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燕
广东省肇庆市广宁县元恺学校 广东省 肇庆市526300
摘要:新课标改革对小学一年级的教学活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小学一年级教学活动中,通过加强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有效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能力和应用能力,不断强化学生学习过程,让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作为小学数学教学的基础,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年龄小,知识储备少,生活经历匮乏等因素的影响,不断优化创新教学方式,加强引导,有效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基于此,在本次研究中就结合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讨论,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加强培养学生口算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一年级;口算能力;问题;策略
前言: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活动中,通过加强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增强学生的数感,让学生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快速的计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因而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加强对学生口算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加强数学运算法则、记忆和应用的同时,帮助学生掌握算术的基础知识和相关技能以及运算法则。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由于农村学生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难以积极主动的配合教师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针对这一系列现象,在小学一年级口算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通过有效的指导,创新教学理念,让学生能够加强重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高学生口算能力。通过培养学生口算的兴趣,切实提高学生的口算水平;通过有效的引导,让学生能够将新旧知识有效的联系起来,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
一、小学数学口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小学一年级口算教学活动中,由于受到教学观念,教学方法等诸多客观因素的影响,难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其整体的教学质量得不到有效提升。在小学一年级口算教学活动中,要求学生能够通过仔细的观察,并且能够集中注意力,加强反馈,有效提高学生计算的准确率。而学生在计算的过程中,马虎大意,观察的比较笼统,缺乏对事物的精确感知,例如,将3看成8,把6写成9。再加上,学生的注意力相对较分散,人在计算,而心却在玩耍,在计算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进位忘加,退位忘减的现象,难以提升计算的准确率。而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如果忽略了对学生口算能力的培养,只要求学生能够掌握计算的方法即可,学生的口算能力就得不到有效提升。
二、加强培养小学一年级学生口算能力的策略
在小学数学一年级教学活动中,通过加强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有效提高学生笔算的正确率和速度,加强培养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而在现阶段的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有将近60%的教学内容都是数学计算。因而,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相应的学习活动当中,有效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
(一)培养口算兴趣,锻炼口算能力
在小学一年级口算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结合有趣的,具体的教学内容,有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更多的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口算的课堂当中,加强培养学生口算兴趣[1]。为了加强对学生口算能力的锻炼,教师要综合学生的性格特征和学习需求,采用更具有趣味性的教学内容,不断丰富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口算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强对学生口算能力的锻炼。例如,在简单的加减运算教学中,教师可以联系具体的情境,让学生能够联系现实生活,加强口算。在指导学生利用笔算验证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口算的正确率,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口算训练8-3+5-2=?教学时,先创设情境:同学们,现在老师手上一共有八个苹果,现在老师要将其中的三个苹果分给小明同学,然后小明同学又给了老师五个苹果,那么老师再给小红同学两个苹果,那么老师现在手上一共还有多少个苹果呢?同时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与分析,在老师第一次给完小明同学之后,老师现在手上的苹果多了还是少了?(少了)一共还有几个(五个)苹果?而这时,小明同学又还给了老师五个苹果,这时候老师手上的苹果多了还是少了?(多了)一共有几个(十个)苹果?当老师在将其中的两个苹果分给小红同学,那么老师现在手上还有几个(八个)苹果?最后老师提示,刚才分苹果还苹果的过程就是计算8-3+5-2=?的过程,同学们一下子明白了,原来数学就来自我们的生活,兴趣也浓了。通过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情境,有效激发学生的口算兴趣,通过有效的语言引导,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加强对学生口算能力的锻炼和培养。
(二)提高口算水平,掌握运算规律
在小学一年级口算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加强挖掘课本中的资源,并且能够联系现实生活,找到规律性的知识,让学生能够掌握口算的规律,提高学生口算能力。教师可以加强多媒体技术的使用,通过利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指导学生来观察和计算,并且能够找到计算的规律,指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有效提高学生口算能力[2]。例如,在计算3+2+4=?、3+3+4=?、3+5+4=?、3+6+4=?、3+7+4=?、3+8+4=?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观察在这一组练习题中有什么样的规律?通过观察后就会发现在这一个组练习题中,只有中间的数在一直变化,且后面那一道题中间那个数比前面那一道题中间那个数大1,因而在计算的过程中,先计算3+2+4=9,在此基础上加1,就能够得到3+3+4=10的结果,以此类推,得出这一组练习题的计算结果。在2+9=?、3+8=?、4+7=?、5+6=?计算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观察,其中2可以看成1+1,3可以看成2+1,4可以看成3+1,5可以看成4+1,而1+9=10,8+2=10,7+3=10,6+4=10。通过凑十法,让学生能够掌握数学计算规律,有效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
(三)提高口算能力,培养发散思维
在小学一年级口算教学活动中,教师还可以通过对比分析,加强对学生口算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在具体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联系新旧知识,指导学生加强复习,让学生能够在加强旧知识巩固的同时,加强新知识的学习,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有效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3]。在十几减几的口算教学中,可通过加强数数法、想加算减法、破十法、平十法等的使用,培养学生的思维和综合素养。例如,在计算18-9=?、16-8=?时,可以想加法9+9=18,算减法18-9=9,同理得出16-8=8;也可以把18看成10+8,10-9=1,8+1=9,所以18-9=9,同理得出16-8=8;还可以将9看成8和1,18-8=10,10-1=9,所以18-9=9,同理得出16-8=8,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尊重学生个性发展,为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帮助学生加强口算和心算,有效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
结语
总之,在小学一年级口算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加强培养学生口算能力的重要作用。通过加强培养学生口算能力,有效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帮助学生加强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在小学一年级口算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综合相应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促进学生个人综合发展的同时,有效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增强学生思维的敏捷性,为学生日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夏兴民.分析小学高段数学教学中学生口算能力的培养策略[J].天津教育,2021(05):18-19.
[2]赵德志.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口算能力的培养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1(09):101-102.
[3]沈玲玲.核心素养下小学低年级数学口算能力培养的教学策略[J].数学大世界(下旬),2020(1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