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驱动下的高中数学新教学模式探究

发表时间:2021/4/25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第3期   作者:陈清芳
[导读] 在激烈的高考大环境下,高中数学向来饱受重视
        陈清芳
        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琴江中学 广东  梅州  514400
        摘要:在激烈的高考大环境下,高中数学向来饱受重视。如今,素质教育日益深入,高中数学教学要求也随之提升。为此,高中数学教师应努力创新数学课堂教学模式,采取不同方法吸引学生注意,诱发学生数学学习积极性,指引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关键词:问题驱动;高中数学;教学模式
    立足新课改背景,高中数学教学活动对教师理论知识、实践技能等提出了严格要求,要求数学教师深入研发数学教学模式及教学技巧,深入打破传统数学教学气氛,采取多元教学手段调动学生数学学习兴趣,调动学生数学学习能动性,以此改变现有的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一、问题驱动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
        在具体教学中,针对知识点展开提问,当提出问题后,指引学生细致分析问题,进一步探究问题,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整个过程,极有利于学生了解知识点,掌握知识点。应用问题驱动教学法,为数学课堂平添了一份层次性与趣味性,极其符合当代高中生的数学学习心理及认知规律。通过合理设计“问题”,可正确引导学生把控知识点,促进学生发挥数学思维及数学学习主动力,进而收获可观的数学学习成果。
二、问题驱动下的高中数学新教学模式研究
1.明确教学内容、合理设置问题
        在高中数学教学时,教材内容是教师制定教学方案、学生获取数学知识的关键依据。教师牢牢把握教材,在教材内容基础上进行问题导入,可确保教学活动内容贴合课本内容。在学习基础知识之际,进一步夯实数学基础。在数学教学活动设计时,教师应将问题贯穿于整节课程教学过程,围绕核心问题串联整体教学内容,将问题拆解成小问题,引导学生“一步一个脚印”的探索数学知识,深入体验数学学习内容,最终优化数学教学目标。例如,在学习“曲线与方程”内容时,在课堂初始阶段,教师便可向学生提出“曲线方程是什么”等问题,指引学生依据这个问题与组内其他同学共同分析、探究。在具体数学学习活动中,学生不断探索问题答案,逐步了解曲线方程内涵,扎实曲线方程数学表达方式技巧,深刻理解曲线方程的应用规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将宏观知识转变为微观知识,将宏观知识点细化成细小的知识点,引导学生展开独立探究,应用现有的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难题「1」,有利于提升数学教学课堂效率,锻炼学生自主学习意识、能力,培育学生在问题驱动下进行数学学习的能动性、自觉性。
2.小组合作探究,凸显主体地位
        不同学生具有不同的数学基础,数学学习能力也有一定差异,并不是所有学生都能够在特有的时间内吸收教师讲解的数学知识,以及思考相关数学问题。

为此,便需要相关教师有效组织学生,促使组内学习互相帮助。通过各小组开展合作任务,落实探究活动,教师应合理设计难易程度不一的问题。由此一来,可确保所有学生都有机会回答问题,并因成功回答问题获得喜悦之情。例如,在每一次数学课正式开课前,教师应指引学生自主预习,通过各种各样的习题检测自身预习结果,将学生合理划分为不同的小组,引导学生在课堂上以组为单位展开知识探究活动、知识探究结果分享活动等。例如,在学习“正弦和余弦定理”内容时,教师便可带领学生探索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的区别。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向学生提出以下问题,如:“同学们,你们知道正弦定理、余弦定理都有什么样的表达形式吗?”“正弦定理与余弦定理分别用来解决哪种三角形问题?”“正弦定理与余弦定理分别对应具体生活中的哪些应用呢?”如上所述的数学问题,难易程度略有差异,例如前两个问题稍加简单,只要细致翻阅数学教材便能找寻相关答案,对数学基础稍弱的学生有一定鼓励作用,可增强学生数学学习信心。合理推进小组合作探究活动,细致设置数学问题,可真正展现学生主体性,令每一名学生都能积极融入数学知识探究活动,扎实数学基础功底「2」。
3.巧妙呈现问题,吸引学生探究
        高中数学知识容量大、拔高题目难度大,无法确保学生能长时间专注学习。在这种态势下,如果教师呈现数学问题的形式过于简单,很容易致使学生转移注意力,严重影响其探究数学知识的效率。为此,数学教师应深入研究呈现数学问题的方式、技巧。如今,信息技术频繁发展,多媒体教学手段广受教育领域青睐。在教学数学内容时,合理创建生活情景,通过视频形式、讲故事形式等,均可以指引学生深入思考问题。多媒体教学设备的运用,可为数学教学带来诸多便利,令学生迅速进入数学学习情境之中,高效提升数学教学质量「3」。例如,在教学“变化率与导数”时,为例促使学生感受生活中的“导数”应用问题、现象等,教师便可通过多媒体为学生合理创设生活情境。例如,通过多媒体搭配音效与画面,思考一下两个情境中的问题:第一,两家电脑店经营同一品牌电脑,甲店赚到100000元,乙店赚到20000元,你会选择投资那家店呢?第二,两家电脑店经营同一品牌电脑,甲店用三年时间赚到了100000元,乙店用四个月赚到了20000元,你会选择哪一家店面展开投资呢?在多媒体播放的画面与音效作用下,教师极易将导数引入以上两种生活情境,并指引学生以此为基础,寻找更多关于生活中导数的应用现象。由此一来,学生探究本节数学知识的兴趣、效率便会大大提升。
        结束语:总而言之,相比传统教学模式,问题驱动式教学极具优势,可有效抓住学生注意力,带领其探究数学知识奥秘,刺激学生学习能动性,切实培育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最终提高学生逻辑思维素养,帮助其更自信的迎接各种数学难题。在实施问题驱动式教学法过程中,教师应注重结合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以学生学习现状为基础,不断调整数学教学方式,以便高效提升数学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李福均.高中数学教学中问题驱动式教学法的应用分析[J].科技风,2020.
[2]郝慧.高中数学教学中问题驱动式教学法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