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怎样实现小学数学教学与德育的有机结合

发表时间:2021/4/25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第3期   作者:曹锡铭
[导读] 德育教学工作是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是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要素。
        曹锡铭
        广东省清远市佛冈县龙山镇中心小学 广东省 清远市 511685
        摘要:德育教学工作是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是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要素。学生的品德教育会影响学生终生的学习习惯。在开展教学工作时,关注学生的品德教育,重视学生的思想品德,观察学生的行为习惯,了解学生的行为举止,是教育工作者需要高度关注的教学问题。小学是学习数学知识的初步阶段,是学生探索知识的启蒙阶段,同样也是思想品德学习的重要阶段。小学数学知识中包含了诸多德育学习内涵,隐藏了不少德育教学知识。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把数学知识和德育知识有效融合,一方面可以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发展学生的数学学习思维,另一方面还可以扩大学生认识思想品德教学知识的范围,纠正思想品德习惯,便于督促学生全面发展,塑造良好健康的人格。本文简要分析了小学德育教学工作的重要性,探究了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和德育工作的关联关系,分析了如何有效融合小学数学教学和德育工作的方法措施,希望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成长。
        关键词:小学数学;德育;有机结合;方法;策略
        引言:思想道德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良好的思想品德,会塑造学生良好的性格,指引学生的行为习惯,确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铺垫正确的人生道路。相反,如若没有培养良好的道德观念,没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就会形成不健全的性格,走向错误的道路,影响学生的正确道路。小学数学知识包含了不少的人生道理,蕴含了不同的思想道德知识。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和德育工作有效结合,会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吸引学生深入探索数学概念,了解数学学习活动,学习思想道德理念。
        一、联系日常生活内容、渗透思想教育理念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小学数学习题的内容多数是日常生活中可以遇到的问题。教师在讲解数学概念知识时,也是依托生活场景,结合数学知识,运算数学习题。这些生活场景可以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知识,还可以让学生感受数学蕴含的道理。依托生活场景,还可以明显的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意愿,调动学生参与数学学习课堂的主动性。
        比如教师在讲解三角形的性质时,可以带领学生对比发现三角形存在稳定性,三角形的稳固性较高。为了更好的让学生发现这个性质,教师可以让学生动手操作制作图形,考虑图形的稳定性,观察生活中三角形的应用。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稳定性的情况,考虑三角形稳定的原因,挖掘三角形稳定的原因,探讨三角形稳固的原因。教师在教导学生探讨三角形稳定性的过程中,可以教导学生学会合作,懂得共同承担的重要性,学习共同负责的必要意义。这样学生既可以学会数学概念知识,解答数学问题,处理数学习题,还可以懂得生活相处的道理,懂得互帮互助,学会共同承担共同担任职责,学习思想品德精神。
        二、依据数学教材文章、挖掘思想品德理念
        小学数学包含的专业知识不多,蕴含的专业课程不多。但是小学数学教材都是学者及教师精选的课程内容,浓缩了课程知识,包含了课程精髓。数学内容简单的来看,通常会觉得与思想品德教育知识没有关系,但是仔细分析就可以发现数学知识包含了诸多的德育知识,数学教材蕴含了不少的品德知识。因此,对于小学数学教师而言,应当认真分析教材内容,全面考量教材知识,挖掘教材内涵,从多角度多方面分析教材内容,关注德育教学内容,积极交流沟通德育教学理念,分享德育教学经验,学习他人优秀的教学经验,并灵活应用在教学活动当中。另外,小学数学教师还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特点,结合学生的学习需求,敏锐发现德育教学元素,以便更好的开展数学教学活动。这样,数学教师就可以真正实现德育和数学教学知识的有机结合,最大化的发挥数学教学课堂的作用,实现教书育人的有效作用。
        三、根据不同教学内容、开展德育教学工作
        小学数学课本包含了丰富的板块内容。不同的板块有不同的教材内容,有不同类型的教学知识。

对于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师需要依据不同的板块,确定不同的教学方案,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挖掘不同角度的德育内涵,发现不同角度的德育元素。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制定不同的教学内容,开展特色化差异化教学活动,会明显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增加学生的学习效果,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
        小学数学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就需要确定教学内容,判断教材方案。比如在讲解加减运算时,就需要教师依据学生的掌握理解程度,确定教授选择的方法,引导学生认识加减运算过程,感受加减运算法则,掌握加减运算的方法。教师可以在加减运算时,增加德育知识的教授学习,带领学生感受规则意识的重要性,告诉学生规则的重要意义,明白数学学习的价值,感受数学学习的意义。比如教师在讲解圆、正方形、长方形等图案时,又可以让学生充分感受图形变化多样的魅力,了解图形差异的美感,懂得变通变化图形,学会变化图形方案,懂得变通思维,发展数学学习思维,变化数学概念意义,发散学生的数学思维。
        四、学习了解数学历史、掌握德育学习思想
        数学这门学科,既包含了东方历史的魅力,还有西方历史的色彩。学习一门学科,了解数学学科的历史,感受数学学科的发展,了解数学学科的历程,感受数学学科的魅力,了解数学学科名人趣事,会增加数学概念知识的理解,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深入,感受数学学科内涵,挖掘数学学科蕴含的德育思想,深入感受数学学科包含的德育知识。
        比如小学教师在讲授数学学科时,就可以带领学生学习东西方数学历史,感受东西方数学推理知识的不同,学习接触数学学科知识体系。深入学习数学学科知识,就可以看到无论是东方的数学史,还是西方的数学史,都包含了不少的德育思想,囊括了不少的德育知识。因此,在日常的学习讲解过程中,教师需要适当增添数学历史的讲解内容,分享数学名人的学习推理趣事,感受数学大家深入学习的精神,体会数学名人钻研的刻苦精神,学习他们孜孜不倦的精神。数学教师还可以给学生分享东西方数学史上推算圆周率的故事,分析对比感受不同学者的学习推理思路,教导学生多维思考事物,感受事情内容,调整学习方法,纠正学习活动。这样可以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还可以明显提升学生的学习思维,发散学生的学习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钻研能力,提升学生攻克难题的能力,塑造良好的性格,端正正确的学习习惯,确立正确的学习方法。
        结束语:
        在小学数学学习活动中,学生不仅需要掌握数学概念知识,理解数学概念公式,消化数学学习知识,还需要挖掘教材内容的思想品德知识,理解教材内容的德育理念,感悟日常学习生活中蕴含的德育道理,提升学生的思想品德能力,增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数学学科囊括了东西方不同的德育理念,包含了不同的德育理念。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小学数学教师可以把德育教学工作和教学工作有效融合,真正发挥数学教学工作的实际作用,整合数学教学知识和道德理念内涵,让学生既懂得学习学科知识,掌握数学公式,学会解答数学问题,还可以学会挖掘其中的德育知识,培养学生道德理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事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杨节蓉.浅探小学数学教学与德育的有机结合[J].吉林教育,2020(19):53-54.
        [2]周玉华.如何实现小学数学教学与德育的有机结合[J].吉林教育,2020(10):30-31.
        [3]黄芳.如何实现小学数学教学与德育的有机结合[J].课程教育研究,2019(49):141-142.
        [4]黄娟.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J].知识文库,2019(10):105.
        [5]宋佰玉.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之我见[J].中华少年,2018(30):123.
        [6]高丽丽.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的渗透方法[J].考试周刊,2018(75):8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