们在生活中去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等德育教育,如此一来,对学生进行“孝文化”的教育,还能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印象。
(三)在实践活动中渗透德育教育
在语文教学中融入德育教育需要教师做好引导,为学生设计相应的课程,或者是提供相应的实践平台,让学生能够亲身参入到教育之中,教师可以采用多媒教学方式,利用图片、视频等感官对学生进行教育。例如在“只有一个地球”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先展示一些地球上优美和壮丽的景象,给予学生视觉上的感化,之后再找一些各地区被污染的照片,让学生感受到地球被破坏的情形,进而引发学生对保护地球、保护生态环境的情感。
之后,教师还可以布置课外作业,让学生深入到现实生活之中,比如调查社区的污染情况、村庄的污染情况,鼓励学生参加一些保护环境、助人为乐的实践活动中,从实践中练就自己的良好品质。所以在实践中渗透德育教育,与教学相结合,进而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四)开展写作教学
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语文写作是体现学生对语文知识掌握的一种检查方式,而写作教学也是德育教育内容渗透的重要方式方法,可以让学生从写作中体现自身的价值观念以及内心最真实的想法,进而对学生的教育做出调整。而教师也应该调整自己的教学观念,明确知道好文章不仅仅是美文、美句,其文章所表现出来的良好品质也是好文章的体现,所以教师可以运用一些具有德育教育的词汇做命题作文,让学生进行写作[3]。比如:爱国主义、感恩、人生观、榜样、做人、孝道等具有教育意义的话题,并且教师要进行细心的批改,充分的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思想情况,从中挑选出较好的文章加以鼓励,或者是在班级进行分享。而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中找到价值观念,提升自身的道德品质。
同时教师还可以要求学生每天写日记,通过学生的日记对学生进行深入的了解,而且老师还可以通过日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调整和督促。开展写作教学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教学方式,教师要在平时的教学中加以利用,从而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语文教学是德育教育开展的重要手段,所以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语文教学的资源和教学方式,在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知识之外,还要积极做好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使学生全面性发展,而单单的语文学科进行德育教育也非更具全面,所以将德育公寓融入到各个学科之中也应该早日提上日程,共同为学生德育教育做出应有的贡献,保证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
参考文献:
[1]李向伟. 对小学语文德育教育的新思路探析[J]. 读与写(教师), 2019, (1):1-1.
[2]陈金财. 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思路及意义分析[J]. 求知导刊, 2019, (11):14-14.
[3]付海燕. 新时代背景下小学语文德育教育新思路[J]. 考试周刊, 2019, (18):3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