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互动教学的创设

发表时间:2021/4/25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第3期   作者:卢洪福
[导读] 建构主义认为,教学中学生学习活动是互动自主的建构过程
        卢洪福
        福建省尤溪第一中学  福建三明  365100
        摘要:建构主义认为,教学中学生学习活动是互动自主的建构过程,它通过师生互动创设,引领学生乐学;生生互动创设,促进学生会学;良好环境互动创设,激发学生爱学。从以上三方面和角度阐述互动教学在化学教学的使用与做法。强调化学教学过程互动的创设,使学生处于自主独立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作用,促进高中化学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化学教学   教学互动   互动创设
        在复杂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常运用各式各样教学策略和技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主体能动性。尤其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活动是最根本、最复杂的活动部分。对教学质量起到至关重要作用。其体现在活动对象个体差异、群体特色以及他们生活不同。故在课堂里能让学生们自觉、积极、主动、多层次、多方位的参与全程教学活动,促使他们获得感触与体会、增长知识、变化思维、陶冶情操等系列复杂而有效的个体发展与成长。只有不断地创设良好的师与生互动、生与生互动的情境,才能让学生真正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为化学课堂教学营造生动活泼的互动氛围。而良性的环境互动创设,为课堂教学有效互动巩固提供有力支撑与保障。
        一、创设师生互动,引领学生乐学
        在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情况,从引导、示范、创建情景、诱发问题和解决问题,任务驱动激励学生积极行动;学生要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兴趣开端、思考形成问题,动口、动手自主完成学习任务,动脑、动情提升知识与品德境界。有力创设师生互动,实现教学目标。师动的目的最终是为了学生动,因此教师要以学生为本,心中装着每位学生,装着每位学生的喜怒哀乐、身心健康、人生幸福。才能为每个学生的动着想与施策。才能关切每个学生动的实效与结果。
        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鲁教版),关于离子反应教学,对离子在溶液中行为高度抽象而又无法直接感知其行迹。教师用自制电灯泡观察“稀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的实质”实验现象。为引导学生课堂的动,打开思维切口,让学生从直观地看到灯泡亮与暗间变化入手,从宏观亮与暗导致的问题原因,结合物理知识电流状况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明亮交替出现,在引入溶液中微观离子世界存在情况对比分析。最后教学重点落在微观层面的解释与理解,确立离子反应概念以及离子反应的形成条件模型认识。提升学生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教师通过自制实验教具演示实验,吸引学生注意力,激起学生学习兴趣。设置问题让学生思考,由观察的现象思考与分析,最后得出离子反应及其条件。
        以上教学时,利用教师引领作用,创设师与生不同的活动,注重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展开生动有趣的课堂教学活动,有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通过实验手段完成教学内容;学生通过现象中思考教师引出的问题,由教师带动学生去探究问题并解决了问题。   
        二、创设生生互动,促进学生会学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

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不放心,放不开手,课堂上拼命地讲解,也不留给学生充分思考时间和活动空间,课后还要挤占学生时间,总爱做些 “授人以鱼”之事,懒于动“授人以渔”之活。其实“授人以渔”之举,不妨让那些“已受之渔”学生来“授渔也”。既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又促进学生间的友谊成长。学的主人是学生,学生要真正成为主人,教师就得把主动权还给学生。学生的学习由学生间双边或多边的互相交流、讨论和帮助,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充分利用学生群体的宝贵资源,促进学生学习效率。有意地创设生生互动活动,围绕学习目标、活动任务驱动,以小组合作方式互动学习,做好活动过程与心得体会记录。小组成员明确学习目标,组员在任务的活动中互相配合、帮助、督促、约束等行为参与,达成(学习程度好的)或靠近(学习程度尚差的,在合作学习中获得进步)确定的学习目标,共同提高学习水平。小组合作学习中不是肤浅的、外在的,而是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思维处于活跃兴奋状态且有时现点思维碰撞的火花,积极思考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是内在的、深层的。同时要落实好,学生要动静结合,合作有序。
        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鲁教版)在活动·探究“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教学中,创设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形式,各组员按学习程度好中差依次设为甲、乙、丙、丁四人,本课题的学习目标:我会懂得表示溶液组成的方法----物质的量浓度;我能进行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配制且计算。课时教师先把有关容量瓶使用进行介绍,然后要求各组甲、乙、丙、丁成员按照各自任务实现本节学习目标。其互动如下:甲是小老师,四人阅读课本后,再各自阐述对物质的量浓度的理解,出疑问或错误的相互讨论、表述、帮助,即兵教兵。此时甲发挥小老师作用,主动教会其他组员。进入第二环节,乙称量2.3克氯化钠。(天平的使用、固体药品取用)第三环节,丙溶解上述氯化钠,把溶解的溶液转移到100毫升容量瓶。(溶解、液体转移)第四环节,甲冲洗烧杯、标定、摇匀。最后,丁列式计算上述所配制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共同完成把配制的溶液倒入空的细口瓶里,细口瓶贴上写有溶液名称和物质的量浓度的标签纸。(以上各环节操作者,须边做边口述各步骤与操作)此小组合作中,甲引领全组有序开展活动。乙、丙、丁进行自己的活动任务时,组员们在听他们陈述中,在看、想、问、答、议等活动中相互帮助相互促进。记录组活动主要过程和内容,且各组员还要在记录单上写自己的心得体会和错误原因。
        三、创设良好环境互动,激发学生爱学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不可能永远顺风顺水的。有情绪低落的时候,也有情绪高涨的时候;有迷茫无助的时候,也有困惑无解的时候;有举棋不定犹豫不决的时候,也有柳暗花明的时候;有危难重重退缩不前的时候,也有快乐无穷勇往直前的时候。其思想和情感经历一个跌宕起伏、波澜壮阔的过程。当处于个人精神不稳定时期,严重会摧毁他们的思想意志,非常要老师与同学们及时发现和给予恰当帮助,化解他们的忧愁困惑,让他们卸下思想包袱,重新轻装上阵。使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与发展。教师要努力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不仅要重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活动表现,还要关注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上的思想变化与需求。用师爱温暖学生的心灵,用友爱感化学生的情怀,用欢声笑语缩小相互间距离。走进学生的心里世界,感受学生的喜怒哀乐,体会学生的一举一动,使学生感动老师与同学的关怀与热忱,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碰到的难事都能迎刃而解、化难为易。重抖擞精神,充满力量与坚强意志,投入无止尽的学海无涯漫长求索中,激发学生坚定信念,支撑坚持不懈求学之心,永续之笃学。环境的创设包括学校特别班级集体环境、社会和家庭环境,激励、表扬、赞赏方法和形式对待学生,把学生潜力激发出来,学生学习就会苦中有乐。课堂教学互动延伸课堂之外,以无形的力量推动学生学习不停地发展。形成一个闭合的良性循环。让良好的环境互动带给学生爱学习无穷动力。
        总之,课堂教学是师生在一起进行生命体验的精神活动,师生用独特而鲜活的体验共同构成教学活动,激发对身心健康和谐人格充盈状态的追求。教学进程其实就是教师和学生分享人类精神财富的过程,就是分享各自生活经验和价值观的过程。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