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素琼
广东省清远市阳山县阳山中学 广东 阳山 513100
摘要:化学和人们的实际生活紧紧相连。利用生活素材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化学学习中最为常见方式,所以本课题通过在化学探究活动中引入生活素材的研究,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改变化学学习方式、应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关键词:化学;生活素材方式
一、初中化学教学中利用生活素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
(一)提高化学教师的综合素质
为了能够更好的提升初中化学教学质量,更好的利用生活素材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初中化学教师应该顺应时代的变化更新自己的初中化学教学观念。具有顺应时代发展变化的初中化学教学观念是化学教师提升工作管理质量的主要因素。就我们粤北山区目前普遍的初中化学教学来看,工作质量低、工作目标不够明确,并且很多初中化学教师自身的化学教学观念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导致无法随时代变化而更新。为了能够显著提升初中生化学教学工作的时效性,初中化学教师可以从以下进行入手。首先,聚焦时代热点。化学教师要对时下的热点要引起充分的关注,对实际生活中发生的初中化学实验问题要清楚明确。并且要不断的丰富自己的学识,开拓自己的视野,要让自己的思想高度紧紧的同化学学科领域的高标准对齐。不仅如此,也要特别注重在化学知识传授的同时也要对学生传授正确思想观念,让学生能够树立更加健康的思想观念,从而更有助于学生能够形成更加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师,教书育人,不要过于教书而忽视育人。其次,提高教学效率。化学课程不仅仅体现在课堂的教学上,也体现在实验操作的实践中,所以我们化学教师要发掘能应用于化学实验中的生活用品,让学生更多机会参与到化学实验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实验操作能力。
(二)合理利用生活素材
化学虽然说理科性能较强,但是它同我们的日常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生活中的很多常见现象均可以利用化学来进行揭示。所以说,化学源自于生活。初中化学是学生首次接触化学的阶段,并且由于我县地处粤北山区,初中学生的化学探究活动没能得到有效开展,学生的探究意识缺乏、探究精神不足、探究能力不强。所以,就格外需要初中教师在进行化学知识讲解时,要紧密的联系实际生活,让学生能够缩短与化学的距离。同时也能够利用生活素材来解释一些化学概念,更好的让学生掌握化学知识,进而深度理解化学原理。此外,教师再引导学生进行化学实验,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进而真切的感受到化学反应,从而加速学生对书本知识的摄入,更好的利用所学化学知识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所以说,提高学生的实验实践能力,也是生活素材引入教学激发学生兴趣的主要途径,教师要将实际的生活现象深度的剖析开来,并且要给与科学正确的引导才能达到教学目的。
例如在学习《氢气》的知识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等设备向同学们播放一些因为氢气发生的事故案例,例如在2001年江苏省盐城市某化肥厂车间管道氢气外泄发生重大事故,造成5人死亡,26人受伤。通过这样的实际案例,同学们就会在心中对氢气有个基础的认知,感觉氢气不简单。进而,教师再对事故进行分析的同时向同学们介绍氢气的性质,从而引导学生更深度理解。在《合金》知识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道具来实地讲解。教师可以带一些合金器具,例如不锈钢餐具。让学生对不锈钢餐具进行观察,发现外形美观。教师也可以做对比实验,让不锈餐具同纯金属来对比,分别同硫酸相反应,进而可以发现不锈钢器具较于金属而言,比较耐腐蚀。这样通过师生之间的实践活动发现合金的其中的特性。进而,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在使用不锈钢餐具时应该有哪些注意。通过对合金的概念学习,教师还可以提出:“不锈钢餐具不可长期盛放生活中的盐、醋性等物质,为什么呢?”,为下个知识点金属的化学性质学习提出悬念激发学生学习。生活中这些问题的解决充分调动了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把蕴藏于学生中的巨大学习潜能挖掘出来,这也是化学教学有效性的关键所在。
(三)创建教学环境
利用生活素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最为巧妙的方式就是创设化学情境。教师要积极的挖掘生活素材,将化学教学同生活情景有机融合,进而让学生感触化学就在身边,进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在学习《二氧化碳的性质》一课中,教师就可以在课前就让学生们准备好汽水。并且将班级同学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人数控制在2-4人,教师则从化学实验室里准备好澄清石灰水、胶塞导管、试管。在上课时,教师让学生每组的一名同学打开新买汽水的瓶盖,并且注意观察打开瓶盖后的汽水内部现象,详细记录下来。再指定另一名同学来喝自己所购买的汽水,并且记录下来自己喝汽水的感觉。学生们对这样不同的感官现象产生了强烈的好奇,这样就已经充分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氛围,并且每一名学生对此都引起了充分的关注。在这样充满热情的课堂氛围下,教师再将自己从实验室里拿来的器材,用胶塞导管把汽水同澄清石灰水相连接起来,就可以发现澄清石灰水慢慢变得浑浊起来。因为九年级学生刚刚接触化学,所以出现这样的现象会特别好奇。教师充分的吸引学生的关注点后,再为同学们揭晓谜底,汽水中的气体就是二氧化碳,澄清石灰水则是氢氧化钙,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发生反应就会产生碳酸钙和水。为了更好的让学生理解,教师也要对课上让学生们喝汽水和打开汽水瓶盖的感觉现象也要做出回应。打开汽水瓶盖后,为什么会产生气泡?为后面学习气体溶解度影响因素作下铺垫。因为开盖后瓶内气压骤然减小,瓶内的二氧化碳溶解度就会变小,就会有气泡随之产生。喝汽水之所以会打嗝,就是因为人体温接触到汽水后,汽水温度就会升高,故而就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则会出现打嗝的现象。通过教师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来揭示化学性质,能够更加让学生体会到化学源自于生活。
二、总结:
综上所述,初中化学的教学中巧妙利用生活素材可以充分的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进而更好的提升化学学习质量,教师巧妙的利用生活素材,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化学,与化学更加贴近,从而更好的提升化学学习质量。
参考文献
[1]王琼. 初中化学生活化情境教学的策略研究[D].鞍山师范学院,2019.
[2]李辉. 初中化学教学中情境教学应用的实践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