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舒
江西省南昌市十九中学 江西 南昌 330000
摘要:物理实验教学是高中教学的重要组成内容,锻炼学生在实验中实际操作技能、动手操作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促进学生的核心素养。因此,在高中物理实验中,教师要制定一个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实行“教学合一”的理念教学,将核心素养渗透到高中物理中有机融合,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物理;实验教学
高中物理是高中课程中一项主要的科目,但是物理相对于其他学科知识较为复杂,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学生思维转换才能解决问题。因此,教师要注重物理实验教学,引导学生从实验获得知识,学会总结其中的知识,不能仅限于表面上的教学理论,要活学活用,更深入的了解物理实验背后的重要意义。文章分析当前高中物理教学的现状,提出有效的教学设计,采取有效的实验措施帮助学生感受高中物理的魅力,掌握丰富的实验方法,提高学习成绩。
一、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现状
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因为只是由教师操作实验,学生负责观看,单一的从书本上获取知识,实验操作得不到重视,所以,大多数学生对实验都不感兴趣。也有些老师会意识到实验教学的重要性,但是也没有具体开展有效的教学方法。另外,有些实验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教师担心学生处理不当发生安全问题,不敢让学生轻易操作,而且学校在实验器材配置方面也不足,各个方面都受到限制。难以满足学生亲自进行实验操作。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探究问题的能力,核心素养的目标就难以落实[1]。
二、培养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核心素养的策略
(一)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认为不必让学生自行进行实验,认为学生没有操作经验,也会浪费时间,只是单一的让学生进行物理习题训练。所以,教师在操作实验的这一环节,主要以自己为主体进行实验操作,让学生在下面观看,然后把其中的知识点总结传授给学生。这样一来,学生缺少自己动手操作的机会,无法深入地了解蕴含在实验中的物理意义。严重影响到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也没有起到良好的课堂效果,无法将核心素养的知识渗透到教学中。因此,教师要转变原有的教学方式,要意识到物理实验动手操作的重要性,将课本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另外,教师也要为学生准备好本节课所需用到的实验仪器,为学生提供好充足的条件准备。比如,在讲到“平均速度”这一课时,教师提前为学生准备好一辆小车、一个斜坡木板及一个打点器。教师首先将“平均速度”这个概念讲授给学生,为学生讲解实验操作的主要步骤和方法,继而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根据自己测出来的数值来计算小车在行驶过程中的平均速度,理解不同时间段内物体变速直线运动与不同位移内物体变速直线运动一般不同。
教师也可以带领学生观看其他不同物体的平均速度,丰富学生的常识,在日常生活中加以运用,体会生活与物理之间密切联系,感受到物理当中的奇妙性,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积极性,进而提升物理成绩。
(二)激发主动探索物理能力
物理知识渗透于我们日常生活中,具有操作实践性,帮助学生提高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创设的物理实验要具有生活气息,设计符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提高学习兴趣和动力。教师对学生演示实验,让学生在下面认真观察理解应该掌握的知识点,激发学生的兴趣,也能增强课堂的活跃性[2]。比如,在学习“惯性”这一课时,教师可以提问学生在坐公交车时,司机倜然刹车,乘客这时身体都会不自觉的向前倾倒,这在物理学中属于什么现象。这种现象都是存在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为了加强学生的直观感受,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相关视频,让他们小组讨论细心思考发现其中蕴含的物理原因。在学生讨论之后,教师介入进行点拨,带领学生通读本章内容,将惯性与物理现象相联系,加深学生对本章节知识理解。另外,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在放学回家坐车时亲身感受“惯性”这一物理现象,为学生多设置一些小实验,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物理知识,勇于探索,完善知识体系,在生活中提升自己实践操作的能力和激发创新能力,提高自身物理核心素养的能力。
(三)鼓励实验创新,提升学习能力
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课程偏向应试教育,学生的核心素养欠缺,忽略了实践创新的精神,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很多实验都被教师口头讲解代替,学生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也缺少钻研实验的机会。因此,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兴趣。教师要让学生意识到高中物理实验是具有重要意义的,要秉承着严谨的科学态度,积极开展实验研究,转变学生对物理实验的观念。教师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之时,要充分挖掘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物理核心素养。比如,在学习“电容”这一节时,教师让学生去思考电容器在放电过程中,收集电流时为什么电流开始变化的很快。让学生针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小组合作讨论,让学生共同交流想法,进而通过实验操作,更深入地了解实验原理,严格处理好实验数据,共同解决这些问题,达成学习目标。在平时实验操作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给每位学生分配不同的任务,发散学生思维,让学生共同完成该项实验任务,在实验过程中加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动手观察能力和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能力。另外,通过分组实验,也能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潜能。让学生的物理观念从感性认知过渡到理性认知,学生在实验中得到锻炼,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以核心素养为指导,教师不仅要把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也要带领学生把理论知识运用到生活时间中。根据课本中物理知识的内容设计实验,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让学生自主学习,通过实践操作,激发创新能力,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张帆.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探究[J]. 科学咨询(科技·管理), 2020, No.687(5):248-248.
[2]陈时如.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探究[J].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20,(1):126-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