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美育教育

发表时间:2021/4/25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第3期   作者:江世平
[导读] 当今的素质教育就是要求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
        江世平
        白塔畈实验学校楼冲教学点    安徽省 六安市 237322
         
        摘要:当今的素质教育就是要求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这就是说中小学教育应做到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本文仅就小学数学学科教学过程中如何进行美育渗透,发掘数学类的因素,引起开蒙,谈一点粗浅认识。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教学中 美育教育
        
        一、讲究课堂教学的语言美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语言美主要体现在数学语言的严密性、科学性、简洁性、启迪性和童趣性上。
        首先,数学学科是一个极为严密的学科。小学数学课堂语言讲究严密性尤为重要。要真正做到字斟句酌,“咬文嚼字” ,必须杜绝随意性,千万不能向学生提出“把10米长的绳子分成5段,每段多长?”这样缺乏严密性的问题。其次,小学教学课堂教学是教师向小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的主要途径,因此,必须同注重课堂语言科学性。教师要恰到好处地运用数学术语,准确地运用数学语言。尤共是在讲授概念、法则、定律、公式等重点内容时,关键字词要准确把握,绝不能出现一些模棱两可,仅是而非的语言。第三,小学数学课堂语言也要象写文章那样,有详有略,详略得当。同时要干净利落,不罗唆,不拉杂。要使学生听后有种“小葱拌豆腐一-一青二白” 的感觉。第四,小学教学课堂语言还要有利于启发学生 的思维,要引导学生动手动脑,积极思考,不断接受新的知识,掌握新的方法。第五,小学数学教师要充分认识自己的教学对象,把握儿童的心理特征,使课堂语言富有童趣。可以采用编儿歌,讲故事,做游戏等形式,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乐,做到“课虽尽趣犹存。”此外,教师若能运用生动、形象、幽默而富有韵味和乐感的语言来讲述教材的内容,就更能使学生如坐春风,如沐春雨,有一种美的享受。
        
        二、体现板书,教学的设计美
        
        小学毅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为讲清知识而设计的板书,是数学课的书面语言,是非常重要的数学手段。课堂板书首先要做到字迹工整、条理分明,绘图正确,具有示范性。其次要注意统筹安排,合理布局,文字精炼,提纲挈领。一篇好的板书,既有精美的几何图形,又有奇妙的数学符号,简直就是一幅美妙的艺术品,它自然会给学生一种艺术享受。教具的设计对于小学数学教师来说更显重要。如在一年级“数的认识”的教学中,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一些小公鸡, 小免等小动物或五颜六色的花朵和各式各样的几何图案。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些教具,使学生加深对数的概念的理解。并通过看一看,比一比,在直观形象中初步建立“一共”“剩余”“比多”“比少”“同样多”等概念。同时,也正是通过这些教具,让学生边“玩”边学,这学边“玩”,活跃课堂气贺,使他们在美的氛围中轻松愉快地获得知识。
        
        三、挖掘教材内容的教学美
        
        数学家徐利治先生指出:“数学美包含数学概念的简单性、 统一性,数学结构的协调性、对称性,数学合题和数学模型的微指性、典型性和普道性,还有数学的奇异性。”小学数学美的审美能力,从而激发学生对教
        
        学科学学习的兴趣和爱好,增强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现行小学数学教材处处充满着数学美。如一年级教学中,*15比8多7,8就比15少7”,“2+3=3+2”, 这些都体现了一种简单的对称性。高年级几何数学中,对称图形更是美不胜收。圆是平面图形中最美的,它表现了一种无限对称, 和谐的美感。还有等腰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正方形等都是对称图形。在教学中应尽力渲染它们的美感,使学生领略对称美的魅力。再比如在求圆的面积时,先将圆按一定方法剪开,再拼成近似于长方形的图形,尔后用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来求圆的面积。这种方法本身就直接体现了美的方法论。它由简单性思维一已 知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寻求问题的最优解答一将圆剪拼成近似长方形 (这对小学生来讲无疑是最易接受的方法)。同时,这种方法本身也体现了数学结构系统的简单和谐性,而这种简单和谐也正是数学美的一种具体体现。再如珠算加法中的“三回头”(亦称“见珠打珠”),“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值得强调的是,任意三角形都具有这种性质),“圆 锥的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1/3”等都充分体现了数学结果的奇异美。


        
        四、旁征博引,展示数字趣味美
        
        人们都说,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学习与生活中,常因深思而豁达,由神机妙算,其间云遮雾障,思回路转,柳暗花明,展现了数学的奇异美。强调深思,是因为智来自多谋,在思路的开拓中往往能展现思考的辽阔空间,显示演算技巧的娴熟美。
        
        图画有色彩之美,数之特征也具奇光异彩,令人赏心悦目。如142857,分别乘以1到6,其积不过是这个数各数字的车转轮回。其实,许多数、式,只要我们深究,均能瞥见其特异光泽。
        
        对称性是自然美的常见形式。只有对称,才更显和谐。请看:
        
        ①12-144+ +441 =21-,平方数对称;
        
        ②12x462 = 264x21,乘式的对称;
        
        ③12x231 = 2772= 132x21,乘式及积的数字均对称。
        
        ④1986 + 6891 = 1986+6891,甚至倒翻算式,也是等式且作对称。这多类仪回文“山连海来海连山”,任你往返回还,仍畅快淋漓,实有诗意之美。
        
        诗有韵律之美,数学也不乏韵味。“一去二三里, 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这是诗,数字为诗意服务,不去说它;但是,“三人同行七十稀,五树梅花二十一枝,七子团圆正月半,除百零五便得行
        
        则是著名的“中国剩余定理”的计算法则,是诗为数学服务的。下例,实可视为一首“宝塔诗”,确能显出几分数学本身的诗意美:
        
        12= 1
        
        112 = 121
        
        1112 = 12321
        
        11112 = 1234321
        
        ......
        
        它不仅形似宝塔,而且,读起来也琅琅上口: 6
        
        一二一,一二三
        
        二一,....”.显示了数学特殊的韵味!
        
        小学数学渗透美育是一个重大课题,值得我们数学教师不断摸索,努力实践。同时, 数学王国也是亟需开辟使学生感受美、领悟美、创造美的天地,此乃教师肩负的重任。
        
        参考文献:
        [1]张巧云.美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2019(08):178-179.
        [2]周林香.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美育教育[J].小学生(下旬刊),2018(08):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